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為人熟知的預言是這么說的:你怎樣度過一天,就將怎樣度過一生。
也就是說,你的未來將會有何作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見的,它取決于你現在的每一天所種下的一粒粒“種子”。
近來,受到一些事情的觸動,我深感學習新知識、培養新技能的重要性。在當今這個充滿變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尤其是身在帝都,如果停止學習就意味著要落后、要被淘汰。因此,保持學習,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升級認知系統,提升核心競爭力,讓自己不斷增值成為一個長期而明確的目標。
結合自身的現實情況和興趣,我選擇了在升級認知系統、學習商業金融知識這兩個方向努力。這半年來,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充電,收獲頗豐。
在升級認知系統方面,我在得到APP訂閱了李笑來和萬維剛的專欄,每天認真閱讀最新文章。
李笑來是著名天使投資人、比特幣首富,他的專欄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回想起最初訂閱時,其實我的動機帶有一些功利性。這也情有可原,誰不想早日實現財富自由?向成功者學習應該是最靠譜的。
但是,李笑來并沒有傳授如何賺錢、理財之類的技術層面的知識技能,而是從一個個與財富有關的概念講起,力求說深說透,糾正讀者頭腦中的偏差和錯誤,培養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
例如: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資源,安全感是人生最重的枷鎖,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好方法是打造多維度競爭力,我們應該活在未來,最重要的能力是元認知能力……這些理念我都是從李笑來的專欄讀到,并逐步理解和接受的。
我漸漸明白,這個專欄希望幫助讀者實現觀念的升級,深入到讀者的思維和意識層面,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督促大家主動踐行,從而找到實現財富自由的路徑。說到底,想要實現財富自由,最終憑借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努力。
萬維剛的專欄叫《精英日課》,他本人是物理學家,也是知名科學作家,現居美國。他這個專欄的主題號稱“幫你和全球精英大腦同步”。他每天閱讀一本有價值或有特色的英文書籍或研究報告,站在理工科學者的視角,用通俗簡短的中文寫出來,力求解讀英文世界的好書好文好思想。
可以說,這個專欄打開了一扇通往英文世界的窗口,英語不好的人也能先人一步學習到西方世界的最新思想和科研成果。有些剛出版暫無中譯本的書籍,萬維剛都搶在第一時間介紹給國內讀者,比如10月初一連7天,他專門推介尤瓦爾·赫拉利的新書《未來簡史》。又如,11月初連載文章推介蒂姆·哈福德的新書《混亂》。
這個專欄也曾介紹過一些顛覆常識的理論,且每一篇都有理有據、邏輯嚴謹、自圓其說,不失為拓寬思路、大開腦洞的一種方式。比如:《反脆弱式學習養生法》《中年的大腦更厲害》《科學家對詩人有失恭敬》《別指望強人領導》《新巨富的新文化》《“好人”為什么沒去競選總統?》等等。
雖然說認知系統的升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改變和成長發生在每一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我相信堅持學習不會有錯。
學習商業金融知識方面,我訂閱了劉潤專欄《5分鐘商學院》。劉潤是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環球旅行家、暢銷書作家,號稱“中國最貴的商業顧問”之一。本文標題就是借用劉潤的話。
商業、金融領域一直是我知識系統里的弱項,因為我之前認為這些知識與我的專業和工作領域沒有太多關聯。現在看來,正是這個觀念使自己錯失了很多頭腦升級、甚至是賺錢的機會。
正如劉潤在專刊開篇所言,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卷入了一個“一切皆可經營”、“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的時代。只不過工商局注冊的那些公司都是“有限責任”,而你自己這家公司是“無限責任”。
你需要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和信用來為它擔保。你必須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構建自己的協作關系、塑造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呵護自己的名聲、把注意力投放到產出更高的地方。
因此,人人都需要商學院的知識,人人都應該是自己的CEO。
看完開欄辭,我毫不猶豫地訂閱了專欄,幾個月下來,果真性價比超高。
萬能的互聯網助我每天花5毛錢,就能聽到中國頂尖的商業咨詢顧問講課。為了深化理解和記憶,我邊看邊記了2萬多字的學習筆記。目前已經學過的內容包括消費心理學、商業世界的五大基礎邏輯、互聯網五大基本定律、行為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法律、市場營銷等9方面理論知識。
這些高居殿堂之上的經濟學理論,被劉潤老師講解得深入淺出、清晰透徹,幫助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商業基礎知識和理論框架,引導我理解一個個案例背后的商業邏輯、商業模式、商業套路。每天的學習過程,讓我有重回大學課堂之感。差異是,老師非常牛叉,并且只在手機APP里講課,沒有強制性的考試來檢驗學習效果,一切都靠自覺、自愿、自律。
此外,我還花錢購買了AFP金融理財師的網絡課程和書籍,希望系統學習金融計算方法、金融法律、風險管理、保險規劃、投資規劃、稅務籌劃等一系列的理財基礎知識,力爭打牢基礎,構建該領域中較全面的知識體系。
《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曾在節目中說:“未來,人們因為對時間的使用方式不同而分層。越是社會上層,時間越不夠用。”
當時聽過之后有種深深的危機感,但是與其任由恐懼感在內心蔓延、任由懶惰將自己俘虜,不如行動起來,用業余時間去提升和充電,這才是強者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