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書是在看胡歌一個訪談節目中聽到他說其高中看的這部小說,小說中主人公情感的成長歷程他記憶猶新。而我對挪威的森林則是伍佰的那首歌名,在我心中,挪威就是一個地方,一個有森林的地方,一個人少,適合度假的地方。
開篇是在主人公在飛機上的回憶中開始的,主人公渡邊的個性,他對事事無所謂,書中有句話“凡事都不能想得太深,凡事和自己之間都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讓我想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無所謂,不斤斤計較的處事能避免很多煩惱麻煩。在經歷好友木月的自殺死亡后,他領悟“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渡邊的同學永澤在學業事業上很優秀,但是是個花花公子,對待感情不負責任,但他文學上與渡邊有些共同愛好之處,還有其話語上的個性讓他與渡邊成為朋友,永澤說“人生不需要有理想,需要的是行動規則”“紳士就是做自己該做的,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話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他花天酒地的行為不敢恭維。
本書的重點是渡邊與直子(其高中同學木月的青梅竹馬),阿綠(大學時期在餐廳認識的主動開放活潑得像小鹿一樣)兩人之間的情感糾結。渡邊愛著直子,但直子精神方面的問題,讓他們不能在一起,渡邊表示一直等著她,但在大學里認識開朗外向直白的阿綠向其表露真心,兩人也在相處中,渡邊慢慢喜歡上她。“一個人要到適當時期才能了解另外一個人,不是那個人去希望對方了解他”這句話我認為還是講究緣分,時機未到,不要強求。最后,直子的自殺,讓渡邊頹廢了一段時間,在直子的好友玲子的指引下,重新認識自己的情感,去找阿綠,在他們的通話中結束,“我也不知道我在哪,我只知道我要找阿綠”這樣的結尾一方面是一段感情的好結果,另一方面又帶著些許傷感,或許感情這種東西就是復雜的。
雖然我無法理解本書中一男同時跟幾女發生關系的情感,但最大的體會就是陪伴是最長情的,希望我接下來的感情是在相識后慢慢接觸,了解,進而培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