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寫作二群第二篇
李安的少年派一直是我最愛的一部影片。不過我并沒有對它熟悉到對每一個情節信手拈來的程度。但只要一想到派在海上漂泊數日,困頓、絕望之后終于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徹底將內心的恐懼和憤怒爆發出來,對著老天咆哮,也就是在那一瞬間,他領悟了臣服的意義。也就是在那一刻,出現了希望的契機。每次看到這個片段,甚至只要想到這個片段,我就會淚流滿面。那是一種交雜著震撼、感動、充沛和希望的情感。
無數的心靈成長類的書籍都教人臣服,對生命說是,接納,擁抱一切。可是蕓蕓眾生,每個人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無法承受的痛、過不去的坎、無法說是的人事物。我們無法臣服往往是因為還沒有受夠,就像派還在和渺茫的海洋抗爭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勇氣臣服的 – 是的,我們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抗爭和戰斗需要勇氣,殊不知俯首稱臣最需要決絕。只要當我們做了所有的努力,品嘗了所有的苦,我們心悅臣服地投降時,臣服才有可能發生。那個時刻,屬于我們與生俱來的本真和本性才有機會展示它自己,那股能量和氣才有機會自由地流動,一旦它獲得自由,它會自然而然帶領我們的肉身去往它該去的方向 – 也是唯一的方向。
于是慢慢理解生活中越是強悍的強者,越有與他的本性撕裂的痛。越是看似柔弱的人,反而更接近他自己。公園里的樹,最美的、開最多花的樹都爭先恐后地變黃、凋落,柳樹永遠是堅持到最后的。誰能說不是因為它懂得柔軟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