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學習

BPPV(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1、BPPV5大特征:潛伏期、旋轉性、短暫性、轉換性、疲勞性!
2、部分病歷可表現為持續眩暈和平衡失調,但病史中可詢問其癥狀惡化程度與頭部位置變化是有關系的!
3、Bppv的自發緩解率和頻繁復發率都比較高,自發緩解者年內復發率15%,復位好轉者復發率稍低!6個月以內可緩解或消失,有自限性但易復發!
4、檢查:
? a.Dix-hallpike試驗(3s內完成變位動作)耳朝下者為患側;
? b.滾轉試驗(roll test)頭前傾40度:以眼震速度快,時程長的一側為患側!
5、鑒別診斷:后循環缺血、頸椎病、后顱窩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疾病!
? 主觀性BPPV:有短暫性類似的病史描述,但滾轉和dix-hallpike誘發不出明顯的眩暈癥狀,管石復位治療有效!
6、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法復位及手術!
a 避免誘發體位,尤其老年人!
b 抗眩暈藥物緩解癥狀!
c 前庭習服,中樞代償、增強耐受力(有復位后殘余癥狀,如頭昏)!
d 體位療法,通過體位變換,分散迷路內碎塊!
e 耳石手法復位,多主張采用此法。
f 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可手術!
7、復位:
? a.Eply氏復位法(后半規管),每一動作30s,癥狀消失后繼續.
? b.Semont復位:健側轉45度,患側側臥,1.3s內完成!
? c.Barbecue翻滾法(水平半規管)
? d.Gufoni復位法:正常側躺,快速旋轉45度向地面,再坐起!

8、Brandt-darofd鍛煉法(傳統習服試驗):每日三次,共兩周!向一側躺,再轉45度向上,再朝另一側躺,再向上轉45度,最后坐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