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抒,小字琴奴,嘉興府人,少有才情,然舉士不第,以琴技過人,皇帝破格賜同進(jìn)士出身,封為琴待詔,秩從九品,入翰林院。皇帝出于喜愛與私心,下了一道詔書,非詔不得奏琴。雖蒙圣眷,名揚(yáng)天下,但崔抒失去自由彈琴的權(quán)力,心中苦悶,不經(jīng)意瀉于指尖,引起了皇帝的不滿和冷落。偶然的一次機(jī)會,崔抒偷偷出逃,流落民間。面對皇家的通緝,他不敢回家,也無法出賣琴技,無以為生,落魄街頭,只得賣琴。琴是廣西產(chǎn)的絲桐,名家手斫,名為凝玉,其聲若玉,其韻如縷,曾作為貢品入京,由皇帝御賜。崔抒再怎么舍不得,在生存問題面前,也只得低頭。雖是把名琴,但無法公開叫賣。琴店掌柜見有利可圖,壓了一個(gè)很低的價(jià)錢。崔抒無奈,只有一個(gè)條件,售琴之前,務(wù)必要見買家一面。好琴,一定要落在懂的人手里,才不算辜負(fù)。
來相琴的公子,看來是位世家子弟,有著良好的教養(yǎng)與不俗的談吐。相互之間彼此都滿意,語畢,崔抒突然提出請求,希望公子買下他作為家奴。
公子以為他是舍不得這琴,便問:“你是琴師還是?”
崔抒搖頭:“不,我不會彈琴。只求給口飯吃,做什么我都可以。”
公子一臉疑惑,看他這弱不禁風(fēng)的樣子,買下,能干什么?雖是如此,王公子仍帶崔抒一同回府。
王公子買下了凝玉,卻將它送予胞妹。王小姐并不懂琴,凝玉被束之高閣,再也不聞玲瓏之音。崔抒覺得十分可惜,可是作為一名雜役,他又有什么資格說話呢。只有到夜深人靜之時(shí),才敢偷偷摸入書房,擦拭一回蒙塵的絲弦。
一日,打掃院落,侍弄牲口,做完自己的事情,已是月光皎潔的晚上,盡管非常疲累,可是他不想睡。又一次溜進(jìn)書房里,看到熟悉的凝玉,不禁以淚拭琴,嘆息說:“我不過是想自由自在的彈琴而已,卻這般身不由己。”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手搭上琴弦,傾瀉出一腔悲憤。曾經(jīng)修長白皙的手指此時(shí)布滿的老繭與傷痕,輕柔慢捻,痛感自指尖襲來,可他并不在乎。初時(shí),因生疏而有些許斷續(xù),彈第二遍時(shí),狀態(tài)漸佳,巍巍若泰山,湯湯乎流水。
“誰!”
崔抒一驚,琴聲戛然而止。
“好你個(gè)琴奴!”
“我…我不是來偷琴的。”
崔抒慌張的跌下來,一臉狼狽。
王小姐一把揪住他,惡狠狠地說:“去跟劉知縣解釋吧。”
“不不不…小生不是來偷東西的…小姐網(wǎng)開一面啊。”
“你一個(gè)雜役,還自稱小生?”
“我…”
王小姐見他慌張的樣子,反而笑了,說:我不愛這些風(fēng)雅之物,不過今天倒想聽一聽,若我滿意,便放你一馬,如何?”
崔抒見狀,將琴橫膝就坐。雖是一身粗布陋服,帝王琴師之端莊氣度,卻怎么也掩不住。一曲接一曲,行云流水般,不絕如縷。
“配上今夜幽寂的月色,倒叫人莫名的惆悵。”
小姐感慨般地說。
“小姐緣何惆悵?”
“不值一提啊~”
小姐說完,長身而起,欠身而別。
那一夜確實(shí)叫人難忘。
之后,王小姐對崔抒特別照顧,他不用再去做骯臟的活計(jì),而是轉(zhuǎn)到了帳房。到了晚上,小姐常常會偷偷來找崔抒聽琴。崔抒得以為小姐施展技藝,內(nèi)心感到莫大的安慰。同時(shí)也發(fā)現(xiàn)了王小姐的秘密。興起時(shí),她拔劍而起,踏著琴聲舞劍。月下,挺拔靈動的身影,仿佛落入凡間的仙子。
“都是寂寞的人呢。”
有一天,王小姐如是說。
“能與小姐月下相逢,寂寞的感覺便減輕了許多。”
琴師默默地在心中說道。
他們,一個(gè)不能光明正大地彈琴,一個(gè)無法堂堂正正地學(xué)劍。王小姐的父母要將她培養(yǎng)成大家閨秀,將來好嫁入侯門,甚至入宮,怎么好舞刀弄棒,不成體統(tǒng)。那么崔抒呢?
“小姐,再聽一曲吧。”
他沒有給出答案。
時(shí)間一久,王小姐和崔抒藏得再好,也藏不住美妙的音樂。王家藏了一名技藝超群的琴師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gè)府邸的人都傳遍了。只聞其音,不見其人,甚是神秘。此后,崔抒不敢再赴小姐之約,擔(dān)心自己身份暴露,引來殺身之禍。雖則白日二人相見,仍以主仆相稱,并無交流,到了晚上,熄燈就寢,眼前卻浮現(xiàn)出小姐婀娜的倩影。
忽有一日,崔抒在后花園迎面遇見王小姐走來,二人不相見來已久,這時(shí)避無可避,四目相對,一時(shí)沒有再離開對方身上。
王小姐一襲月白色長裙松松勾勒出纖細(xì)的身形,顯見清減不少。崔抒常去外地收賬,人曬黑了,倒顯得比以前精神。
她說:“可否為我彈上一曲?”
崔抒不忍拒絕,只是回答:“小生手上沒有琴,不如叫阿梨去取。”
”不用了,我知你怕人知道,能不能盲彈一曲?”
崔抒重整衣冠,施施而坐,面目肅然而沉浸。
曲終一劃,他抬起頭,發(fā)現(xiàn)王小姐臉上掛著晶瑩的淚珠。
“我有一個(gè)請求……”
“小姐請說。”
“下月初八的家宴上,能否為我奏最后一曲?”
“我……”
見崔抒猶豫,王小姐無奈,搖晃著身子站起來。
望著小姐轉(zhuǎn)身離去的身影,崔抒忍不住說:“小姐……我一定會來!”
他明白自己無法拒絕小姐心意的來源,即便是冒著致命的風(fēng)險(xiǎn)。
王小姐未轉(zhuǎn)回頭,凝駐了一步,似有千均,方匆匆而去。
崔抒站在原地,用幾不可耳聞的語聲默默道:“小姐,剛才一曲,是我新創(chuàng),名叫遙夜引……”
下月初八,是喜宴。
空對著,滿堂紅燭八音喜;終不忘,寂寞深院琴聲愁。
最后一曲,原是餞行。曲終人散,盛筵難再。
崔抒的手一向很穩(wěn),穩(wěn)如泰山,可竟也有崩于眼前的一天。凝玉的弦斷了,并不是很好的預(yù)兆。幸好,新娘已經(jīng)送走了,踏著他祝福的琴聲,送入了了別離的車馬。紅蓋頭下的臉,是什么模樣?不用想,崔抒知道那一定是世間最美好的容顏。
今日的主角不是他,沒有人注意到一個(gè)小小的下人怎么突然變成了琴師。原本以為事情就那樣過去了,他想再過幾日,小姐回家省親,說不定還能再見最后一面。哪知,才過三日,九王爺府派人來捉拿朝廷通緝犯,宮庭在逃琴師崔抒。
將軍在宮中見過他,只是娶親當(dāng)日不便動手。
王公子也驚了一驚,沒想到一個(gè)普通的下人,竟然是名滿天下的宮廷琴師。非詔不得奏琴,那日喜宴,所有人都聽到了他在彈琴,那可是死罪。心中不免替他可惜。
崔抒入獄,那年,他剛滿二十四,風(fēng)華正茂,一襲青衫,不掩風(fēng)流。
王公子來探望他,見他一如往常。倒覺得平日里,竟忽略如此沖淡的人物,實(shí)為可惜。二人把酒言談,仍如舊日尋常。他將凝玉帶過來,還贈給崔抒,說是王妃的囑托。琴弦已續(xù),人卻已不在身邊。崔抒不免提及,王妃如今,安好?
王公子露出難色,說她嫁過去不久,便病倒了。
她病了,為誰形銷?為誰骨立?崔抒聽聞嘆息不已。
王公子見狀,坦言:“我從舍妹口中,已得知你倆之事。若你因舍妹獲罪而死,她恐不能成活。”
崔抒驚掉一行清淚,俯首長拜,道:“必不至于此,我已知該如何做。”
多日以后,皇上從身邊太監(jiān)口中得知崔抒欲求面圣,才將他想起,于是將他召來,頗不死心地問:“愿不愿意,只為朕一人彈奏?”
崔抒悲涼一笑,答說:“臣領(lǐng)命。”
皇上龍心大悅。
崔抒抱著凝玉,重新入主金馬門。回宮之前,崔抒向皇上請求拜別王公子,才安心上路。這一別,也許,此生便不復(fù)相見了。
偶然一次擦拭琴身,崔抒見琴的背部刻著二行小字,之前并未留意,顯見是他人所留,細(xì)細(xì)辨別,直道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她原是如此懂他的。
此后數(shù)年崔抒久居深宮,對宮外之事,一副興味索然的樣子。閑時(shí),撫琴聽松風(fēng),烹茶自弈棋,只待受到召見,才踏出深院。若不是太監(jiān)送來皇帝的詔書,他竟然不知道外面竟發(fā)生過戰(zhàn)事,甚至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將軍凱旋歸來,皇上為寵臣足足擺了七天的流水宴,崔抒便彈了七天的琴。作為將軍身邊最重要的人,將軍夫人也在場。
盛筵之上,夫人忽然興起,要為將軍獻(xiàn)一支舞,說著就拔出了侍衛(wèi)的佩劍。
崔抒遙望著夫人,手下自然地流淌出當(dāng)年那首曲子,眼前漸漸有些模糊………只聽得耳邊皇帝遙祝聲說:“為九弟得勝歸來,眾卿干了這一杯!”
當(dāng)年月下相逢,我為你彈起一支曲,你拔劍翩然起舞,想起來,還仿佛是昨日之事。
今日遙遙相望,即便只有一眼,余愿足矣。
抒及召回,始信佛理,居常蔬食,以琴為妻,一生寡居,兩袖清風(fēng),唯留琴譜數(shù)冊。元年冬至卒,終年四十七。
1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