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牽人》(已發表)
上午,家人都出去了。我和叔叔(叔叔比我大一歲,不是親叔叔)寫完作業,也出去涼快。
叔叔說:“瓣瓣(瓣瓣是老家的一條小狗)被繩子拴著,多可憐呀,而且繩子的另一頭還拴著大石頭。”我想了想說:“有辦法了。”我就把繩子從石頭上解開,牽著它走。我牽到半路,他就跟不認識一樣,東嗅嗅、西嗅嗅。我好不容易才把它拉回來。又走了一會,它居然超過了我,成了狗牽人。
真好玩呀!
這是兒子一年級的日記。
在老家,奶奶經常呵斥瓣瓣不聽話,亂跑亂叫,還經常丟點剩饃剩飯給它吃。兒子看不下去了,在他小小的童心里,對小狗瓣瓣充滿了同情與憐愛。每當奶奶呵斥瓣瓣時,他都會護著瓣瓣,甚至還留著眼淚說:“為什么要嚷瓣瓣?就不能對它好點?”
奶奶看到孫子如此可愛,立馬笑了,還和鄰居們說了這件事。在成人的心里小孩子們真是幼稚地可笑,又天真得可愛。
兒子經常把自己最心愛的食物分給瓣瓣吃,還充滿愛意地撫摸著瓣瓣:“來,瓣瓣,我是你的小主人。”
估計,沒有哪個小孩子不喜歡小動物。和小動物有了情感,也就有了交流,這種交流會更順暢,更自然一些。小孩子與小動物的交流之所以要比和成人的交流更容易,是因為小孩子有更多的童心、愛心與純真。
回到家里,兒子的同學養了兩只小鴨子。兒子和同學兩個人一起逗小鴨子玩。
《小鴨子》
下午放學,我和段海洋玩。段海洋把書包放到家里,回來后,手里捧著一個大大的、高高的紙箱。紙箱里有兩只小鴨子。
小鴨子身上長著黃灰色的絨毛,暖暖的。我看它們時,它們正用水靈靈的小眼睛看著我。突然,一只小鴨子蹲了下來,猛然一跳,差點兒吃到我的紅領巾,嚇了我一跳。段海洋壞笑著說:“嘻嘻,我訓練過它們。”
我撿了一塊兒像蟲子一樣的小石頭,然后試著喂小鴨子。它們還真吃了起來,可是,要么是咬不動,張開嘴讓“石頭蟲”滾落下來;要么就是根本含不住,讓“石頭蟲”滑下來。我們看著小鴨子這幅滑稽的樣子,都笑了起來。
看著兒子那樣喜歡小動物,我受到了啟發,就從市場上買來了兩只小白兔,把它們安置在陽臺上。小白兔由兒子親自來喂養,這一點很重要,只有親自喂養才能喂出感情和樂趣。
那一段時間,兒子每天下午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喂他的兩個小伙伴。
有了生活基礎,做家長的稍加提醒孩子就能很容易地寫出生動活潑的日記來。
《貪吃的小白兔》
我家有兩只這樣可愛的小白兔。
每當我走到那兩只小白兔的面前時,它們就跳起來,做出歡迎我的樣子,其實,我知道它們是又想吃了。
由于它們太小,爸爸不讓我喂青菜,我就把兔子的飼料放在小碗里。它們便迫不及待地把頭埋在小碗里吃,臉挨著臉,擠在一起,把臉都擠扁了,結果成了“連頭兔”。它們咀嚼的時候,三瓣嘴還不肯離開碗,生怕另一只兔子多吃了。小碗里的飼料被吃光了,它們還把頭埋在碗里,不肯出來。
過了幾天,我喂它們白菜葉。我把白菜葉子放進籠子里,小兔子們一口咬住就不松口,我使勁拽,它們死不松口,我只好投降了。為了吃,看來它們是豁出去了。
它們吃白菜葉的時候跟割草機似的掃來掃去,“刷刷刷……刷刷刷……”像春雨的聲音,一會兒就把白菜葉給“掃”完了。
我走了,過了一會兒,我又來看小白兔。它們東看西看,還在找食物。我只好再給它們一點點兒食物,因為它們不能吃的太多。爸爸說,它們吃多了會被撐壞的。
它們睡覺的時候很像一個嬰兒,瞇著眼睛睡得很香甜,我想它們一定是夢到好吃的了。
他們可真是貪吃呀!
天真的小動物與天真的小孩子,構成了一個天真的童話世界。童話,是兒童看待世界的方式。讓孩子和小動物交流,沉浸在美好的童話里,這比看卡通片不知道要好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