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上映之后,評價褒貶不一,有人愛的很徹底,愛它把青春演繹的血脈噴張酣暢淋漓。有人恨得牙根直癢癢,恨它的人無非是覺得這部電影劇情俗套,俗到只能力圖用奔騰興奮的荷爾蒙貫穿始終。而愛它的人呢,會去理解秋水,會去同情甚至愛護柳青,會跟著秋水的成長軌跡震顫心房。
對我個人而言,我是為這部電影投贊成票的。從時間的角度來說,90年代的生活背景好像把整個故事調羹的更加入味。并不時尚的穿衣打扮和普通到沒朋友只能歸入古董一類的背景建筑(校園,宿舍,大排檔……)絲毫沒有影響該劇的觀影效果,并且一再為它加分,把以秋水柳青為代表的那個年代青春男女的熾烈愛情烘托的如此動情。
"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塵世的幸福。"每當柳青濃艷紅唇登場的時候,仿佛在向秋水暗示"我就是你塵世的幸福"。她成熟優雅久經凡塵的背后躲藏著一個柔弱渴望真愛的影子。而遇到秋水恰恰是找到了那個影子的棲息之所。
秋水與相戀四年的白露分開,白露說是因為太愛他。告別那場急匆匆的"荷爾蒙",秋水好像一夜成長。他在內心深處讀懂真愛的圣經,他看到自己只有在柳青面前才會有的無所顧忌,恰好,柳青只會在秋水面前顯得那么輕松自在。
真正的愛情,是不是就是我愛你,恰好你心里也有我呢?我想是吧。
這部劇除了秋水柳青的愛情折騰的讓人跟著直扭勁,其他很多劇情細細品來也有一番滋味。比如說白露撞見秋水與柳青共度晚餐時內心的極度糾結和一系列狼狽的行為。比如長相五大三粗的厚樸對魏妍的一廂情愿,甘為貼心小棉襖的柔情似水。他們對待和珍惜愛情的表現方式各異,卻都酸的到位,就好像一壇陳年老醋被無數次打翻后,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這股子溜酸溜酸的氣味。再如臨近結局,多年未見的老同學都來參加柴胡老大爺的葬禮,秋水倚在老大爺身旁拿出一瓶酒,還像曾經一樣問他要不要喝點,大爺似乎心有靈犀,起身喝酒并與他攀談。秋水說他棄醫從文了,大爺告訴他要好好活著,正向生長。這一幕原本是秋水的想象,卻道出世間萬物的生長規律。
馮唐說,"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后一種方式長大"。而愛情則是后一種方式中經由人類荷爾蒙不斷向前推動的重要表現途徑,我們都曾經歷,或者正在、即將經歷。
-------------
鷹姐希希,Jessie,敏感的射手女,畢業于非著名大學的爆款專業,無背景無存款無身材的新三無人員。誤打誤撞逼格升級,經歷了從實習生一步步走向策劃部負責人的華麗轉身。又在一切步入正軌之后被生活重新考驗了一遭,再經歷從品牌策劃到"專職保姆"的完美轉變。我很簡單,也很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