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是世界500強A公司中國區總裁歐先生,他想了解一下公眾號運營方面的一些信息。”總監將他介紹給我時,我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榮光。
真的嗎?世界500強?中國區總裁?
此前接觸的最牛逼的大人物也就是國內一家著名日化企業的老板而已,那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每天為他做會議紀錄,聽他把整個公司里面在行業里算是有名望的總監、經理罵個狗血淋頭。在至今的人生里,仿佛那已是我是高光的時期了。
我順著我的總監的示意仔細打量起他來。
他年齡五十歲左右,身軀微胖,前額頭發已經開始稀疏起來,臉上有輕微的笑意,沒有指點江山的霸氣,但不失親和。
02
他直入主題的向我說明了來意。
他在一個小型的視頻直播平臺已經好幾萬粉絲了,每天他都會在里面分享一些企業管理經驗。但是,他覺得影響力還不夠,覆蓋范圍也小,所以他想拓寬更多的自媒體平臺,只是對這一塊還不太了解。
雖然自己對這些也不是精通,但我還是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和淺薄的想法都全盤托出給了他。要想深入探討怎么做公眾號、做自媒體,不可避免的要談及做這個公眾號的目的,只有知道清晰的目標,才能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
在談及這個問題時,歐先生竟扭捏起來。
“歐總,你剛才有給我提到,你想做成羅輯思維那樣的形式,我想告訴你,他那種是先以免費分享讓讀者感興趣的內容吸納了很多粉絲,才開始考慮營利模式的,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就和微博平臺一樣,大家只是出于興趣,互相分享一些東西覺得好玩,或者是出于學習的目的,成為了他人的粉絲……”
“是這樣的,這也算是出于個人興趣,平時自己有很多管理上的經驗,想分享給大家。但是,這個,現在在這個社會,有一天,用這個東西順便賺一點小錢,也是不錯的……”
他支支吾吾的,臉頰有些不好意思的紅了起來。
看著他的窘迫,竟覺得有一種小孩子的可愛。
03
談了大概二十分鐘,我知道的東西大概就完全被“掏空”了。
這時,他開始轉而和我談起品牌營銷方面的問題。
“你聽過韓衣**沒有?這個是我師弟的品牌,馬上就要上市了,現在是中國很出名的衣服品牌了。”
“這個,沒聽過。”
“他就是從淘寶開始做的,和其它淘寶賣家不同的是他有品牌思維,所以現在發展到這個地步。“他開始侃侃而談,”那你聽過“夢露”這個品牌的睡衣么?“
“也……沒有!”
“你知道嗎,這個品牌,在網上宣傳原價198的睡衣,因做口碑,只要付快遞價費23塊,結果這睡衣一件賺幾塊錢,短短一個月,賺了2000萬!怎么打造爆款,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的問題!”
我忽然感覺自己變得嘴笨起來,每次想張嘴說些什么,到最后只能蒼白的回應“嗯”、“是這樣的”,變成了應聲蟲。
……
仿佛是他已看出,在這方面,我無法提供給他太多有用的信息,他開始問我的微信號,打算結束話題。
“那么,你在微信上有做公眾號?”
“有啊!”
“那我加了看看吧!”
他拿著手機,向我詢問起來。
想到他每天接觸的都是管理、戰略、市場,自己的公眾號里面,全是無病呻吟般的人生困惑、矯情的情愛,原本每天都在希望有粉絲的我,突然猶豫局促起來。
“是這樣的……我的公眾號,就是些年輕人的感情、感悟什么的,可能不太合適你看……”
“沒關系的。我看下。”
他搜索到我的公眾號時,看到“文囈春秋”的名字,“果然是文藝青年啊,不過,需要文囈,也需要把興趣往現實上引一下才好啊,建議你多看看品牌方面的書。”
……
04
與他的談話結束后,我變得悻悻然。
在現實與夢想面前,我們為何要抱有各自的羞愧?
05
2013年,我辭去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時,我的一個好朋友在公司宿舍樓下談了足足兩個小時,作為公司的高管,她同樣在心底抱有文藝的小夢想,每天都徘徊在文藝夢想與公司繁忙的事務之中,糾結而又痛苦,于是很羨慕我瀟灑的辭職,她相信了我信誓旦旦的說辭“做自己做想的事,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有沒有發現,當一個人真的用心做好一件事時,錢是自然而然會來的事情,就像那些用心研究科技的科學家,最終,他們的發明,會讓他們獲得物質上的財富的!”
那時,她用驚嘆的目光看著我,仿佛,我是一個智者。
3年后,我聽到了好友對我說了同樣的話——那時,我已被房貸、房租、欠款壓的喘不過氣,一心只想賺錢的我被他的話震醒。
這不是我3年前信誓旦旦對別人宣揚的真理么?
06
夢想與現實并不完全沖突,它不應該是窮酸書生的不識人間煙火的清高來鄙夷市井小販的斤斤計較。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固執于貧窮不見得就是贏得了清高,而市儈行為也只是現實的一小部分。
你憑什么去嘲笑銅臭味?
你生存的每一刻都在消耗著這個社會的資源,即使你隱居深山,你也在消耗著自然資源,你可以嘲笑的是為了錢蠅營狗茍,但通過艱辛勞動合法得來的錢,在我看來,更是閃耀著圣潔的光輝,而能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賺取更多的錢的人更是值得推崇和尊敬。所以,我們的癥結在哪?在于,我們將個別小販的斤斤計較、少數商人的無往不利擴大至等同于所有和金錢相關的行為,一切和錢扯上關系,就變得不純潔。你不應該為了你一心想賺錢而感到羞愧!
你又憑什么去嘲笑文藝夢想虛無縹緲?
文藝帶來的是精神文化的凝聚,帶來的是價值觀的最終形成,也是人類生存的內在核心。失去價值觀與文件的人群,和猴群又有多大區別?你可以嘲笑的是以滿分考上頂級學府的孩子西紅柿不切、雞蛋囫圇一起放鍋里炒,但真正文藝的人就像魯迅這樣的文學戰士,他的筆來源與現實,他的筆尖刺進了現實。所以,我們的偏見在哪?在于,我們一直以為,文藝就是酸腐、不識人間煙火。你不應該為了你有著文藝的夢想而羞愧,去糾結擔心被現實生活孤立!你或許只是在文藝道路上還走的不夠遠、不夠穩,還沒有創造更多的可以被大眾接受的價值。
我們真正要正視的東西是什么?
我們習慣于免費,習慣于無償獲取別人創造的精神或物質財富,對于一篇寫的好的文章、一個方便好用的軟件拿來就用,而一旦對方問及版權、談到收費,我們就開始鄙夷起來,“真是銅臭味十足”、“低俗,掉進錢眼了”,這究竟是別人重利忘義還是我們自己貪得無厭、自私自利、好占便宜?
而一旦別人采取免費形式,但不時插入廣告時,我們又開始厭煩起來,覺得商業化氣息太重玷污了情義與真知!如此,那些擁有文藝夢想的人又如何生存下去?
真正讓文藝夢想與現實對立起來的,是我們自己的自私與偏見。
07
真實的現實與卓越的文藝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都值得推崇和尊敬。
對于錢追逐最集中體現的單位就是企業了,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學、管理學的知識,這是文化的東西,也就是說從現實上升到了文化與人文科學;
對于文藝夢想的追求的集大成者——藝術家、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這些人數不勝數,他們也有許許多多因此獲得了物質財富和地位,夢想照進了現實。
所以,當一個人真的用心做好一件事時,錢是自然而然會來的事情,這是我的初心——而在骨子里,我依然相信這是真的。
▌原創聲明:本文系訂閱號“文囈春秋”原創,版權歸文囈春秋所有,歡迎分享,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