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著名作家曹聚仁(1900-1972),博覽群書,著作等身。他一生讀書寫書,以書為伴。寫稿為業的他,深感寫字不便。有一次,他在病床上,突發奇想,竟然研究起“中文打字機”,目的是為了提高寫稿的方便。如今,中英文打字,已經司空見慣,但這在半個多世紀前,不能不說是一件新鮮事。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曹聚仁已經與泰國“橡膠大王”李引桐負責的南宗公司,正式簽約合作,共同研發中文打字機。這一段鮮為人知的內幕,是1967年4月2日,他給家鄉的發妻王春翠寫信時透漏的。他在信中如此寫道:
“一九六四年初病時,我睡在床上看書,忽然想到了一種手提式中文打字機的方式,便承李兄允予支持,供給研究費,并商定由李兄的南宗公司,擔負世界性的登記、制造、推銷工作。南宗是規模極大的世界性公司,便書面訂明,將來純利所得,我得十分之一;并抽出十分之一,供編訂書本及教授打字員之用。那知經過了一年的研究,已解決了十分之七,卻有十分之三的困難點,一直沒完全解決。直到這十一個月病床上的研究,大致可說,已解決百分之九十九了,只待病體稍愈,便可全部整理出來。”
孤身移居香港的曹聚仁,晚年生活困頓,貧病交加。他兄弟姊妹四人,個個兒女成群。哥哥曹聚德有7個,弟弟曹藝則更多,有11個。兒女多,負累重。大病中的他,仍念念不忘體恤他們。
這次研發中文打字機,就是想對親屬,盡一份責任。他在信中,將所得的“利潤”,如何分配時寫道:
“我所抽得的利潤中,預定雷女(曹聚仁女兒曹雷)、平兒(曹聚仁長子曹景仲)、閑兒(曹聚仁幼子曹景行)各得十分之一,目前他們不要,等到成了家,大概會要的。其他,四弟的孩子們,共得十分之一,由四弟自行分配。(我沒和他提過。)大哥諸兒女,共得十分之一,由你決定分配,目前你也不要提。你得十分之一,你自己作主好了。三妹,我也沒和她說過,也準備給國內百分之五,由你分配,國外的也給百分之五,因為海外謀生實在困難。總之,你留了這封信,不必和諸侄提起。(諸侄景況好的,就不必給了。)”
“十分之一”到底是多少呢?他對發妻王春翠解釋說:“你一定要問,十分之一是多少呢?這就難說了,假使可銷一萬架,就有百萬元(港幣)可得。我名下可分純利十萬元(港幣),十分之一便是一萬元,能銷十萬架,那就不錯了。”
這封帶有遺囑性的信,是曹聚仁睡了幾回,起了幾回,才最后完成的。好人好報,天假其年,曹聚仁最后逃過了此劫,又多活了五年。
曹聚仁研發中文打字機,是我國最早研發中文機的先驅者之一。他的“中文打字機夢”,雖然功敗垂成,卻讓我讀懂了他的一片苦心——他對親人的眷眷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