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秀平
小e媽說食育
喜歡上了一家夫妻檔家庭料理小店,店內位子不到二十座。木板墻壁,原色木餐桌上樹的紋理清晰可見,一盆蝴蝶蘭,一臺小型音箱,三五本料理書,時不時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的兩個人。
老板曾經在壽司店工作過。老板娘說,捏壽司的人多帥呀,就因為多看了捏壽司的他兩眼,就這么成了一家人。旁邊的老板笑得兩眼瞇成一條線。瘦小的老板娘繼續叨叨,當時的他比現在要胖兩圈,不管什么時候都是一副啥都不愁的樣子。老板娘笑得上下眼皮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上下嘴唇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大,讓人看上去臉上都是牙齒的一片白。
愛上這家小店,不只是因為和老板夫婦年齡相仿,更因為在對待吃這件事兒上,我們時不時總會有碰撞,共鳴。比如,壓力劇增的時候,會忍不住啃漢堡,雞腿,而飲食生活當中90%的時間里不吃一份葷素結合,營養平衡的飯菜總感覺沒吃過飯。
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總覺得家里吃得比外面健康,到外面覓食,不過是品嘗一下平常家庭生活當中難得一做的菜品,或者說是一些雖說卡路里奇高卻能瞬間滿足胃的快餐食品。所以到外覓食時,卡路里,糖分,油之類的一般都會被拋于腦后,放縱自己食欲。
而這老板夫妻很有意思,居然把店里的套餐做得異常精致,不但充分滿足了我出外覓食時的食欲,還滿足了我居家飲食時追求健康的心理需求,關鍵定的還是良心價。
我們總喜歡坐在吧臺位置,這次我依然點了套餐,小e照樣少不了炸的,炸豬排。夫妻倆一下子忙碌開來了,老板著手準備主菜,老板娘則開始配起膳來。
上圖套餐為小e媽的最愛
小e的大餐
光看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個形狀各異的小碟,我都舍不得下筷子,小e的金黃色的炸豬排,更是脆得似乎要蹦出白色盤子來。雙手合十,說上一句”我開動啦”之后,開始探索一道道菜的奧妙之處。
這道主菜所用的魚是白肉的魚,魚自身的味道一般都只能算平淡無奇的,但是用加了海藻的粉末炸出來后,又放了綠色蔬菜及菇類勾芡之后,索然無味的魚的味道瞬間升了好幾級。
在日式套餐當中,煎雞蛋其實可以說是一個熟面孔。這切成梯形的煎雞蛋當中放了不知名綠色蔬菜的同時又添加了白蘿卜碎末,入口時就像是吃到了果凍一般,有一種彈跳感。
據說這道拌紅蘿卜全部是用微波爐來烹調的。微波爐加熱后,加入醋,沙拉油,咖喱粉,黃豆,金槍魚等材料。咖喱粉沒成主角,反倒是醋成就了這道菜。但是若沒有咖喱粉,只有醋的話,這道涼菜又無法令我驚艷了。就是那不多不少,有點兒異國情調的咖喱粉的香,讓和風沙拉里的清淡增添了無限令人遐想的空間,可以說這道菜是當天副菜里的狀元。
因為用黃油來炒培根和菠菜,所以這道菜在入口的時候有一種濃濃的奶香味,感覺似乎在吃西餐。
土豆泥沙拉,妙在口感之上。入口時,舌頭上盡是粉粉的,細嫩細嫩的感覺,沙拉醬的味道又是與眾不同的。
紅與綠的組合,生菜當中澆上那么一點兒洋蔥末做成的和風沙拉醬,又是一股小清新的存在。
不多不少的幾片小咸菜,紫蘇浸泡后的紫色有點兒與眾不同。只要不過量,每天吃一點兒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
熱騰騰的豬肉醬湯,飯前先喝幾口,瞬間幸福感溢滿全身。豬肉的美味融化在黃豆醬湯當中,表面的那一層薄薄的油花就是巨大的誘惑。湯底里的紅蘿卜,魔芋,白蘿卜,真的是料足得很。
此時的我真是吃著自己碗里的,還盯著別人碗里的。細看小e碗里的炸豬排,金黃金黃,還有那一大片的生菜,說實話,舍得給這么多生菜的店家真不多。
關鍵小e的套餐里還有其他兩道小菜。這青菜煮油豆腐,還有口感絕贊的土豆泥沙拉。這在一般的炸豬排套餐里幾乎是見不到的。
不求熊掌魚翅,但求營養平衡,是我在飲食生活當中經常掛在心上的一道杠。到了這里時仿佛就在自家享受自己精心制作的飯菜一般,每一次都有無限的滿足感,在外覓食時對自己身體的隱隱約約的罪惡感也無影無蹤。每一次都忍不住向老板娘表白,能把吃的人的健康如此掛在心上,真的是太棒了。小e忍不住調侃我,媽媽恐怕要把這里當成自家食堂了。有這想法,有何不可?
老板娘說,你知道【孫は優しい】嗎?我們在考慮食譜的時候,盡量都以此為參考標準。對此我并不陌生,聽聞此言更是無限贊嘆。
直譯【孫は優しい】的話,就是孫子很溫順的意思,但是實際上這是總結飲食平衡注意點時而得來的一個諧音說法。【孫は優しい】在日語當中的發音是まごはやさしいmagowayasashii,ma指的是豆類食品,go指的是芝麻等堅果類食品,wa是指海帶等海產品,ya是維他命C的寶庫蔬菜,sa指魚類,shi指菇類,i則指芋頭類食品。可以說,這句話里包含的就是日本傳統飲食文化里的精髓。
老板娘能以此安排食譜,做為一名吃客來說,真是感激不盡。盡管剛開張不久,像我這樣的超級粉絲還不多,但是,能把顧客的健康如此掛在心上的餐廳能不火嗎?我想,它就像那些藏在小巷小弄堂里的日本人氣店一般,雖不起眼,總有知道它的好的人,而且或許有一天,你不預約它還不接待你。
食育關系到您和家人的健康,更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生活質量,希望更多的家庭踐行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