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實話,自己會寫這篇文章連自己都感到驚訝。因為隨著微信公眾號的泛濫,有數不清的文章都在教我們怎樣選微信編輯器,哪款更容易上手,有什么技巧使排版更美觀大方。但是最后讓我決定動筆的原因,就是恰恰這么多文章提供的信息,反倒讓我們手足無措,因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后糾結的反倒是我們自己。
所以作為某985高校(不方便透露名字。。。)中某十佳社團微信團隊中的一員來說,想從自己近倆年搗鼓微信公眾號的經驗出發,說說自己摸索到的心得,跟大家分享。(畢竟我是習慣做事效率要第一的。。。)
首先,最重要的問題,當然是選哪款圖文編輯器比較好啦(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135編輯器就很好了(注意這不是廣告,不是廣告)。其實我有很長一段時間用秀米,但隨著自己對排版越來越熟悉,及對排版要求的提高,秀米已經不再適合我咯。秀米個人認為其實有點偏傻瓜式操作,適合剛剛接觸公眾號的人,而且復制粘貼也很不方便。反正它給我的感覺是越來越差了(秀米的人不要噴我。。。)而135編輯器界面看起來比較舒服,而且樣式很多,任你挑選。記得有段時間一直沉迷于收藏樣式,因為這種感覺跟逛淘寶差不多哈哈2333。女性朋友你懂的!現在135也增加了表情圖片,表示這個功能真心贊啊,完美的表達了我不說話就上圖的想法。
除了用135編輯器進行排版外,有時我也把它跟i排版結合著使用(這純屬個人習慣)。因為i排版里面的分割線和彈幕,小符號確實不錯,特別是小符號跟分割線,比135漂亮一點。
tips:有時候在文章中加入小符號有很好的效果哦!
OK,說完了編輯器后,接下來說說如何排版吧。
套路一:字體的調整。
我一般做排版是字體一直是這樣弄的。
首先,把字體的大小改為14或16px(tips:文章字數較多建議選14,圖較多文字較少選16)。改顏色為灰色或深灰色,因為這種顏色讓人看起來很舒服,沒有默認字體那么不刺眼。然后修改行間距為1.75,段間距為5,10或15。這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及自己的審美來調整。
套路二:加卡片和分割線。
我們為什么要用編輯器呢?因為微信公眾號自帶的編輯器很丑,弄不出很好的排版效果,所以需要編輯器來美化圖文。文章中適當加入一些卡片,會使得圖文美觀,也讓讀者有很好的閱讀體驗。
但是,卡片越多就越好嗎?NoNoNo!切記,加卡片要防止一個極端——就是卡片用太多了。這也是很多新手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注意,卡片不宜多,一般一倆個就好,關鍵是要用在點子上!
套路三:適當留白。
其實這個做排版時可用可不用。如果你的文章稍顯文藝一點的話,建議使用,因為這會讓文章顯得逼格更高。那要怎么留白呢?其實135和i排版都有這樣的功能。135在編輯器的背景圖標那里,可以把里面屬性的內部邊距調大一點。而i排版呢,就是在縮進功能那里。論效果的話,我建議用i排版的縮進功能更好一點。(因為135的背景圖標那里太難找了,起初還沒看到。。)
還有一個是微信運營者約定俗成的,我暫且叫他“小三”規則吧。“小三”規則,顧名思義,就是事不過三——文章中字體最多不超過三種,顏色變化最多也只能是三種。因為顏色和字體變化過多的話也會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的,同時使文章過于花哨。
還有,文字與圖片之間最好空一行,段與段之間也要空一行,盡量使一段的文字不要太多,而且要防止讀者在閱讀時整個手機屏都是滿滿的文字而沒有一點空隙或圖片,這種閱讀體驗可以說是最差的。
除了所謂的圖文排版外,有時在文章中加個音樂,小視頻或者H5,可以讓文章顯得更加多樣化,特別是現在挺火的H5。過幾天我也會說說關于我個人比較喜歡的H5工具,它的相關操作,以及亮出自己學習它時做的操作筆記。歡迎關注哈!
最后再嘮叨一句,其實不管你排版怎么樣,最最重要的還是你現在自己的審美能力。自己技術不過關,可以自己學習摸索。而審美能力——這種比較虛的軟能力,就要靠自己日積月累的修養來獲得的。要問我讀什么書,哈哈,我也不知道,正在摸索中。。。具體的可以去知乎看看大v們怎么說(不要跟我說百度 ) 微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