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三月的江南是一朵花,正含苞待放,沾幾點晨露,露珠清澈動人。三月的江南是一條河,兩岸黑瓦白墻,青苔小徑,水中烏篷掩儂語,惹的清波蕩漾。三月的江南,也是一把油紙傘,合不攏一城煙雨,望不斷幾處青峰。江南之女子,水潤動人靈巧別致,酒窩淺淺裝下西湖情深。如此江南,能不憶?
三月的江南,初春伊始,南風頻吹,帶來大量的雨水。與冬季殘留的冷空氣激烈交戰,一起奏響了一起生命的復蘇曲。首先響起的就是春雷,隆隆轟轟聲威浩大,驚醒了蟄伏一冬的生物。蚯蚓蠕動,種子破土,松鼠探出了腦袋。接著春雨就來,或淅淅瀝瀝,小雨如珠,敲打著剛長出來的嫩葉?;騼A盆而下,早開的迎春花、李子花、桃花,也經不起暴雨如注,剛開不久的花瓣被打落一地。春雨頃刻驟停,忽而又至,外出的農人難免不被淋濕。如此反復,一天能有幾個來回。光禿的枝頭,被落葉覆蓋的小草,松柏及它伸進土地數米的根莖,萬物都在雨水中盡快吸允,恣意成長。
三月江南的早春,氣候大抵如此吧。而歷攬江南景色,應以村郭酒旗煙雨樓開篇??退抟煌?,聽秦海小曲而眠。夜深,茶幾旁幾束海棠花不眠。清晨,被海棠清香叫醒兒。整點行裝,乘烏蓬小船出的集市,而后換成客船,沿京杭大運河順流而下直抵余杭。杭州西湖,應該集江南景色之大成。黃山歸來不看山,西湖歸來是否可以不再南下了?身居申城,一晃七載光陰,其中也曾到過蘇州、觀賞過錢塘江潮,但西湖至今也沒有成行?,F在想去,不免有些猶豫了。
申城,高樓林立大廈萬千,引以為傲的上海灘,環繞著現代工業堆砌出來的高樓地標,是這座最繁華大都會的名片。大部分人寄生于這種繁華,向往著這種繁華。而比鄰的杭州,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龍井、江南水鄉等。這些都是自然和歷史賦予它的,與工業化商業化氣息濃厚的上海相比,遠不是同一種格調。客居申城七載,雖然也曾錢塘觀潮,游玩過蘇州拙政園。卻不曾到過鄰近的杭州,多少人和也我一樣?我不免恐慌。為了追上大自然的腳步,趕緊踏春去。雖說高樓大廈眾多,但上海的綠化還是非常不錯的,森林公園眾多。世紀公園里,各種叫不上名字的花,應是都開了。
世紀公園坐落在高樓大廈間,像是艱難的從水泥巨獸的口中搶出來的獵物,被人精心豢養著,供人觀賞??杀M管如此,也擋不住游人如織。為了避開大流,刻意從大門口的右邊開始游玩。沿著小徑漫步,漫山遍野綠草青青,清風夾帶著沁人心脾的泥土氣息吹拂著臉頰,瞬間有神清氣爽之感,隨風送來的仿佛還有松林濤聲,小鳥啾鳴。行不多遠,就會碰到迎面而來的行人,或并肩而行,或兩手相牽,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完全放松著的笑容。前方恰有桃林,莫不是桃花落在了她們的臉上,才會如此醉人吧。走過一段曲折的小路,眼前突然變得開闊,原來走到了一片油菜花地。遠遠望去,大概有十幾畝地,黃燦燦的一片,旁邊圍著的高大的樹木像守衛,護著這一方鵝黃色的手帕。我們加快了腳步,來到了這片菜地。近看油菜花,由淡黃轉而變成了明黃,花瓣小巧而單薄,一片片的如小孩的指甲般大小,一朵大概有七八片的樣子。不時有蜜蜂停留在枝頭,悄悄的伸手過去碰一下,都不會被嚇走。故鄉的村莊,山腳下的梯田里,油菜花也是一片片的,層層鋪開。
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前行。爬上山丘的那一刻,還是被震驚了。放眼望去,高大的玉蘭樹上開滿了或淡紫色,或純白的花朵,遠遠看去枝頭似乎停留的是翩翩起舞的蝴蝶。一顆顆玉蘭樹,整齊的排列著,盡情盛開的姿態,像一把把撐開的巨型雨傘,連更遠處的山麓也被遮擋了。走進了看,白色的、紫色的,一朵朵花瓣舒展的極開,是為了盡情的呼吸著陽光雨露吧。白玉蘭,花如其名,似白玉雕琢而成,晶瑩剔透,有的花瓣中間,還躲藏著幾顆純凈的露珠。紫玉蘭,湊近了輕輕一聞,一股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清冽淡雅,順著鼻子一下子鉆入肺腑。似乎被聞的嬌羞了,紫色從花邊處彈開,由深紫轉而淡紫,淡紫色繼續沿著脈絡散開,在白色部分的襯托下,清晰可見。
小憩,啟程去下一個景點。越過山丘,向著玉蘭花圃的方向望去。視線所及山勢連綿伸向天際,最后被高樓阻隔,在望不見了。今年的春季,雨水天氣稍長了些,江浙一帶陰雨連綿月余,最近才終得放晴。是以連續晴了幾日后,到公園里踏青的人非常多,摩肩接踵。只也不知,連續的陰雨天,會否影響了農時?
我想起了嶺南。好景終歸是好的,但江南不同于嶺南。七載光陰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風光四時不同,民風習俗不同,最不同江南再美也只是客鄉,自己從來到這座城市,只是在漂泊而已。而嶺南,七年來始終是一個方向,一個望向故鄉的方向。
三月,嶺南的山野上,也開滿了玉蘭。只是再沒了砍柴人,誰人可告知,離在江南憶江南,憶在江南望嶺南的游子,玉蘭猶香?
往期精彩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