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摘自2017年寫下的【半世人生路,二三家常事】,A姐,B妹為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漢奸”為大哥,“烈士”為小哥。
364、失聯的背后(一)
我在這條短信里,流了一路的淚。腦邊一直回蕩“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請照顧好父母。”
到底發生了什么?他離家這幾年,到底經歷了什么?為什么如此嚴重的疾癥,瀕臨死亡,仍然忍著沒告訴家人。他的心里,是怎樣的。
我想知道。然而,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我得不到答案。
365、失聯的背后(二)
其實,跟大哥之間,我們算不上親情的。因為相差年齡大,我們幾乎不在一起玩耍,并不親密。而且,因為對我初中畢業讀書的中立意見,我覺得他挺圓滑的。對他,沒有好印象。
我想,大家應該也有一些疑問。賣房的時候,大哥已經是總經理了,按理說4000元不會是特別艱難,至少可以分擔部分。為什么完全沒有這個方案出現呢?
除此外,其實還有更冷血的事件,小哥在做公務員一年左右的時候,也出現過問題。也是錢的問題,差點丟了工作,以及面臨坐牢。找到大哥。大哥直接回了一句:若是賭,絕對不幫。掛了電話。
這是兄弟之間。很多年,我難以置信。我們的心里,他是冷血的,虛偽的。他是遠離這個世界的。
直到,今天早上,在兩天的持續采訪后,我大概解開了這個答案。這些行為背后的真相。
366、失聯的背后(三)
在揭開答案前,還是大概看下癌癥的事件吧。想必大家比較關心這個。但講實話,我并沒有深度采訪這個事件。我能提供給大家的,是關于他的一篇相關的日志:
標題叫《有段路,是曾經,也是現在》。
內容如下:
我一直以為往事就像往水里扔石子,泛起絲絲漣漪后就慢慢的沉下去,終而不見。
但是,我錯了。許多往事,更像是一本翻閱的書籍一樣,翻過去的那頁,在哪天又不經意的翻回來。有些往事,如水中皮球一般,被浪花卷去,但終究會浮上來。
如果讓我倒回到十年前的那個暮春,我依然清晰的記得,那天的陽光很刺目。我站在XX第一醫院門口,手里拿了一紙化驗報告,上面診斷欄寫的是:直腸腫瘤,惡性。
那年,我22歲多。那天,這座城天氣晴。陽光灑在路人臉上,每個人都很匆匆,都有笑容。
我慢慢的走出醫院門口,不遠地方有家銀行的取款機。我慢慢走過去,掏出身上的銀行卡,插進ATM機,上面顯示余額:2200元。
醫生說,這個程度的存活機率大概就半年多了。讓我考慮下,要不要做手術。
。。。
我給最好的朋友打了個電話,說我想出去走走。用我卡上這點余額。如果他愿意,請給我點贊助。
我告訴自己,我寧愿死在路上,也不死在病床上。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一條狹長的地帶。
沿著這條長長的廊道,張騫從這里出去,十三年后才得歸來。蘇武持節杖離開嘉峪關時,是否回頭看過正在慢慢合上關門。可曾想過黑頭少年去,白頭老年回。玄奘是半夜走小路偷渡離開的涼州(現武威)。十七年后,他歸來時已是名滿天下的高僧。
王之渙說,黃河在蘭州遠上白云間,從此玉門關外一片羌笛胡歌。塞外兒狼煙幾起幾休,多少英雄兒女埋骨大漠。玉門,嘉峪沉重大門一合上,多少的故事都將湮滅在那片孤煙直,落日圓的黃沙飛揚的土地里。
黃沙,生命,歷史。文化的糾結,馬匹的嘶啼,號角的吹奏,駝鈴的悠揚,葡萄美酒的召喚。
沿蘭州往前,再去到霍去病傾倒美酒的河流,去到十萬窟佛像,仕女飛天的敦煌,去到彎彎的月牙泉。
。。。
那年,我規劃好路線,取出所有的儲蓄,帶好了隨時結束生命的藥品。準備著像一個戰士般去到那片土地。
。。。
命運,就像一條泥鰍。你使勁的時候,無法抓到它;當你放手的時候,它卻還在手中。
十年過去了。我還活著,而且看起來好像暫時不會死。
于是,我告訴自己:XX,出發吧。為給過去的十年一個祭奠之旅。一個人,背包。游走川甘疆。
XX于2010年夏。
367、失聯的背后(四)
關于大哥的病,始終是個秘密。沒有人問起。大概是覺得,都過去了。關心又有什么意義呢?至少我是的。
其實這些年,我們也很少交流。一方面是我依然認為他是虛張而圓滑的。另一方面是,問流浪經歷,同為流浪者,那會勾起我的脆弱。所以,我們見面也都是嘻哈的,裝逼的過去了。
但是,作為同樣的家庭出來,其實,我想,不管大哥,小哥,也都一定經歷過長時間的自我調整,以達到今天的樣子。這條自我治愈,教育之路。我太懂。不問,是對彼此最好的保護。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也都是我們每人的秘密。
只是,作為一個物理上離他們最近的人,但地理上卻最遠的吃瓜群眾,當我近幾年開始關注對自我治愈,以及思考像人生的真正意義時,難免想到他們。這無疑是兩個非常好的案例與素材。
從這個角度,我是關心的。我想知道,他們的行為背后有什么事件,在某一個點上使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從而,慢慢的變成現在的樣子。
368、失聯的背后(五)
當然,還有一個不能問的原因是,我們都是演員。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劇本。在家庭這個大劇本里,把我們分成了,男一,男二,女配。又源于我們都畢業于一個表演學校(我爸),所以,我們之間其實是有競爭與排比的。
基于這個因素,我們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微妙的。即使,我很想看戲,很想知道男一男二的軌跡。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并不可能實踐。
這也是說我想看他倆寫自傳的原因。我們不可能當面揭開對方的傷短,但如果能做個默默的觀眾,又能把戲看完。那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這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所以,各位大哥大神,如果發現有疑似這兩主人公的網絡文章,麻煩把鏈接甩給我呀。非常感謝了。
拜托。
(這么說,是因為在時間條件滿足的情況下,他倆是真有可能寫的。我們都有同樣的文字表達欲望與基礎。)
現在,就把我先了解到呈現給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