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有人平平無奇卻不斂其芳華,有人珠光寶氣卻不可一世,也有人不斂鋒芒盡顯光芒。提筆而書,一撇一捺寫個“人”,卻不想,人字好寫,難做;人字好念,難懂!
千人有千面,心有大不同。人和人剛相識的時候,總是千般情誼萬般難舍,可相處久了,缺點才會漸漸暴露出來。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還需要從這五個層次出發:顏值,才華,性格,善良,人品。
看完對照自己,認真做事,堂正做人。
1、始于顏值
俗語常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不可置否的是,一個良好的形象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畢竟,誰會愿意跟一個不修邊幅,邋里邋遢的人打交道呢?永遠別指望有第二次機會,去改變一個人的第一印象。
都說美麗的面孔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可正如楊瀾所說:“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相貌是爹媽給的沒錯,但三十歲之后,你的容貌是自己修行來的。男的可以不帥,但一定要干干凈凈,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沒有氣質。氣質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你的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著與眾不同。一個人的氣質不是與生俱來的,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經歷過的故事,都會在時光的打磨中慢慢顯現。在往后的歲月里,助你一臂之力。
2、敬于才華
世界上聰明人不多,大致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里無一。聰明的人確實更受歡迎,但是太過聰明的人,最后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兩只大雁與一只青蛙結成了朋友,它們決定一起回南方,可怎么去成了問題。青蛙靈機一動:它讓兩只大雁銜住一根樹枝,自己用嘴銜在樹枝中間,一起飛上天。地上的青蛙們都羨慕地拍手叫絕:“是誰這么聰明?”那只青蛙生怕錯過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于是大聲說:“這是我……”不料,話還沒說完,它便從空中跌落。聰明人喜歡把自己發光的一面向眾人展示,以顯露自己才華出眾,而智者通常讓別人把好的一面表現出來,吸取他人的真、善、美,完善自我。真正的才華與智慧,是懂得適時收斂鋒芒,用放大鏡看自己,用老花鏡看別人。
3、合于性格
這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自然也不會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但三觀一致,是人和人交往最基本的底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適合自己的圈子,就不要勉強自己,即便擠進去了,也是頭破血流。三觀不合,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你喜歡大海,而他熱愛森林。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4、久于善良
大海退潮后,無數小魚留在海灘的許多沙坑里,水很少,太陽出來就會曬干。一個小孩東跑西顛地,把小魚一條條扔回海里。大人見了,嘲笑道:“小魚這么多,哪里救得完,你這樣做誰在乎?”小孩邊扔邊回答:“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小魚也在乎……”人們常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人生在世,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怎么做人,但至少可以約束自己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善良是人的本性和天賦,它是發自內心的美好,更是做人的行為準則。善良的人,內心無愧,夜夜都睡得安穩,人們也愿意與之交往,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順。
5、終于人品
子曰:“子欲為事,先為人圣?!币馑际?,做事,先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人品,比什么都重要,它是立人立業的根本,也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很多時候,我們忽略的小事,恰恰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性如何。人品好的人,渾身散發正能量,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熠熠生輝。而一個人無論多聰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品行敗壞,那么永遠不會有人與之交心。經常能聽見這樣的聲音:“我對別人好,別人不但不領情反過來倒打一耙,這樣的人還要對他一如既往嗎?”其實,人生一輩子,好比一本書,寫自己讓別人讀,做好自己就已經很好了。和別人比較,并不厲害,真正的厲害,是優于過去的自己。所以,讀別人,不妨糊涂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生命沒有“刪除”和“修改”的按鍵,盡管寫好自己的那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