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由我主導的一個調研項目要收集一些家庭閱讀個案,為了湊數,也為了給一些寫個案的朋友做示范,我把自己的職業發展寫成了一篇簡單的個案。記得在那篇個案里,我反思自己為什么會選擇公益這條路,文章里我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其實就算是到現在我也沒有很明確的答案。從2014到2017,坦白講這四年,我個人在公益這條路上遇到了不少挑戰,因此心頭的那個疑問就會時不時的冒出來,讓自己百思不得其解,過去的2017年我自然也沒少瞎琢磨,我為啥就選擇了做公益呢?
人生有很多選擇,也有很多機遇,如今回想,我感覺當初的選擇即沒有特別偉大的使命所推動,也沒有任何宏偉的目標做指引,只是在那個時間里做了一個“改變自己”的選擇而已。
用“而已”來描述,我知道是因為我在為自己做心理上的建設,因為每當我睡不著、壓力大、緊張焦慮的時候,我都會很自然的自我否定,乃至順延到根本去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這種否定和懷疑大概纏繞我兩年了,有時候我很想與身邊的伙伴坦白自己的脆弱,更多時候我會自己樹立一道堅固的城防,讓自己看上去那么有能力,也那么的不怕失敗。但心頭的疑問還是會常常的冒出來,迫使自己不得不去尋找答案。
終于我想明白了,我的內心也接受了我的尋求,那就是:
選擇做公益,就是為了改變!
很多人都害怕變化,特別是成年人,改變自己比讓他去死都難。當我發現自己是為了尋求變化而選擇了公益時,我一下子理解了我在公益探索中所遇到的所有的困境和挑戰,因為那都意味著變化。
我記得前幾年前讀過一段發展心理學,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作為兒童,最寶貴的就是他們一直處于發展之中,那就是變化。多么美好的描述啊!當初這“變化”二字讓我深以為然,因為我們所了解的兒童,就是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呀。而如今這“變化”二字對于我來說,又有了新的意義,它或許可以成為我內心治愈的力量,安撫我因為探索而不安的心。因著這“變化”二字,我會少一些焦慮,多幾分憧憬。
試想,如果因我的努力,我有了變化,我的家人有了變化,我的同事有了變化,我的公益事業也有了變化,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世界也會有那么一點點的變化?
對于中國人來說春節過后才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大年初五的時刻,當我突然想明白了縈繞在心頭兩年的疑惑后,我很想與您分享我的感受。
于我的伙伴們,我更想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