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應該民主還是專制」
何為民主性家庭
身為父母,愛孩子,
但是從不驕縱孩子;
對孩子嚴格要求,
但是不會強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督促孩子,
但是有事會和孩子商量,不會自作主張一意孤行;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也絕不會要求孩子去做;
答應孩子的事情盡可能實現。
這樣的父母,才是民主的父母,
他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是親密且平等的;
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民主型的家庭教育
有研究指出,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為:忽視型、專制型、溺愛型、民主型。在民主型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具備自信、樂觀、誠實、善良、獨立性強等良好的品質,這樣的孩子個人能力也強,在社會中會很受歡迎。
★
父母行為要點
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自主選擇權
許多家長以“孩子小,不懂事”為借口,忽略孩子的意見,要求孩子言聽計從,動輒訓斥,甚至打罵。這些做法徹底違反了民主的原則,是家長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物的表現。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掌握“度”,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自主選擇權。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音樂,就不要強迫他去打籃球,如果孩子喜歡看書,你就不要一定要求孩子看課程方面的書……總之,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家長都應該支持并從旁指導。
制定規則,按照規則來
孩子年紀還小,他們的節制能力比較差。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制定一些必不可少的規則。
如果父母想減少孩子對電視的依賴,可以與孩子商討有關看電視的“家庭規則”。并把這些規則寫下來,并貼在家里每個人都能看見的地方。
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當孩子做完作業后,可以休息半小時,這半小時,孩子可以選擇喜愛的卡通片觀看,但是不能超時。
事前約法三章,說好規則,可減少和孩子起爭執、和孩子賴皮的機會。通過訂立規則,讓孩子懂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會獲得看電視的機會,得到長輩的獎勵,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律意識,控制自己看電視的時間。
了解孩子的興趣,能力
興趣是幼兒認識世界的動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強制孩子去學習某樣技能,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了解孩子發展能力和特點,繼而對孩子進行引導。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畫,你就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幼兒把美術活動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然后再比較給他看,這樣做遠比說教的效果好。
對待問題要客觀
有些家長害怕民主會損害父母的威信。當家長面對孩子伶牙俐齒、振振有詞的辯駁,理屈詞窮時,尤其會感到權威受到威脅,容易行使粗暴的權力壓制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威嚴從而變得“乖乖聽話”。
在懲罰孩子的過程中,也許家長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為了維持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絕對權威”,家長也會選擇對孩子撒謊,隱瞞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因為父母的隱瞞,最后讓孩子知道真相,他們就會變得對父母更加不信任。
所以,家長使用“強權專制“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者打壓孩子做事的積極性,最終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有事情也不敢告訴父母。這樣,家長就無法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無論是民主式的教育還是專制式的教育,都不要太過,保持著一個度,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尊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讓孩子在這種教育中得到益處。
如果你有更好的文章想與大家分享!歡迎投稿!投稿郵箱:xingfuqinzihui@163.com
如果您的文章被錄用了,待遇優厚…
往期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