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hy do you study English?
**2、Do you speak English slowly or quickly? **
3、Good English for what?
上周末,梅姐姐應邀參加了某著名演講俱樂部的 Smart Language Team。 團隊藏龍臥龍,好多人英語都說得那么好~~~(此處,耳邊傳來洪荒少女的天籟之音)
梅姐姐這么說,真心不是謙虛 , Because myEnglish pronunciation has a significant flaw. 啥意思呢?我的英語發音帶有明顯的瑕疵。其實能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很難的一事,誰都喜歡裝 B, 包括梅姐姐自己。但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獲取更大的進步。
今天之所以能和大家一起探討英語學習,主要是因為我堅持學習英語十六年,目前是一個山寨翻譯官。
首先,大家先思考本文開始處的三個問題。
對于這三個問題,梅姐姐的答案是:
**1、I study English for my heart. **
**2、When I speak English ,I like to speak slowly . I want to make other people understand what I have said. **
**3、Good English for better communication. **
大家應該都聽過“巴別塔”的傳說,各種不同的語言的出現,是上帝為了給人類添堵,阻礙大家的溝通交流。所以,不論我們如何學習一門外語,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溝通。
兩種溝通方式:
口頭
書面
兩種溝通級別:
生活
專業
首先,我們先談談口語溝通。
在這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研究生英語導師遇見的一個英語故事。許老師是英國愛丁堡大學教育學博士 ,在成為我 MBA 導師前,曾在中石化集團做過英文翻譯。
一天,有位英國老紳士來訪公司,進行商務交流。公司某領導一定要自己親自和英國老頭交流,不用翻譯。大家一定會覺得這位領導英文水平牛逼,其實非也。那位領導的英語水平到底如何呢?就是Give you a color see see 的水平,傳說中的“一個字”英語。當時,許老師就趕腳,讓這位領導和英國人瞎掰掰,這是要完的節奏啊!
But ,整個交流過程,老紳士不斷點頭,并沒有出現什么預期的語言溝通障礙。完事之后,我的導師就好奇地問老紳士,“您聽得懂嗎?”老紳士說,“我聽懂了,和他說話,感覺和孩子說話一樣,挺好的。”
梅姐姐同樣見過其他的例子。《學好英語的第一本》的著者——漏屋老師,說自己一次在機場的遭遇。當時,偶遇一位大學教授被卡在海關,卻無法運用自己的所學英語,與海關人員交流,他幫忙前去解圍。
以上所說的兩位,是英語學習者的典型代表。所以,從個人觀點看來,不論你的英語水平如何,一定要盡力運用所學去溝通。不要擔心害怕說的不好,一上去就說:My English is poor.要記住一點,對于英語是第二語言的人群來說,中國人的英語絕逼比日本人和新加坡人強多了。至于字正腔圓,發音標準,是對專業英語的要求,大家先不要為難自己。對于英語國家本土人士,他們會用很寬容的方式對待我們,只因在他們眼里我們是老中。
其次,我們要談談書面語溝通。
良好的書面語溝通就是能讀會寫。
寫是建立在能讀的基礎上。
首先,大家要了解關鍵的一點:中文是一種松散重復的語言,而英文則是一種邏輯具體的語言。在進行兩種語言切換時,一定要記住,二者是無法一一對應起來的。如果沒有這種的意識,硬生生的轉換或翻譯,就很容易造成“英式中文”和“中式英語”。
舉個栗子,“我們對國際貿易的問題已經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我們對國際貿易的問題已經詳加研究” 這兩句話,哪句比較像中文呢?
再舉個栗子,商務往來中,我們時常要用到一個詞:合作共贏。很多英語學習者就會生搬硬套,一字不落的對等翻譯: win-win cooperation and results 。 殊不知從英文的角度,這樣就犯了重復表達的錯誤。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win-win cooperation 或是 win-win results , 二者擇一。
關于中文思維方面,其實不用梅姐姐多提建議。大家多留心,不要用英文一一對應中文翻譯,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翻譯腔錯誤。
想要建立良好的英文思維,大家一定要看英文原著。簡·奧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或莎翁的《Romeo and Juliet》都是入門級的優秀讀物。如果,大家還覺得閱讀困難,可以嘗試從簡寫本讀起。
至于,英文寫作,就是專業書面溝通層面,日后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