? ? 寫下這個題目,內心是滿滿的溫暖,更多的是深深的懺悔,對媽媽的愛來的太遲了。
? ? ? ? ? (一)
當談到原生態家庭的話題, 當聊到成長中的幸福,我常常對爸爸稱贊有加,源于爸爸的擔當,樂觀,堅強,付出,大愛!在我心中,有一種精神——叫“有爸爸在!每每想到爸爸,就有一股力量!在此,深深的感恩爸爸!感恩爸爸的付出!
? ? ? 而我談到媽媽,語言中的那份自豪好像少了好多……好像幸福指數一下子下降了好多。
? ? ? 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留給我的更多的是不接納,批評,暴躁,焦慮。小時候,對爸爸沒有膽怯,對脾氣暴躁焦慮的媽媽,我的內心充滿恐懼,沒有安全感。(記得剛剛搬到新家,每年春節大年初一,早上5:00左右,被媽媽叫醒,回老家叫爺爺來我家吃飯,爺爺初一是輪到我家的。農村的路很黑,春節好像到處是書中所寫的鬼神之類的。小時候,很害怕的。一路瘋跑,特別特別的害怕,面對嚴厲的媽媽,每次乖乖的照做是我唯一的選擇!結婚了,晚自習下課,婆婆打著電燈到路邊接我回家,成了我心中最溫暖的記憶!)
? ? 當然,記憶里,也有許多特別感謝媽媽的地方。例如,在東侯村上學,媽媽走親戚時,為了給我留饅頭,一直站在教室窗戶外面,等我下課,不去打擾。大學畢業第一年,初次上班,暑假里,媽媽給我定制一套紅色的裙子,讓我特別的漂亮和自信!還有,家里出事了,初冬的晚上,渾身冰涼,媽媽突然把我的雙腳抱到她的懷里………)
? ? 記憶里,媽媽發脾氣,暴躁埋怨的時候多……而幸福,溫暖的,有說有笑,綻放的時候少之又少。
? ? ? 寫到這里,突然對有句話感觸特別深——每個人都是有限的!媽媽也一樣,也是有限的!接納媽媽的有限和不完美!同時也接納自己對媽媽認知的有限!
? ? 而媽媽常常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
? ? (二)
? ? ? 一個人一生的幸福指數和安全感受原生態家庭的影響達到80%到90%,甚至更多。這就有了這句話“三歲看老”。
? ? ? 寫到這里,回憶我現在的家庭,回憶我教育孩子的過程和許多的處事模式,竟和媽媽有那么多的相似之處,真的是代代相傳。
? ? ? 我們現在的家庭是我們孩子的原生態家庭,我們希望孩子是快樂幸福的!我們又將讓孩子從我們這里得到什么?煩躁?焦慮?埋怨?不自信?膽怯?樂觀?大膽?有力量?淡定?陽光?溫和?堅守?孝道?
? ? ? 我們期待孩子無限好!我們的任務是——智慧引領,福德示范。
? ? 等孩子長到和我們一樣大的時候,孩子談到我們的時候是滿滿的自信和驕傲還是“一聲嘆息”?我們又給孩子留下了什么?今天我們足夠優秀足夠幸福嗎?
? 起床了——今晚繼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