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幾歲孩子的情緒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一言不合就大哭大叫,扔東西,摔門。家長怎么做?以下可能是常見的處理情景:
1. 你脾氣怎么這么差!不許哭!停!
2. 你亂扔東西,罵人,這是不對的,罰你不許吃飯。
3.哎喲,寶貝,怎么了?是媽媽不好,媽媽給你買新玩具,好嗎?寶寶不哭了。
如果我們用類似以上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那么孩子可能永遠無法學會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也永遠無法學習如何處理別人情緒。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首先是要幫助孩子將情緒表達出來。例如下面的對話:
寶:生氣,扔東西,跑來跑去
媽:寶貝,你是不是生氣?跟媽媽喊,我很生氣。
寶:我很生氣。
媽:大聲點。
寶:我很生氣。
媽:再大聲點。
寶:我 很 生 氣。
媽:以后生氣先說出來,不要先做出來,可以嗎?
寶: 嗯。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先把孩子帶離人群之外,例如進到房間里,或者帶到戶外,因為人多的地方會給家長和孩子都帶來處理問題的壓力。
在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的之前,家長需要先識別孩子的情緒,是委屈,傷心,害怕,生氣還是其他的。
在孩子情緒平復之后,再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討論解決的辦法。
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適合在情緒爆發的時候和他理論對錯或分析問題。人在平靜的時候都理性,在情緒之中的時候都無法理智。
作者:李惠娟, 教育心理學碩士,從事心理健康教學與咨詢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