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你可以拿一分鐘去上個廁所,也可以用一分鐘看會電視,當然你可能不止看一分鐘。也可以用一分鐘聊天,總之,一分鐘是不起眼的。它是你24小時里的一滴水罷了。
平板撐的本身是用作鍛煉身體的目的。
好處一:恢復久坐一天的頸椎。
好處二:鍛煉腰腹力量。
一開始,很多家長可能會為了讓孩子堅持,選擇陪伴一起做平板支撐,不過,有多少人像這群孩子一樣堅持下來了?
你可能會問,他們為什么會堅持下去?
為什么有的球員不去執行?
這是很好的問題。
有多少家長愿意陪孩子一起去堅持呢?一分鐘而已,短到你感覺不到這一分鐘在你的生活中有任何起眼之處。
設計訓練的初心,我會考慮到幾個角度:
第一,是否能夠不因為場地原因而導致無法完成。
第二,能否在家庭中形成互動關系。如果產生了互動,就能增進親子關系。
第三,一定要拍視頻。這是一種“曬”。“曬幸福”的“曬”。
球員做家務,我都要求曬視頻。
好處一:發視頻,形成外在監督關系,從而讓球員養成習慣,容易堅持。
好處二:發視頻,我希望在家庭生活里,總有那么短暫的時間里,家長拿著手機,不僅是為自己的事情。即使玩手機也能和孩子產生互動。
再回到前面的問題。
為什么有些球員可以堅持?
也許他們因為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有贊,有積分,有外在動力原因,或者認為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
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家長,我從來沒有強烈、強制要求球員必須完成這個項目。而且沒有完成的人來到訓練營也沒有任何懲罰。如果他們去堅持,或者堅持了,就是他們自發去做的一件事。
我只會在他們完成后,始終用肯定他、表揚他、贊美他的方式去形成正面反饋。我的表揚方式不是說你做了我給你點贊。我會告訴他們,我認真看了每一個視頻。在周日,我會演講,總結一周里我收到的視頻,我會點評每一個人。
這周,有一股練球熱。
也是大家自發的。第一周,我講了過去球員闖關的故事,7號的,11號的,23號的。用于激勵他們。
然后47號開始練球了。
第二周,我當眾表揚了47號。
第三周44號練球了。
這周里47號沒有繼續堅持。
我沒有任何批評,也不會進行任何批評。因為練球,就應該是你自發、自愿去做的一件事。不應該是我去要求、布置的任務。我們不需要學校那套模式,布置作業-完成作業-完成了夸獎-沒完成挨打。
事實證明,我要做的就是繼續相信他們,鼓勵他們,肯定他們。
所以第四周,這周練球的有1號 47號 29號 44號 41號 65號? 16號……
并不是所有球員都在練。而且已經過去四周了,但是我不著急,也沒有所謂功利心,要他們回家必須練球,讓家長看到開心。這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這也不是我要的。
不管球員們自發練球的動力是什么,我們都必須給他們足夠多的稱贊。
再來回答,為什么有的球員沒有堅持?
家長能不能堅持拍視頻?家長能不能一起去行動,哪怕只有一次或兩次?家長去做平板撐,不會得到稱贊,不會被人肯定,不會得到任何外在好處。可我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在沒有任何目的與利益驅動的時候去做好每一件事,人生才是沒有壓力,沒有輸贏的。
最后一個問題,我為什么選擇平板撐作為訓練?
一分鐘太短了,短到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我希望,在那短暫的一分鐘里,我的球員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1秒、2秒……他們有些會看著手表、數著時間,他們在那一刻真的意識到了時間的存在。
有的痛苦難熬,希望一分鐘快點過去。
即使是那種情緒里,時間也真正實際的存在到他們的腦海里了。
家長如果想要體驗“看見時間”的存在,不妨試試一分鐘平板撐。
我希望我的球員珍惜時間的流逝,但在這之前,我要教導他們首先看到時間是如何流逝的。
在你說話的瞬間,在你去廁所的路上,在你打開電視的動作上。
#CY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