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xiāng)的南、北各有一條河。北面相距十幾里的“石川河”與南面不遠處的“小清河”,在家鄉(xiāng)東南方幾里路遠的“二龍口”交匯后流入“渭河”而去。石川河因盛產(chǎn)石子兒與比他寬大得多盛產(chǎn)中砂的渭河齊名,“南河的沙子,北河石子”,是當?shù)厣w房修路的主要地材。“南河”與“北河”被當?shù)厝嗽诳陬^整天地念叨著。
“南河”離我家較遠,故不曾常往,而“北河”卻是我從小就喜歡著的。姨媽家在石川河下游的溝王村。因為有河的緣故,是我小時候最愛去的。
沿著田邊的土路行不多遠,翻過一道溝,順著一道長坡推著自行車爬上去,就看見幾戶人家。姨媽家在村子東頭的老崖頭,站在門前的土臺上視野寬闊,莊東邊的葦子壕里總有鳥兒歡快地叫著。沿著門前一道長坡小跑著下去,一道寬寬的水面明晃晃地就在眼前,河邊是種著桃樹、棗樹、蘋果樹的果園,清清的河水、綠綠的草地,兩邊齊陡齊崖的是因水流沖刷而形成的,清晰可見年代久遠有滄桑感沉積層理的土崖,好一副美麗的圖畫。
石川河大多時候的水都很小,有時竟會斷流,只是從大人那里聽過它曾經(jīng)的壯美。
夏天是石川河汛期水多最有意思的!我和姨媽家的表哥趕著羊,沿著長坡下到坡底,把羊兒拴在河邊吃著肥美的青草;亦或是去草叢里的清水灣中去抓幾條小魚回家喂了鴨子,便有姨媽在灶下的鐵勺里炒了金黃的鴨蛋吃;亦或是和同伴們?nèi)ス麍@里偷著摘幾顆未長大的蘋果;追著、鬧著、跑著。“撲通、撲通”相繼跳進河水里,趟著清涼的河水,一步步地移到了河中間,踩在腳下的是軟綿綿的河沙。水面雖寬,卻并不深。遠處的河水平靜地向人涌來,像千軍萬馬齊刷刷地迎過來,又從胯下鉆過,匆匆地向東而去,拐過彎兒就不見了。
小心地趟著河水就到了對岸。沙土地上一壟壟綠油油地長著一行行一叢叢的花生。伸手插進細細的沙土里“掏蛋”,輕松地拽出一把落花生的果實,洗去沙土,剝?nèi)ネ鈿は闾鸬亟乐M蝗宦犚娨宦晹嗪龋腥俗愤^來了!趕緊起身又“撲通、撲通”下了水,慌慌亂亂地就到了河中間,留下追過來看田禾的人跳著腳地叫罵。
石川河漲水時,就一改了往日的文靜,黃泥水翻卷著惡浪咆哮而來,不見了原來長著綠草的河岸,水已漲到了土崖的一半,發(fā)了怒地翻滾著。漲了水的河岸邊,人也多了起來。“撈柴”的人用繩子拴了鐵叉、耙子去勾那浮在水里的木頭。這些所謂的“柴”其實就是上游的房屋或者瓜棚被水沖了下來,椽子木料漂在水里,有時還有西瓜和淹死的牲畜,一古腦兒全在泥水里翻滾著而來。村子里的大人們齊上陣,或多或少地撈一些木柴回家。有膽大些的下到水里“踩著立水”,像開水鍋里煮著的一只兔子。小孩子是不敢近前的,只能遠遠地看著光景。
姨媽家石川河沒有石頭,我很好奇。姨夫說“河水響不過炮”,炮即是炮張,是上游不遠處的一個村子,意思是石川河到了炮張段,因為河床折了硬彎也變得平緩了,沒有上游下來的石頭累積,水流也就沒了響聲。我很想知道石川河的上游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能想象到清澈的河水在鋪滿鵝卵石的河床上,白亮亮地流著,響起銀鈴般的聲響,有肥美的水草、有魚、有鳥........但因為年紀小而未能成行。
上中學時隨教學的父親去了新興中學讀書,聽說學校北面不遠處就是石川河,幾次向同學打聽了關于石川河的信息。當學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想著附近石川河上的康橋會不會就是詩詞中美景的原地?聯(lián)想著詩一樣美麗的畫卷,越發(fā)引得人想去看看。
終于有一次跟隨家住石川河北岸“水北村”的同學去他家游玩,真實目的是想看看惦念已久的石川河。
我們倆人共騎一輛自行車,不知道繞了幾個村子,沿著鐵路從官路村東頭兒就上了橋。這是一座火車通行的橋,且是唯一一座過河的橋。人在橋上不能騎車通行,只能推著車子快速通過。我管不了很多,堅持要在橋上停留看看石川河。
高高火車橋下的石川河,我卻找不見清澈明亮的河水,只有大大小小,一片一片的水面藏在亂草中若隱若現(xiàn)。河灘上遠近各有幾臺采石機、洗石機在忙碌地工作。“嗒、嗒、嗒”地響聲,從一座座山丘一樣的石子兒堆后傳來未,未見魚、未見鳥,更未聽見銀鈴般清水潺潺地響聲。
“就是石頭多,幾萬年形成的石層不知道有多深,總也采不完”我同學自豪地說。
正說著,遠處火車鳴著笛過來了,我們慌忙跑到橋中間為鐵道工人休息而修的向外伸出的小斗籃中躲避,等車過后,急急匆匆失望地離開了。
后來又發(fā)生過同學在午休時偷著去雜草亂石里的水泡子游泳被淹死的事情,我竟為石川河沿岸曾經(jīng)被石川河水養(yǎng)育的人們感到失望和憐憫!
后來我從事跑車拉客的生意時有一次去耀州,有幸去看看石川河的上游。沿著耀州城西一條鋪滿亂石干涸的河床向北行幾公里,在一處大樹環(huán)繞高聳的大壩前停了下來。蹬著臺階步行向上,到了寬闊的壩頂,眼前豁然開朗了起來。蒼翠的群山環(huán)繞,在山與山之間,是碧波蕩漾清澈的水面,翡翠般綠綠的水面上,不時有鳥兒飛過,這就是“桃曲波水庫”,是石川河的上游。站在壩頂貪婪地吸著甜甜的空氣,竟想用手去扒開大壩,放一股清流去滋潤我家鄉(xiāng)的石川河!
“石川河還有沒有水”?習總書記的一句問話,揭開了石川河舊貌換新顏的篇章。2015年的一天,我陪同公司老總?cè)ジ黄桨菰L他正在投資建設石川河的一位同學。為了打造山川秀美的石川河,要在富平縣城段蓄水、修壩、建景。我們乘坐越野車沿崎嶇的河床向上游行進考察,行至莊里段時,僅有的一家采石場還在作業(yè),清清的河水從黑亮厚厚的石子兒上流過,幾人踩在河水中撿拾了幾枚好看的石頭帶回。聽著設計人員對改造方案的描述,急切地盼望著下游石川河也盡快地了變美起來。
聽說被叫做“櫟陽湖”的石川河閻良段景區(qū)建成開放了!我急切地和好友開車要去看看亂草叢生的石川河能是個啥樣子!沿著新建的“櫟陽湖”路向北行約一公里,穿過鐵路橋就到了“濱河村”。這個原先靠賣石子兒和種菜為生的土鄉(xiāng)村,已變成了街道寬闊、街景秀麗的美麗鄉(xiāng)村。
穿過如畫的街道,眼睛還未來得及眨,就看見裝了路燈嶄新寬平的石川河大橋。橋下碧波漣漣,闊大的水面映入眼簾;水面上摩托艇疾馳而過,拖起一行白白的浪花;也有游人腳蹬小船在水面蕩漾著;河岸邊的幾畝荷塘里,荷花叢中九曲回廊的木質(zhì)棧橋,把幾座精美的涼亭連接起來;更有幾人在愜意地垂釣;沿河兩岸是新修的黑黑明明的柏油路,像是穿插在美麗畫卷中,有著跳動音符的五線譜。
不舍得讓車輛破壞了畫卷的美感,早早地停了車,沿河堤路步行賞景。遠遠地看見茂密的水草舒展地搖曳著,卻不見了原先的亂草灘和采石場,是還原了綠色生態(tài)的沼澤濕地景區(qū)!
踩著腳下錯落有致排列的石板小道,小心翼翼地走向河床中心,蘆葦和長著毛茸茸小棒的水草整齊地生長著,清亮的水流從蘆葦下輕輕地托著幾叢睡蓮,悄悄地流入下游寬闊的水面。天空中下起細雨,雖是初秋,卻有幾分涼意。水面上三三兩兩在一起的幾十只黑色的野鴨子,精靈似地忽而游上岸來,又忽而一動不動地浮在水面,又忽而一個猛子扎下水里半天不見。
同伴說:“你看他們多可愛,不怕冷,也不怕人”。
我想:這里本就是它們的領地,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是我們來驚擾了它!
幾只白鷺展開雙翅向蘆葦后大大小小被水包圍的長滿綠草的土丘上落去。大橋、水面、游艇、荷塘、蘆葦、水鳥......好一幅唯美的畫卷!人在畫中竟不忍移動了。
很遠處老舊的鐵路橋孤零零地橫在那里,我又想起了在橋上看石川河躲避火車的情形了。
石川河全線開始了美化改造,下游也建成了“相棗區(qū)”、“觀光農(nóng)業(yè)園區(qū)”。姨媽家因為環(huán)境的原因,早已遷移去了華陰,離開了原來貧瘠無水石川河岸邊的老崖頭。我想:如果早能看到今天石川河的美景,她也是萬不能遷走的!
靜下來時腦子里一遍遍地過著“電影”。一會兒在石川河水庫邊大壩上行走;一會兒和表哥們淌水過河去偷還沒有長大的蘋果;一會兒又好像漲水了,看大人們在“撈柴”,竟急急地喊叫起來……亂哄哄地在頭腦里“演”著。
然而,石川河的確是越來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