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三歲前請卸下負擔,給孩子暖心的陪伴。

可能我是一個與生俱來喜歡小孩兒,喜歡親情包圍的人。

抑或是我們北方人比較戀家,鄉土意識比較濃厚。

小時候我們家姊妹眾多,可以說是人丁興旺。所以我即便不去找外邊的朋友,就家里的兄弟姊妹就已經夠做我的玩伴了。我小學的時候天天圍著家轉,所以說也不感覺到與親人分離的痛苦,可是上了離家十里的初中。一周僅僅周六才能回家,在家也只能待一天半的時間。這讓我倍感思念的煎熬,每每在老師聲情并茂講課的時候,我望著窗外的大楊樹發呆。父母和家鄉的影子在我的心里漸漸模糊。以至于情不自禁地灑下兩行熱淚,浸濕了作業本兒,我人在曹營心在漢,我是多么想能夠和父母和家鄉一刻可不分離啊。

參加工作后,大學的好友都找到了心儀的對象,有的還結了婚,只有我形單影只。他們不免為我著急,質問我為什么不找男朋友?我淡淡的一笑,周末我都回家陪父母了,哪有時間找男朋友?

“你可以帶著男朋友一起回家陪父母呀。”好友這么說道。

才不像你們呢,早早的找男朋友,早早的結婚,早早的抱娃。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舍不得離開父母,舍不得親情無形中降低了我對男朋友的渴求。于是我順理成章的步入了晚婚的行列。

幾年以后,我也組建了家庭。在沒有生寶寶前也是差不多每周回家看我父母一次。同事都好奇我怎么這么頻繁的回家?即便在結婚后也一如既往。

兩年后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寶貝女兒。再有兩年,第二個寶貝女兒也如期而至。我的工作還不算太忙,工作之余,我的心早飛回了家里。滿腦子都是兩個女兒可愛的笑臉。忙完了工作,我會第一時間回到家里。我太想陪伴她們走過最美好的三年嬰幼兒時光。

因為我是一個脾氣稍微有些急躁的人。所以,面對大女兒出現的一些不聽話的舉動,我有時候也會情緒失控訓斥她。訓完之后也有愧意上來。反思自己本來是要暖心的陪伴孩子,可是在陪伴中卻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粗暴情緒。想想我自己的童年,也沒有留下什么陰影。自己可千萬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什么創傷?既然是陪伴,就要高質量的陪伴。我能放下休息玩樂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但這不是我可以對孩子粗暴的理由。

親愛的孩子,今后我會把我的多余的時間給你。我也把我自己的耐心和愛心給你。媽媽在和你一起經歷成長,請你原諒媽媽之前的一些過激的舉動。愿你未來的路上鳥語花香,一路暢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