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學校里大一新生入校不久,對于自身的定位和未來的規劃還處在迷茫焦慮的狀態中,于是我常常聽到一些這樣的心聲。
比如有的學生問:“老師,在學校里學的知識有什么用啊,畢業找工作用的到嗎?”
或者有的同學具體到某一門課發問。
“老師,我畢業后想從事設計行業,學校里開設的XX課有什么用呢。”(這究竟是對某位老師教學能力的質疑還是對學校的不滿?)
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通常的回答是:學校里既然開了這門課就一定有它的用處,也許短時間用不到,時間長了就有效果了。
或者一些立志考研的學生會問:“考上研不是還要浪費三年時光嗎?到時候還好找工作嗎?”
對于此類問題,我一般拿自己現身說法,然后告訴他們:“沒事,我當年考上研的時候也是這么迷茫,現在也挺好的。”
2
那年我步入大學,和他們一樣,骨子里就覺得大學里學的東西都沒什么卵用,甚至我的頹廢和無知比他們還要強烈很多。
比如學校里大力鼓吹學英語的重要性,因為覺得沒用我就沒怎么上心,結果是英語期末考試兩次亮紅燈,連續四次英語四級考試更是每次穩定的徘徊在400-420分之間,離過關就差一點點;
比如班主任開會反復強調大學積累榮譽證書和實踐經驗的重要性,因為覺得沒用,大學四年我一個社團都沒有加入,也沒有參加系部或者班級干部的任何競選活動;
比如專業課上因為覺得老師講的沒用,就經常的逃學曠課,到畢業的時候連基本的軟件技能操作都掌握的不是很熟練;
比如準備考研,但覺得考上研又有什么用,不還是一樣要找工作。稀里糊涂的報了名,考完之后,結果可想而知。
于是乎,大學整整四年,我都被一句“有什么用”反復的質疑,直到因為惰性而放棄了一次次有用的嘗試,結果是怎么樣的呢。
待我畢業后,在外地混跡好長時間,沒有任何一家好單位肯收留我,理由是我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后來仰仗著父親這棵大樹,勉勉強強的在家鄉的一所高中找到一份臨時的工作,是在學校的政教處當一名科員,工資只有少的可憐的幾百元,那時的我覺得這對我就很滿足了。
就在我沉浸在自我安慰、呆在辦公室無所事事整日打游戲的時候,我的那些跟我一樣步入大學的高中同學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學A,上大學之后,他就積極的加入各種學校社團,同時在系部學生會團體中身兼要職,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忙于社團內的各種活動,另外在系部幫著領導和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畢業的時候,他順利的拿到了優秀畢業生,還被確定為預備黨員,并被領導推薦到一家大公司擔任行政助理。
同學B,從大一開始就立志考下各種證書,大學四年他先后拿下了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證書,同時因為成績優異,獲獎學金等榮譽無數。待到畢業找工作,他拿著一紙箱子的證書,很順利的通過了家鄉一所高中的面試。
同學C,一門心思的考研,從大二開始就每天堅持學英語,并報了學校社團的英語角。同時不放松專業領域的探索和學習,在校期間參加各種軟件技能培訓班,利用寒暑假到廬山和青島學習專業手繪技能,四年之后,毫無懸念的考取了研究生。
那么我呢?
在高中工作的頭一個月,我一直都過著得過且過、醉生夢死的生活,工作上安排的事情不多,只是每日的查查學生的出勤率,或者是和學生談談心。后來,工作步入正軌,領導開始分配任務給我。于是我發現,由于在大學時期那些被我認為無用而沒有熟練掌握的技能,連word、excel、ppt等基本的辦公軟件我都不能應付自如,而且有時需要寫新聞稿件的時候更是抓耳撓腮的頭大。更有的時候,需要我出面發表講話或做年級匯報,因為在大學期間沒有經受過社團或學生會組織的歷練,讓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無法招架,常常緊張的手足無措。
我終于發現,那些在大學期間被我忽視的、被我認為無用而沒有去嘗試的事情,工作后一股腦的都報復給了我,而我不得不吞咽下自食其果的下場。
那段時光,我把所有的怨氣一股腦的發泄在自己身上,為什么大學期間沒有好好學專業?為什么沒有為畢業后的工作做些準備?應該說,當時身無長物的我被那一句“有什么用”狠狠的戲謔了。
就這樣麻痹了一段時間后,我做出了重新考研的決定,于是破釜沉舟的辭了工作,風塵仆仆的奔赴蘇州,開始了重新征戰考研的路途。
3
一切都需要從零開始。被我遺忘的英語單詞書被我重新拾了起來,買了英語考研真題書開始一套一套的研究,還報了北京新東方的考研班,有時句子晦澀難懂就和英語大咖發郵件交流。專業學習上,技能課報了老師的培訓班,專業理論方面買了大量的復習資料,緊鑼密鼓的一日日精進著。
辛苦的努力收獲了喜悅,我順利考取了一所211大學的研究生,而在研究生期間,我的積極性和上進心爆棚了。
研究生的三年,日子像上緊的發條,跟著導師做項目練習專業技能,研二的時候在同學的舉薦下在藝術學院辦公室當兼職的輔導員積累實踐經驗,同時還包辦了領導安排的所有的新聞稿件的撰寫。從英語考級證書到優秀獎學金到優秀輔導員再到優秀畢業生,證書悉數被我收入囊中。那時的我再也不覺得學習這些有什么用,反而覺得一切都是那么有用。
就這樣畢業后,我找到了一份在大學的工作,終于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也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生活,而研究生三年積累起來的那些知識和技能,也在一點點的在工作中幫助著我鍛煉著我。而工作以后,我的努力程度絲毫不遜色于以往的任何時候,在我的胸中,我還有著更加長遠的打算。
然后我終于發現,那些曾被我視為無用后又被我重新拾起來的東西,都在一點點的豐富著我的年華,影響著我的人生,我再也不會說什么沒用,只要是榮譽我就積極的爭取,只要是挑戰我就迎難而上,從來不會退縮。
因為在我看來,沒有什么是一點用都沒有的。打比方說學英語,并不一定會去當一位英語老師或者做翻譯,而是要保持可以不在面對英語考試和交流時處于抓耳撓腮的境地。保持閱讀和練習寫文章,也并不一定會成為一個專欄作家,而是要保持這種想寫就能輸出的狀態。同樣,對于其他任何未知的領域,只要你用心去鉆研,未來總會用得到。
不要拒絕做出改變,不要質疑學這學那的意義,不要和我一樣,等到年華老去、歲月蹉跎后,才猛然的意識到一切都是那么有用,而當我認識到這些荒廢的時光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心血來補救的時候,別人已經比我睿智和上進了那么多年。
所以,如果再有人問我學這個學那個有什么用,我會告訴他,別問有什么用,堅持做下去并掌握好,讓它變成你的財富和吸金利器,將來肯定會用得到。
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樣,花了那么長時間,走了那么多彎路,才明白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