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去國家博物館看了“《十二個十二個月》黃永玉生肖畫展”,這是我有史以來看過的最歡樂最有趣的畫展。93歲高齡的黃老用幽默的智慧、詼諧的筆觸、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閱歷,逗樂了現場所有人。
這用了12年心血持續創作的海量生肖畫,真是一個“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智慧老者給予我們的莫大精神財富。我情不自禁地透過這些畫面兀自想象黃老叼著大煙斗作畫時的情景,不禁啞然失笑,猜想他在生活中該是多么有趣和好玩兒的一個“老頑童”啊!
時光飛快,沒料到我畫生肖月歷十二年已經過去了。現把它們集中起來在國家博物館開個展覽,歡迎您光臨參觀。
? ? ? ? ? ? ? ? ? ? ? 黃永玉
? ? ? ? ? ? ? ? ?二0一七年一月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歲之后呢?孔圣人沒有說完,我個人認為,七十之后,“返老還童、兒戲人生”是最高的境界。
“兒戲人生”不是“游戲人生”,而是在耄耋之年,洗盡鉛華之后仍能保有純真的童心,人情世事,皆可以隨心所欲談笑風生、淡定從容、平和成熟的一種“超然物外”的極高境界。在我心中,93歲高齡的黃永玉大師就是擁有這樣的境界和風骨。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畫壇鬼才”。中國畫院院士,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院版畫系主任。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湖南鳳凰。土家族人。因自幼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后輾轉到上海、臺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16歲開始以繪畫和木刻作品謀生。其獨具風格的藝術作品享譽海內外。
這次黃老的十二生肖畫展,讓我大開眼界,在驚訝于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很多關于發散性思維方法的啟示。下面,我就挑選幾幅我手機拍攝到的畫,與大家一起欣賞一下吧。
1/舊瓶裝新酒,用現代的反差方式,賦予老故事新結局。
2/用動物特點融合當下熱點,巧妙針砭時弊。
3/在嚴肅科普的基礎上加入時代內涵,進行概念延展再創作
4/幽默地調侃科學領域
看到這里真是樂壞了,還記得學生時代我們經常做的“雞兔同籠”的數學題嗎?要根據多少只腳來計算籠子里有幾只兔子幾只雞,相信當時一定難倒了不少人。別急,后面黃老還畫了續集:
哈哈,真是感謝黃老為我們這些數學不好的人做了一次神吐槽!
5/從熟悉的故事里找靈感,對細節進行夸張且合理的想象
6/“咬文嚼字”地較真,挑戰“權威常識”,進行重新解讀。
7/逆向思維,“移覺”于描繪對象,用他們的視角去思考
8/從歇后語里直接取材
9/直接用夸張的手法賦予描繪對象性格特點
怎么樣?好玩不?看了黃老這么多有趣的生肖畫,你是否也有一些感悟呢?甚至會不會有提筆自己創作一幅的沖動?
這些看似輕松隨意的畫作,背后卻是大師深厚的藝術與人文積淀,以及活躍敏捷的思維。
希望我們大家笑過之后,能從中有所收獲。
……………………………………………………
我是伊桐,我用我的真心和愛帶你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