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的最后兩年,是在小城。那個時候,之所以選擇回來,是因為我根本無法確定自己還能不能繼續讀書。
在我將要畢業的那一年,為了省下幾百塊的住宿費,我辦了走讀。可是每當我從城南趕回城北上課的時候,總是會耽誤好多事情。
甚至,那天我遲到了,都沒來得及參加畢業典禮;
那一年晚上的勤工助學也時常有著這樣那樣的借口,做得亂七八糟;
那一年我在三叔家二樓的地鋪上,跟我最愛的人吵架,分手;
我一天到晚的各種瞎忙,學校以外哪哪都沒有去過。
走讀的那一年,老爸專門去了二手車市場,給我買了輛自行車。記得是一百六十塊錢。我單程從家里騎到學校,至少要四十分鐘。
今天,我早已忘記,當年騎車滿城狂奔,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今天的我,會覺得勤工儉學是件最浪費時間的事情,像極了我這幾年按部就班的上下班。
在我上班的第二年,那輛陪著我走過大學最后一段光景的自行車,丟了。在我們租來的房子的樓道里。
那應該是個周六的下午,老媽在樓道口用煤球爐子蒸饅頭。我難得的在家,卻聞到煤球的味道,覺得不妥,關上了門。娘倆在屋里說著閑話。
聊著聊著,便忘了時間,等到老媽下樓,發現車子已經沒了蹤影。
我沒能第一時間看到老媽的表情,但接下來,把我嚇壞了。
我那親愛的老媽上上下下跑了十來趟,還跑到院子門口,試圖捕捉自行車的影子。
老媽捶胸頓足,仰頭舉手,無力問蒼天。
喃喃自語,狠狠地責怪著我,不該關門。
我傻眼了。在我的概念里,那輛車子已經騎了兩年,再估高一點,也不過是二百塊錢。我當然知道那個時候,一個月全勤,拿到手也不過才六百塊。
但是,我真的不敢相信,老媽會是這幅樣子。
什么是最重要的?
那輛變速的藍色自行車嗎?
什么是最重要的?
那個記憶深處抹不掉的下午嗎?
什么是最重要的?
是老媽內心對未來的恐懼。
一輛車子丟失了,按理說,也不過是輛車子。可是那個時候,老爸的身體才剛剛有點好轉,弟弟還在讀書,老媽忙完了家里,總要偷空去打個零工。
我剛剛上班,那點錢,自己都顧不過來。公交費、電話費、午餐費,還有剛剛開始的各種人情世故,都需要開銷。
那個時候,我也在努力的攢錢,不舍得買衣服。可是,每到月底,總會發現,手里的錢,還是不夠用。
其實,我對那輛車子,有感恩,也有意見。
因為它本身就是從二手市場里淘來的。說是二手市場,那些車子根本就是偷來的。
所以,丟車這件事,我不愿太多的在意。
但是,老媽那天的舉動,至今,我都記憶猶新。
我差點以為,我最親愛的老媽,要精神失常了。
這不是普通意義的丟失,也不是簡單的二百塊錢,這是老媽對生活的態度。不知道為什么,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馬加爵寫過的,為了讓母親高興,故意的丟了一百塊錢在地上,讓她撿到。
那個下午,老媽夸張的表情,讓我對她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知道,那時的家境,是怎樣的一種窘迫。
我以為自己已經足夠懂事了,努力的上班,也會積極的買東買西;我以為自己承擔的已經夠多了,在我的同學里面,沒有誰還有著跟我一樣的經歷。
可是,老媽捶胸頓足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我所承受的壓力不及她的千分之一。
那個下午最深刻的記憶,不是車子,是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