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觀點是對的,因為我是老好人,我就有這種感覺。欺負比自己弱的人是人性的通病。的確,老好人在跟人相處的過程中有無意識討好別人的習慣。當你剛認識新的人時,你們之間可能時比較友好的,相處一段時間后,對方看到你的老好人特質(自己引導的)后就會開始“欺負”你的相處模式。
說個有意思的事情,老好人是不好意思當面拆穿別人的缺點或失誤的。如果遇上對方是熱衷于指責別人的,他會變本加厲的對待老好人。當老好人也開始試著揭穿對方時,對方揭穿老好人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這就是人們在相處過程中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對你有什么反饋。
人一旦有某種觀念先入為主,就會去從別人的言語,行動甚至表情中尋找證據去論證自己的觀點。理解出她想理解的東西,這個真的是無從辯駁。有人說,任他欺我辱我罵我,皆任他去,我自巋然不動,并不能阻止別人作妖!這個世道,適可而止的人少,蹬鼻子上臉的人多。
很對呀 就想我第一次見我的一個室友,第一印象就是她很小氣、心機、強勢、自我,我肯定跟她相處不來,所以,她每做一些事情我都會往我預設的方向想,就對她一直防御,跟她單獨在一起,我總是比較緊張,心里對她一直有距離,不愿意跟她說話,所以現在我們的關系跟我預設的一樣 我知道是我的思維問題,我一開始一直以為只有我有這種思維,總想在她跟前跳出這種思想,但我一跟她在一起我就緊張.
1.
一年級的時候,我差不多就有一米三了,特別高大。但我媽總覺得,我這個人的性格配不上身高。當時班上有一個男生,特別喜歡欺負女同學,當然最喜歡欺負的就是我了。因為我不愛說話。有些小姑娘嘛,男生動一下發夾,也是能去老師那里說上五分鐘的。而我卻什么都不說。
有一次,那個男同學揪辮子的時候,班主任路過,班主任沒有把那個男生叫出去,倒是先把我喊到了門口。
他揪你的頭發,你痛不痛。班主任問。
我點點頭。
你為什么不說?
我怕破壞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我很直接地說了,當時,我覺得這個答案簡直完美。
老師嘆了口氣:他一直欺負你,你以為同學關系就會好了嗎?
我搖搖頭。我也是從那時開始懂得,世界那么大,得寸進尺的人那么多,逆來順受,從來不會讓事情變好,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糟糕。
后來,我有一個發現是:當我開始反抗,開始對著那個男生做出自己所能夠做的一切動作時,那個男生竟然收手了。
2.
兒子五年級,班上有個男生誰都不欺負,卻總是欺負他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兒子的衣服上都是各種鋼筆畫的圖案,清洗十分困難。和老師說了,老師只是批評。對于許多老師來說,并沒有直接威脅到學生安全,其實都不算大事。
只有一個人說了一句:他敢在你身上隨便亂涂亂畫,事實上,就是你兒子默認的。
所有讓你反感的事,你都義正言辭地提出來;所有讓你討厭的事,你都盡力尋求一切幫助;所有讓你不愉快的事,在沒有觸犯法律之下,要養成一種驅逐力。那不僅僅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原則。
不要小看自己在每一件事上的態度,因為很有可能決定著未來別人對你的態度。
你不要小瞧每一次山雨欲來風滿樓時的自己,你的每一次抗爭就算沒有結果,但也一定是有用的。你要相信。
3.
為什么我老公對其他人都很好,待我就是大呼小叫,趾高氣揚的,一言不和就摔東西,還翻臉睡沙發?
為什么單位的同事,總是沒事差遣我做這做那,她也不是我領導,就是一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子,每次都差我做這做那,不幫她完成,就開始又哭又鬧說我的不是?
為什么我的朋友,每次都得我順著她,她還從來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你是不是從來沒有告訴他你的情緒?
你是不是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不高興興起反抗?
你看起來那么平靜,那么溫和,那么忍耐,大風大浪里就算栽了跟斗,也從不抗爭,那么易如反掌的樣子,自然可以把你圈禁在他的籠子里。
他高興的時候,你陪他高興,他不高興的時候,你陪他不高興。而他從來不需要問你高不高興,因為你對他的態度,從來都是一面鏡子,照著你和他,經久綿長。
4.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和我說過一件事:
他曾經的部門經理非常好色,一個40多歲的男人,許多女同事都遭遇過她的咸豬手。當然,這之前只是聽說而已。她剛入職,還以為是風言風語,于是也沒有太在意。
但萬萬沒想到,在入職后兩個月,一個中午間隙,部門經理把她叫進辦公室,以修改合同的名義,讓她站在身邊看他修改,一邊改,一邊開始施”咸豬手”。
她當即走出辦公室,敲開了總經理的門投訴部門經理。
其實,總經理那時是有些猶豫的,但風言風語多了,自然也灌進過他的耳朵。幸運的是,當她把所有她聽說過的遭遇部門經理“咸豬手”的人告訴總經理后,總經理用了三個下午,以談工作的方式進行了核實,并在一周后開除了部門經理。
我說,你還算幸運,如果總經理聽之任之,假裝視而不見怎么辦?
她說,我已經做好離職的打算了,因為我不想成為其他人,隨意被人侵犯。我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女性在職場應該獲得尊重,底線就是身體。
5.
我常常覺得,人與人之間,就是一場拔河比賽,
而你的力量,決定著這場比賽里輸贏,
林徽因有一句話是: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是啊,不要常常妥協,不要沉默不語,不要沉重地走一路
在你跟任何人相處之時,你對自己的定義是“老好人”,你有了“期望”(預想/預設),你會像自己所預設的那樣行動,也用自己的言行,微妙地表達出對對方的“期望”,對方能夠感受到你的態度、你的容易“妥協”,于是會像你所期望的那樣,給出“欺負”你的反應。
應該是風氣不對,不然,什么時候欺負“老好人”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事實不是“老好人”們的問題,而是一幫欺軟怕硬的心理變態者攪亂了文明秩序。這類欺軟怕硬、極端追求個人感受的心理變態者,才應該去做心理診斷。當然,如果他們始終沒有自知之明,“老好人”也應該停止包容忍讓,給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我們溫文爾雅禮貌謙讓是因為愛好和平,但不是因為不敢戰斗。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我認為如果第一印象不好,有提防心理很正常,怕冤枉人,就多留意他是對自己這樣,還是對別人也一樣?作者說的預測心理有點像你教育一個孩子那樣,你夸他懂事乖巧,和你夸他壞笨,慢慢孩子就向著你認為的那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