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眾所周知,好習慣讓人終身收益,而壞習慣則讓人越陷越深。
關于如何形成好習慣和改變懷習慣正是James Clear的《掌控習慣》這本書要回答的。
作者提出了四個步驟來幫助人們養成和破除習慣,分別是讓它顯而易見,讓它有吸引力,讓它簡單易行,讓它令人愉悅。
本篇文章要講的就是第一點:讓它顯而易見。
讓良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不良習慣的提示脫離視線
自我控制
無論是要形成或是要破除一個習慣,你是不是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要戒煙,那就強忍著不抽;如果要減肥,那就強忍著不吃;即便短期成功,減重5公斤,可是過不了三個月,體重又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說不定還因為過度的鍛煉,吃的更多,變得比以前更胖了。面對這樣的失敗,你是不是會責怪自己沒有意志力。
作者在文章中例舉了一項針對意志力的研究,該研究的結論是:那些被人認為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在意志力方面沒有實質上的區別。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自控表現差異主要來自于他們所受到環境誘惑程度的不同。
自我控制只是權宜之計,而非長遠良策。你也許能夠抵抗一兩次誘惑,但是你不可能每次都能鉚足了勁兒,克服強烈的欲望。自律的人善于營造環境,避免讓自己過多的暴露在誘惑之中而不是一味的自我克制,這才是自律真正的秘密。
所謂命運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說過:“除非你讓下意識意識化,否則它將支配你的生活,而你會稱之為命運。”這里需要被意識化的事情指的是那些下意識就會做出的行為,不需要有意識的進行控制,甚至都不會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做。就像受到批評就急于辯解,受了委屈就滿世界嚷嚷一樣,不需要問為什么我要辯解,我錯了嗎?。
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可能被下意識化,影響著人們的日常,日復一日就構成了的人生,也就是所謂的命運。
need-to-insert-img
指差確認
指差確認始創于日本,原為鐵路事業用的安全動作,即以手指指著物件,及口誦確認,心手并用,以達到減少人為失誤導致意外的效果。其原理就是把下意識的習慣提升到了有意識地加以確認的水平,以保持對習以為常的警覺,避免失誤的發生。 由于其有效的降低了失誤率,被其他行業和國家紛紛模仿。指差確認在防范習慣的副作用上發揮重要作用。
need-to-insert-img
詳細的提示能夠降低行動的阻力,增加行動的概率
要培養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顯而易見,觸手可得,要盡一切可能降低行動的阻力。
提示行動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人們最常采用的是做計劃。比如說我明天要去打籃球,后天要去圖書館看書一樣。一旦有了計劃,你就不必等待靈機一動的那一刻,而是按部就班,按計劃行動,不容易忘記。
同時比起那些只有大概信息的計劃,詳細的計劃更能讓人采取行動,比如說明天早上10點我要去學校和校隊的隊友一起打籃球這樣的計劃就比說我明天要去打籃球更容易讓人行動,因為里面提到了時間,地點和人物這樣具體的提示。
習慣疊加
習慣疊加就是先確定你已有的習慣,然后把你的新行為疊加在上面,它是利用舊習慣的力量來提示新習慣,增大了新習慣被執行的可能性。這樣的提示為新習慣確定了具體的時間和地點,其原理和制定詳細計劃是一樣的。
當然習慣疊加也不是隨便怎么疊加都可以的,還要考慮習慣之間關系和情境對執行新習慣的可能性。
環境對塑造習慣至關重要
如果我走進廚房,看到餐臺上有一盤餅干,我會下意識的拿起吃,即使我事先沒有想過要吃餅干,也不一定覺得餓。如果辦公室的公用臺面上總是堆滿甜甜圈和硬面包圈,你多半也會禁不住誘惑,時不時地拿一個吃。你的習慣會根據你所在的房間以及你面前的提示而改變。
環境是塑造人類行為的無形之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學區房那么搶手,家長們除了看重學校的師資力量以外,最看重的還是學校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的影響。
既然環境對人的行為影響如此之大,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塑造環境來幫助養成或破除一些習慣。比如說要減肥,就不要在家放零食和高熱量食品;想要少玩游戲,那就每次玩完把游戲機的所有連接線都拔掉,放在不易看到的地方,總之就是增加行動阻力,減少提示。
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也存在著對應關系,走進書房讓人進入冷靜和學習的狀態,而走進臥室就讓人想要躺下。這個關系是通過我們日常的不斷重復的行為建立起來的。一方面我們要從希望培養的習慣出發,有意識的對環境進行控制。比如說走進書房必須安靜,走進臥室不能玩電腦手機等。
寫在最后
培養新的習慣就要盡量降低進行行動的阻力,反之要破除壞習慣就要盡量增加其阻力,對想要采取的行動進行詳細的計劃,就能有足夠的信息提示自己要去做這件事情,可以通過把自己想要培養的新習慣疊加在舊習慣上,利用就習慣的力量培養新習慣,同時打造有利與培養習慣的環境,為新習慣的培養創造一切條件。隨著重復次數的增多,一切就會變得自然起來,有時不做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備注
書的英文名稱是《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直譯就是《微習慣: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壞習慣的簡單且經過驗證的方法》,中文譯名《掌控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