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正面管教》和《非暴力溝通》的育兒理念和技能: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她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
非暴力溝通是指通過靈活應用“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個溝通要素中的一個或多個要素進行溝通,讓人們快速達到內心的寧靜,減少為了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和平而使用語言或身體的暴力。
(摘自《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第13頁,作者簡·尼爾森、謝麗爾·歐文和羅絲琳·安·達菲)
書中給出的“實行正面管教的8種方法”屬于簡單易做,但是我們經常忽略且不做的方法。特別是第5條的“和善而堅定”,每個人的理解差距比較大,一旦養成了這樣的行為習慣后,實施起來很簡單,并且非常有效(后續有文章會專門針對此進行分析)!
8種方法中的第8條,屬于理解很容易,但是做起來非常難的事情,因為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是“比較、再比較、還是比較”,和針對孩子教育和成長上的潛在心理是“不能落后、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爭當各方面出色”。不管是比較,還是期望孩子優秀,家長的高期望給孩子成長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為當小孩子們沒有壓力時,并且當他們生活在一個有合理刺激的環境中時,他們會學的最好(內容摘自《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的第69頁中間部分)?!?/p>
不能光說不練,現在給大家舉2個發生在2018年1月8日晚上20點左右,我與大寶完成的2件事:
案例一:與大寶制定2個日常慣例
圖中的睡覺前和起床后的內容和順序,全部來自我家大寶(4歲零3個月),我只做了引導、啟發和記錄的作用,圖片我畫的,有點丑,能基本表達意思,讓大寶看到后也知道該如何做。一旦大寶不按照她制定的規則去做時,我和她媽媽就會提醒她按照自己制定的規則去做,效果很不錯,到目前為止已經執行了4天(之前是睡覺無固定時間,什么時間看動畫片累了,犯困了,什么時間睡)。
案例二:邀請大寶幫我刷碗和做豆漿的準備工作(大寶樂在其中)
我家大寶一直都喜歡幫忙,這是孩子學習新東西的最好途徑,我也很樂意讓她幫我做事,就算是做錯了,我也很高興,因為她可以在錯誤中成長。所以當大寶不乖時,主動找點需要她幫忙的事。12月份還未制定上面的規則時,我家大寶睡覺前老不愛尿尿,為了讓她離開平板,我就主動要請她幫我準備明天的豆漿(邀請時機選在一集動畫片結束時,不然她會說我打擾她工作了),準備差不多了,再讓她去尿尿,效果很理想,并且成功過多次。
以上這些做法,我從未考慮過,是在拆書幫的師妹默契的啟發下,決定學習《正面管教》的育兒知識,然后逐步有了這樣的收獲。(我在不斷地的完善自己相關的知識體系,見訂閱號的菜單“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