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匯川區毛石鎮洞中古村落遺跡
洞中古村落遺跡
央視《地理·中國》欄目組在探洞考察時,在毛石鎮大梨村后塘村民組境內一個叫上洞的洞內發現一處洞中古村落遺跡。
洞口
據介紹,該村落建于清代咸同年間,系當地居民為避戰亂而建。這既是一個生活區,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軍事堡壘。其規模之大、功能之齊全在洞中古村落中實屬罕見。
洞中圍墻
考察組認為,此洞洞口大、洞廳開闊、洞深較長,又有文化因素,價值極高。對于毛石鎮人民普遍感到的神秘石花洞洞中的石花奇觀,考察組初步察看石花實物樣本后認為,毛石鎮石花洞的石花極有可能是全國罕見的石膏花,需經過礦物成分檢測后才能確定。
紀錄片將通過全景式鏡頭,全方位展示古鎮毛石的地質奇觀、生態環境和文化傳承,拓寬公眾對古鎮毛石的了解。
6億年前冰川谷大發現
在兩岔河冰川谷,考察組對溪谷中和崖壁上的奇特卵石、石板進行了采樣分析,確定是冰漬礫巖。在谷中考察時,專家還碰到有不少游人慕名前來感受冰川谷美景,他們對溪谷中五彩冰漬礫石甚是好奇,于是,地質專家們現場對游客進行了一次科普知識的講解。
溪谷中河床上的彩色冰漬礫巖
據高級工程師羅永明介紹,冰川谷并不是在這里,大家在這里看到的冰漬礫巖是古代冰川時代的產物,此類礫巖形成于震旦紀時期,距今有6-8億年。也就是說,兩岔河所處的溝谷,是震旦紀時期的一條冰川谷。
羅永明告訴記者,如此集中、大規模裸露的冰川谷,在黔北地區還是第一次發現。“這條溝谷主要成分是砂巖,谷中的水所含碳酸鈣成分比較少,水質冰甜可口。” 羅永明說,這種地質滲透出來的水是除黔東南外,貴州省內最好的水。
山頂出現古石墻
在大梨村石林,考察組詳細查勘了石林的情況,認為在毛石鎮大梨村發現的這片石林應為地質年代較古的石芽林,石芽林所分布區域以山腰為界,上下兩部分又分為兩個不同的地質年代。
據有關資料記載,望軍山的地理位置在今毛石鎮東的尖山脊上,位于海龍屯正西面,海拔1638米,是這個地域的最高處。古跡載,“此山凡三傳,皆用兵時登以望軍者也”。該軍事功能為瞭望塔,起到海龍屯軍事堡壘耳目的作用。它與海龍屯相距十里,明代播州宣慰使楊應龍曾在山上建望軍屯,并發生戰斗。
據了解,望金山與海龍屯的關聯與上述完全相符,極有可能是“望軍山”音變之訛,有待專家考證確認。
先期開發價值極高
“真不敢相信在遵義邊上的毛石鎮竟然如此獨特。”考察組人員感嘆地說,境內已經發現的資源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有價值的資源也許還不為人知。考察組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開展普查工作,邀請地質、古生物、溶洞、文化等方面的專家進行探索,對已經發現的資源進行測量、化驗,一切用科學數據說話,為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提供理論支撐。同時,為盡快讓當地群眾受益,政府獲利,建議先期開發以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為主的兩岔河冰川谷和關顏溝大峽谷,以此帶動全鎮旅游的大發展。對由縣委、縣政府即將統一規劃打造的望金山萬畝映山紅景區,應立即制定出合理的安全保障方案,確保明年五一期間大批游客涌來后的生命財產安全。(潘凌峰)今日頭條 黃宗孟 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