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參加在金蝶舉辦的百家大講堂,碰到了很多愛學習的DISC雙證班的小伙伴。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米肖和寧夏就聊起了學習的話題。
因為最近雙證班有很多的福利包班學習,所以我們也是蠻拼的。像我,從5月份到7月份,每個月都去魔都學習一次。接下來,我還要參加國慶的4D包班。另外,我之前學的五維教練領導力接下來也會有“NLP”、“優勢教練”等包班課程,這是學習停不下來的節奏。
正如米肖妹妹所說,“學習是一種病,得治”。
我對此是同意的,同時我認為治好學習這種病的解藥在我們心中。
雖然最近上了很多的課,但我也不是饑不擇食的。
7月9號晚上,我跟朋友遵義聊天提到,我報的課程都是我自己真正需要的。
5月份參加“新媒體運營”的課程,是因為我確實想往這個方向發展。7月7號,我通過寫作在大魚號開始變現;如無意外,下周中我也可以通過寫作在網易號變現了。
6月份參加“結構思考力”的課程,是因為我被李忠秋老師在“超級個體”的一句話打動。他說:“我們寫文章,之所以要寫很久和寫不好,是因為我們沒想好,沒想好就是思考時沒有結構”。這句話說的就是我,之前我寫一篇文章要花四五個小時,有時甚至要四五天。學完結構思考力后,我現在一天寫四五篇文章不在話下。
7月份參加“故事的力量”的課程,是因為我確實想提高在分享時說故事的能力。6月份,我曾被人吐槽說我分享的內容太蒼白無力,讓人根本記不住。她指的是我說得無趣,只說干貨她們不愛聽。好吧,我改還不行嗎?學完這個課程后,我更多時候用“故事的思維”去和別人溝通、去做分享,效果確實比之前好太多。
昨晚,朋友露西說在哪里學習都看到我。事實是我確實比她愛學習,對我而言,學習之后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并積極運用后實現變現是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