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弟弟帶上弟媳和不滿周歲的侄女,千里迢迢回湖北祭祖,祭拜父親。很多年了,我們在外,沒回老家,有事也大多在老家的城里辦完就走,父親的墳就那么孤零零地在荒郊野外。
父親離世有十多年了,那時我將近30歲,還沒有嫁人。
記得他走的那天清晨,母親非常地驚慌,跌跌撞撞來到我身邊,神色大變,哆嗦著說:“快看看,你爸,我去叫醫生,不行了?!痹捯粑绰洌赣H已急急地走出家門,去社區診所了。
我奔到父親的病床前,父親已經不會說話,叫他,他不會答應了,只眼睛直直地望著我。我扭轉頭,甩掉滾下的淚,嗓子突然就啞了,但是鎮定還在,我說道:“爸爸,你掛一點白蛋白,現在就給你掛上,好嗎?”
爸爸不同意掛昂貴的營養針,已經好幾天了。他微微地好像點了一下頭。妹妹是實習護士,那天恰好休息在家,她迅速地掛好吊瓶。我和父親說著話,不斷地安慰他,其實是自說自話,他沒有答應,也沒有表情,就目不轉睛地望著我。生命在一點一點地消逝。
妹妹在一旁,背對著父親,忙著擺弄吊瓶,我晃了一眼,見她肩膀在微微地抽動,我耳朵湊過去,她低聲咕噥:“水打不進去了?!泵妹迷卺t院,已經見多了死亡,但是輪到自己的父親,她還是特別難受。幾天前,我們姐妹夜深睡不著,我問,父親會好嗎,他對探望的人說好了要去釣魚呢。她就說:“看爸爸的樣子,熬不過一星期,就這兩天了?!蔽覀儺敃r就在黑暗中忍不住地哭。
他從查出癌癥,積極做手術治療,到人整個地消耗殆盡,只過去了5個月零幾天。記得父親上手術臺前,還吃了兩大碗水餃,從此,他就再沒有痛快地吃過一頓飯,總是吃一點點,喝兩口湯。我最后悔的事,莫過于支持父親做晚期癌癥的大手術了。
望著他慢慢黯淡的眼睛,我知道必須臨終告別了,好像是告訴父親又像是我在自言自語表決心:“爸爸,你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弟弟的,一定會照顧弟弟妹妹的,你放心......”那時,弟弟讀初中,小妹妹讀高中。
父親離世時58歲不到,一天退休工資都沒拿過。對于我來說,父親像一個光榮稱號。細算我們父女相處的時間,也許還不足兩年,父親是周末、月末父親,他忙于工作、生活,或者他的愛好。
也許真心記掛一個人的,是他的母親,然而,父親去世三年后,88歲高齡的祖母也去世了。還有誰會用心地去記掛、想念父親呢?父親的形象愈發地掩蓋在時光的塵煙中。
他像千千萬萬逝去的普通人,模糊不清,只剩下墓碑,墓碑上冰冷的名字,淹沒在荒山野草之中。
和父親相處的生活細節,我忘不了。記得有一回路過動物園,但沒有進動物園,那時我高高地坐在父親的肩頭,去大姑家,透過動物園的墻頭,看著鳥籠里黃色的鳥兒蹦蹦跳跳地鳴叫,我不停地好奇地問父親,并不記得問了什么,那時太小了。
小的時候不懂,大了,覺得自己懂了,卻又獨立而反叛,這就是我。父親病得那樣重,我還在為自己所謂的理想奔波。記得父親從手術臺上下來沒幾天,我就急急地離開他去備戰研究生考試,自然考得一塌糊涂。
父親不善言辭,幾乎從不對我說教,他也沒有打過我。記得有一次,我犯了不能容忍的錯,他舉起了憤怒的手掌,但終究沒落下來,我記得,我那時很不服,還憤怒地瞪著父親,也許我的眼光像劍,是刺向父親的。
父親一直在,又好像一直不在。他言語那么少,又幾乎從不談自己,我對父親的了解,大部分來自母親。
父親是遺腹子,祖父去世時,祖母24歲??嗝淖婺?,懷著父親,一手牽著大姑,一手牽著大伯,身后是悲痛欲絕的太祖母,艱難地支撐著一大家人的生活。
頑強地支撐了幾年后,祖母改嫁了。然后大姑出嫁,太祖母去世,父親和大伯相依為命。
近似孤兒的父親,負責家里燒飯,買不起點火的“洋火”,燒飯的時候他就看哪戶人家里冒煙去借火。父親那時總是弄得滿頭滿臉的烏黑,常年地破衣爛衫,他得了好幾個近似侮辱取笑的綽號。
聽母親說上世紀的事情,我總覺得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極端天氣特別多一些,比如發大水,比如下大雪湖面結冰,比如大風雨掀掉屋頂等等,當然還有饑荒。這些,我全部都沒有經歷。
父親和大伯兄弟倆,一遇上大風雨,就整夜地坐在飯桌下,屋頂不僅漏雨,有時干脆掀掉了。
如此生活,兄弟倆還是會打架,父親小兩歲,總是受拳頭教育。直到有一天,父親14歲,他突然就從地上拱起來,掀翻了騎在背上掄拳頭的大伯,迎面揍了大伯一拳頭,起身就跑了,去湖邊駕起小船離家出走,去了一個遠方的堂親家。
一周后,父親被送回來,形勢就變了,父親不再挨打挨罵。我疑心被叫綽號也少了。16歲,父親參軍,從此,父親的人生徹底改變。
父親偶爾也對我說他小時候的事,他說他是死過一回的人。幾歲的時候,太祖母哄著,摘掉了父親脖子上一直戴著的銀項圈,盡管父親哭鬧不肯,生活逼迫之下,到底是摘掉了。沒多久父親就生重病,臥床不起,頭發都掉光了,幾乎死過去,后來奇跡般地又活了過來。
從我記事時就知道,父親受人尊敬。他是水泥廠里的電焊維修工,卻有造船的焊接技術活兒。平時他總是臉上帶笑,是個熱心腸的人。
二妹進了父親的水泥廠里上班,她是姐妹中唯一親眼看見過父親工作的人。她心疼地說,父親的工作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輕松,他辛苦,只是從來沒有說而已。大夏天,父親鉆進滾熱的燒水泥的窯筒,燒電焊搶修,出來后就渾身汗透,還滿頭滿臉的水泥灰,成了一個灰撲撲的怪物。冬天,在天寒地凍的室外,一蹲下來就幾小時。
父親對我的一切包括學習,幾乎從不過問,只是偶爾會說:“你一定比我行,肯定會超過我。”
我常常暗自將這話作為鼓勵,總覺得自己一定會強過父母,會突然地跳躍,會一鳴驚人,但是,多年后的今天,我發現自己一直在父親奮斗好的階層里打轉,從來沒有超越。
我答應父親的話,今天怎么樣了呢?我不過是自顧不暇,并沒有好好地履行自己的承諾。弟弟妹妹們靠自己,在杭州踏實地謀生。也許,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是最好的踐行諾言,人必須獨立,必須依賴自己。弟弟妹妹們都做到了,而且都做得很好。
我們都是普通人,有普通的生活,幸福與否,誰能知道呢?確實有人做英雄,萬古流芳,但是大多數人不是英雄,終將籍籍無名。確實有人是領導者,但更多的人是追隨者。我們苦惱困頓,崇拜英雄;承認自己普通,和自己和解,也許才是人生的正道。
因為,時代一定會產生它的英雄,只是可能不是你我,只是有可能是你我。為不確定而苦惱,不為自己的能力成長努力,不是很愚蠢的事嗎?時代有一根點金棒,它會從一堆普通人的頭上掠過,落在另一堆普通人的頭上。于是前者是普通人,后者成了英雄。作為前者,我們不必慚愧自己不努力,作為后者,也許我們普通人無法給出答案。
即使燦若流星,在地球上的大多數人眼中,不過是流星雨。普通人,就像我的父親,受局限視野不開闊,從不耀眼,也沒有偉業,但他們值得我們懷念。
移動互聯網時代,也許我們能做更多更睿智的選擇,能站在點金棒下,但是對于逝者,即使是普通人,他們仍值得懷念,因為他們也曾做過他們最好的選擇。
我們都是普通人。
懷念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