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

01

“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余。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

一位學禪的老者在隱居深山時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他拋棄萬千家產,在那里過著清貧的修禪生活,然而他仍舊很快樂。因為他見道了,明心見性了。和這位學禪的老者一樣,我的遠房姑婆雖不是學禪的,但她卻在不經意之間擁有一顆純凈的禪心,同樣地隱居深山的她,不愿離開,直到終老,不為別的,只為那片土地,有她太多的愛和寄托。

姑婆姓長,大家都叫她阿長,只有姑公叫她長妞丫頭。阿長有三個孩子,個個都很有出息。三個兒子天各一方,大兒子在北京,是個部隊里的參謀長,二兒子在上海,是個IT精英,三兒子在深圳,是個金牌律師。

村里的人都很羨慕阿長,說阿長造了孽卻又得了福。說她得了福,自然是因為三個兒子都萬分出息,自己在年老的時候完全什么都不用做,盡管頤享天年便是。

而說她造了孽,是因為阿長年輕的時候克死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阿長雙手斷掌,按算命的來說,女子雙手斷掌大多都克夫。而事實上,阿長給別人當過童養媳,她的小丈夫在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她也因此被“婆家”當成掃把星趕出家門,回到了娘家。幸運的是,多年過去,阿長的母親重新把她留了下來。

那時,母親考慮到她們的家庭境況好轉了許多,再加上病死了一個女兒后,也就只剩下一個小女兒和阿長了。為此,她在征得丈夫同意后,把阿長接回來。時值阿長十二歲,正是青春年少,扎著馬尾辮,清秀干凈的面容下,在小丈夫死去后,服侍了婆婆整整十二年,受盡欺凌和壓迫而依舊堅強的心傲然挺立著。

阿長通情達理,所以她沒有怪過誰,她的世界里沒有恨,只有不斷地原諒,事實上,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關于當初母親為何會把她送去當童養媳,她沒有一絲怨恨。阿長說,母親是愛著她的,只是當初生活太困難了,為了那一兩畝田地才將她送走地,若不是生活所迫,誰又肯把自己辛辛苦苦懷胎十月的孩子送走呢?

但母親對她多少有點虧欠,送走的孩子,等于沒有生過,她也曾聽說阿長在婆家受盡百般刁難,但她束手無策,簽了字,畫了押,這個孩子打小就是別人的媳婦,生是別人家的人,死也是別人家的鬼,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除非阿長死去。但阿長命大,沒有死,好幾次婆家人想弄死她,把她推進水塘里,但她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沒死成;在饅頭上設謀下毒害她,但饅頭先被家里的大黑狗吃掉了,結果大黑死了,她幸運地活了下來。

從那之后,阿長處處留心,但也不忘記給別人施予恩惠,從來都是不吝嗇自己的力氣,對別人的需求能幫就忙。因此有人說阿長傻,而阿長卻說,吃虧是福,傻人有傻福。人哪!不外乎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對于阿長命硬克服的謠言,母親決定,這次要給她算好,挑一個命硬的再嫁,不然就是在害她,也是害別人。為此,她從阿長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挑,一直挑到阿長二十五歲。那時,二十五歲的阿長儼然成為村里的大齡姑娘,再加上大家都聽盡阿長克夫謠言,甚至因此有人說阿長這輩子估計都嫁不出去。

02

佛說,萬法緣生,皆系緣份,燈火闌珊處,暮然回首中,那個人一定在某個地方等待著機緣巧合時,出現在她的面前。所以,阿長并不著急,也不羨慕那些已經結婚生孩的同齡人。

后來,村里的“好男人”都成家立業了,唯有阿長還單著,直到她二十歲那年遇到了姑公。姑公姓曾,大家都叫他曾瘸子。曾瘸子是個退伍的八路軍,雖然只比阿長大十歲,但三十來歲的他看起來儼然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

有過戰火紛飛的經歷,讓本來英俊驍勇的他,多了許多的滄桑,皺紋也悄然爬上額頭,再加上先天性家族遺傳的白頭發以及那打仗時被子彈打穿后又因感染,不得不被截肢的殘腿,讓他拄著拐杖走在路上,都會被別人誤認為是六七十歲的老頭。

村里的人都說,阿長嫁了一個瘸腿的老男人,而且還帶著一個孩子,這樣算來,阿長虧大了。然而,阿長卻并不這么認為。因為,只有阿長知道,曾瘸子的頂天立地,重情重義。

那年,阿長二十歲,他們倆是在鎮上的私塾里認識的,那會兒阿長給私塾做長工,不外乎就是搞點衛生,修理私塾里破舊的桌椅。曾瘸子在沒瘸腿之前,帶兵打仗,正是借著鎮上這個隱秘的私塾召開的軍事會議,而夜晚就借住在阿長做長工的私塾里。

小眼睛、絡腮胡子、身材高大,這是阿長第一次見曾瘸子的印象。那時,阿長的心不知為何跳動不停,仿佛眼前的那個男人,前世見過。有時候,感情就是這樣,你第一次見到那個人,冥冥之中就被他的氣質吸引過去,對他仰慕的同時,還伴有強烈的心動,甚至時至今日,阿長想都沒敢想,她竟然可以成為這個英雄的枕邊之人。

散會之后,曾瘸子最后一個離開的會場,剛走到門口,巧合的是鞋子爛得走不了。正著急的時候,阿長恰好出現了。人就是這樣,出現的時候,不早不晚,也無論身份和地位如何,恰巧能給他的正是他所需要的,這種給予更讓人刻骨銘心,往往也就能萌生與眾不同的感情。

阿長替他補了鞋子,一針一線整整齊齊,曾瘸子感動之極。兩個人就開始聊了起來。那天晚上,曾瘸子給她說起他打仗的故事,而她則給他講起她做長工的故事,以及家里的瑣事。

說來也奇怪,有些人剛剛相識,卻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情思,你愿意聽,他愿意說,你愿意說,他愿意聽,一切都是那么怡然自若,仿佛跨越了前世今生,也許彼此就是對方前世未了的緣結吧。

從那時候起,兩人雖一個時值中年,一個年華正好,相伴怡然,自得其樂,他們之間的情誼,較之愛情稍淡,較之友情又濃,也許這便是知己,可以跨越年齡,跨越地域,跨越生死,卻又相敬如賓,各自安然。

那時,曾瘸子并沒有給她任何名分,一來,戰事的需要,作為一個鐵骨錚錚的八路軍,他從應征入伍開始,就立志為革命而生,也為革命而死。二來,他不愿耽誤了阿長的幸福,因為他覺得,世間可能會有個比他更愛她的人出現。而阿長并不在乎這些虛名,她從不敢奢求太多,人生能夠得一知己,足矣。

03

所以,在得知后來曾瘸子戰場失利,落魄不堪的時候,她毅然決然地來到了他的身邊,陪伴他照顧他。對于男女之事,她不敢有非分之想,她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何德何能得到英雄的青睞,能夠守在他的身邊,像個丫頭便已是前世修來的緣分和福氣。而最后,他真正地接受了她,并將她當成自己的心肝的事實讓她恍如夢境。

曾瘸子的老家在離阿長家70多公里的深山,隔著好多個村屯以及兩座大山一條河,可謂是爬山涉水。遠就不用說了,最重要的是曾瘸子的老家是出了名的貧窮,那一帶的人一天能吃得上三餐的米飯就已經算得上是富足之家了。

而曾經曾瘸子也因為家庭貧困,討不到媳婦,三十出頭的他才娶了鄰村的啞巴姑娘,可孩子生下來不久,啞巴姑娘就因病去世了。為此,他一個人帶著孩子投靠了八路軍。那個時候,他的兒子喆仔只有兩歲,也被留在了部隊。爺倆在部隊里一直生活著,無欲也無求,幾乎沒有考慮再娶之事,只愿一輩子都在部隊里生活終老。

然而,不幸的是,在他從軍的第八年,他的腿遭子彈打中后被截肢,不得不光榮退伍,回到了家鄉。都說事業是男人的生命,腿斷的那些年,對抗戰事業懷有一腔熱血的他內心的痛楚可想而知的。

他甚至因此頹廢到終日酗酒,性情也極度地暴躁,精神也一度出了問題,甚至動不動就揚言要打人,村里的人也因此在背地里罵他神經病。

而阿長正是在曾瘸子一無所有,頹廢不堪的時候,選擇放棄姑娘家的身份,毅然絕然地離開家人去照顧他的。母親為此哭過不知道多少回,在母親眼里,就算阿長一輩子不嫁人,她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一個無父無母,雙腿有一邊腿截肢,還帶著一個孩子,看起來又老又丑的男人。

可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阿長決定嫁給曾瘸子,七大姑八大姨攔不住、母親攔不住、父親也攔不住,準確說,沒有人攔得住。事實上,他們之間并沒有那么順利。因為曾瘸子拒絕過阿長,并執意要把她趕走,并不是因為害怕阿長的斷掌,而是因為他覺得阿長可以遇到更好的,這么好的姑娘,他實在不想連累她。

誠然,男人最不愿意的就是讓自己愛的女人看到他最狼狽不堪的樣子,可是阿長任其打罵,都沒有離開半步。阿長說,她就像是一張膏藥,粘住了就很難撕下來,所以她不會走,她要留下來照顧他,除非她死。曾瘸子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執拗不過之后,慢慢地也從拒絕轉為接受。

佛說:“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曾瘸子接受了阿長,兩個人決心一起面對生活的坎坷,一起無視別人的說三道四,他們的愛如蓮花,純凈無暇。在曾瘸子眼里,阿長是他摯愛的長妞丫頭,而在阿長眼里,曾瘸子就是她靈魂的歸宿。

的確,在那個貧寒的時代,物質的匱乏更能彰顯愛情的堅貞。之后,他們擇期拜了天地,沒有大擺宴席,沒有親朋好友的祝福,但卻是他們一生之中最美的時光。

新婚的那天,曾瘸子笨手笨腳,捏著桃木梳,生怕扯疼了她。她仍舊有些羞澀,垂著眼皮,不好意思去看鏡中的那個男人。而他則是費了九牛二虎的氣力,也挽不好那個發纂。終于,他放棄了,說:

“這家伙,比打場仗還吃力!”

她笑了。

他看著鏡中那張笑臉,覺得自己的心化成了一汪春水。許久,他對鏡中那個甜美的女人說:“長妞丫頭,這一輩子,我要讓你不管什么時候想起來,都不后悔嫁給了我……”而就是這句話,這一句新婚燕爾的浪漫諾言,讓阿長心甘情愿為這個男人,去赴湯蹈火。

04

看過一段話,“一只蝌蚪變成青蛙,它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變得堅強;一粒沙子變成珍珠,它經歷了磨難的考驗,變得堅強;一只雛鳥變成雄鷹,它經歷了天空的考驗,變得堅強。”而曾瘸子則因為貧困之中,與阿長相濡以沫的愛情而變得堅強。為了兌現新婚之夜對阿長的諾言,曾瘸子開始打起精神。“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終會出頭。”他想,阿長對他如此之好,他就不能辜負阿長的深愛。
真正有本事的男人是很少會跟自己最愛的女人說太多的過去和將來,逆境對他們來說,只是暫時的,自然東山再起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而阿長對于曾瘸子從來都是都是純凈而坦然之心,真正的愛不過是,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的決心。所以對于男人,人世間能有一個女子如此用心地愛著自己,那么即使在塵埃之中,也應該能開出絕美的花朵。

事實上,曾瘸子在部隊時,不但會打仗,而且還懂點醫術,于是他開始往這方面努力。那時候的醫術簡單,大多以中醫為主,而中醫又沒有系統理論的學習,所學的東西都是零零星星的,沒有人教他,他便自學起來,先是從《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書籍開始研究,然后從前人的醫療實踐中,不斷地努力總結,大膽創新,使自己不斷成為村里醫術高明的“郎中”。

他看病的時候,阿長就在旁邊看著,替他抓藥方、煎藥等,在窄小而被圍的水泄不通的屋子里,六個月大身孕的阿長一直忙碌著,毫無怨言。她知道他的腿腳不方便,所以她心甘情愿替他打起了下手,世界上最美好而真實的幸福不過如此了吧,在最艱苦的時候,兩個人一起經營一份事業,相互扶持,相互照顧。

曾瘸子的名聲越來越大,方圓幾百里的村民大病小病都跑來問診,家境也越來越好轉,阿長將賺來的這些錢重新修葺自己的房子,擴大診所的規模。而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阿長還時不時地以姑公的名義給她送點這送點那,為的就是讓母親放心。

但現實中,又是糧票,又是布匹,母親用不到這么多東西,老母親對出嫁女兒的惦念和牽掛,不外乎是希望她能嫁到一個好人家,不外乎是希望自己的女婿能把自己的女兒當成寶貝,如此一來,便已心滿意足。而出嫁女兒以對方的名義,逢年過節給自己的老母親買著買那,為了證明自己過得幸福的同時,更多的是一份孝心。而女婿的成功,則讓老母親掙足了面子。母親逢人就夸姑公有出息,阿長嫁對了人。

阿長是個勤快的姑娘,既要照顧曾瘸子的生活起居,又要種菜,耕地,還要在診所里幫他打打下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日子過得辛苦而充實。結婚后不久,阿長懷孕了,對于那個年代的女人而言,相夫教子自然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但是她依舊有所牽掛,而她最牽掛的人不是母親,不是父親,而是曾瘸子的大兒子喆仔,也就是他和啞巴姑娘生的兒子。

05

有句話說,真正的慈悲是愛別人,而不是愛自己。阿長愛曾瘸子,而喆仔又是曾瘸子的兒子,推己及人,如此一來,阿長自然不能對年幼的喆仔的成長視而不管。于是,阿長跟曾瘸子商量,要去把喆仔從部隊接回來。阿長說,喆仔從小沒有母親,沒有母親的孩子是最可憐的。

曾瘸子的腿腳不方便,再說還要照顧診所的事情。于是,阿長自己跑到40多公里的部隊去把他接了回來,那個時候阿長已經懷孕七個多月了。在部隊門口,她從炊事班長手里接過只有8歲的喆仔,但是喆仔不愿意離開。好幾次走到半路,他就偷偷跑回部隊。阿長又不得不返回去找他。這樣折騰了幾天后,直到部隊派人送他們回村,才成功地把喆仔給“請”回來。

回來之后,不知道誰跟喆仔說,阿長斷掌,斷掌的女人會害人,因此喆仔認定阿長是妖怪,妖怪會吃了他的父親。所以,他沒少給阿長惹事。但阿長沒有怪他,她總說,小孩子調皮點很正常。

直到有一天,喆仔想要吃家門口樹上的板栗果,阿長挺著8個月的大肚子,踩著凳子,拿著棍子去打板栗,喆仔跟她開起了“玩笑”,他趁著阿長不注意,把阿長踩在腳下的小板凳拉走,阿長重重地摔在地上,出了很多血,疼得一直在尖叫。喆仔慌了,意識到自己闖了禍,躲了起來。

曾瘸子見狀,學過點醫術的他知道阿長可能是早產了。但他不是專門做接生的,他幫不了她,只好讓鄰居找來了接生的大夫,大夫說要阿長要生了,叫曾瘸子快點燒熱水來。

兩個小時之后,孩子出生了。孩子雖然出來了,但曾瘸子高興不起來,因為阿長還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其實,他心里很明白,以阿長的狀態估計熬不過晚上,而接生的大夫也說了,叫他做好后事的準備。

曾瘸子聽了她的這番話,發了瘋似地死命搖頭。她守在阿長的床邊,卻無能為力,眼淚一直往下流。曾瘸子覺得,也許這世界上沒有比親眼見到自己最心愛的人在自己的懷里痛苦不堪,昏迷不醒,然后悄無聲息地死去更痛苦的事了吧。

但他不敢閉上雙眼,他害怕自己再次睜開雙眼后,再也看不到阿長,再也感受不到她的溫度,而這種痛苦滲透在血液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刺入骨髓的傷痛。

曾瘸子說,長妞丫頭,都說你克夫,你倒是克我啊,我不怕克,你不要把你自己克了。喆仔小時候就沒了娘,班子又剛出來,都還沒叫你一聲娘呢,所以你不能走,你要敢走,老子就去把閻王殿給掀他個底。

曾瘸子說完,沖出廳堂,把蜷縮在墻角的喆仔給抓了進來。你個臭小子,看你做的好事,你把你娘弄成什么樣子了,你打小就沒了親娘,老子給你找了個娘,你卻要百般刁難她,你娘到底哪點做得不好了?我跟你講你娘要是死了,你這輩子就沒娘了,她要是死了,我非得抓你去陪葬不可。

喆仔一聽,嚇得哇哇大哭。看著床上面色蒼白,唇口無色的阿長,意識到自己真的大錯特錯。他邊哭邊說,娘,對不起,喆仔錯了,您快醒醒,以后喆仔不再這樣調皮了,以后喆仔跟班仔一起孝順您。

這是喆仔第一次把阿長叫娘,這一聲娘阿長聽到了,而她等這聲娘等了很久。都說“絕癥”中的人,死和不死之間也是一剎那的事情,而這一剎那取決于某種被喚起的生存的意念。喆仔的這聲娘正是阿長的最后一絲生存的意念,并且這種意念變成執念,所以為了這聲娘,阿長想她必須要活下來。

如此,阿長在她即將閉眼的時候,又微微地睜開了眼睛,輕咳了一聲,嘴唇微動,似乎要說些什么。曾瘸子聽到了,眼睛突然亮了起來,立馬打起了百分精神,仿佛在沙漠的絕境中看到綠洲一樣,瞬間充滿了希望。

丫頭,你終于醒了,真是謝天謝地,謝閻王老爺放過長妞丫頭一把,我曾瘸子今生今世為閻王大老爺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說完,他跪在地上磕了幾個響頭,把頭都磕腫了。

喆仔見阿長睜了眼睛,立即從悲痛轉為欣喜。娘,您終于醒了?您再不醒,喆仔得跟你陪葬了。

喆仔這么一說,阿長嘴角上揚,微微地說道,喆仔不許你胡說,娘不會死的,娘還要看喆仔以后實現當軍官的夢想呢。

阿長從昏迷到蘇醒,曾瘸子和喆仔在短短的瞬間經歷了人生中的大悲到大喜。正是這大悲大喜,讓他們都更加懂得珍惜彼此。阿長、曾瘸子、喆仔、剛出生的班仔四個人從此在相濡以沫的歲月中更加地相依為命。

后來,在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曾瘸子問阿長。長妞丫頭,話說那會兒你命懸一線,怎么喆仔一句話你就醒了?喆仔的這句娘感覺比仙丹還靈著哩。

阿長笑了笑說,英雄還未遲暮,美人怎能先逝?丫頭我才不會讓你死在我后頭,我要是先死了,將來誰來為你下葬啊?我可不想你暴尸荒野,我寧愿暴尸荒野的人是我。

曾瘸子眼里噙淚,哽咽著說:“你個臭丫頭又說不吉利的話,你要是敢死,老子我闖閻王殿里去,叫她給你改回生死簿,不然老子一槍斃了閻王老子。”

阿長聽了,一臉幸福地笑了。

06

阿長恢復了健康,班仔在阿長充足的奶水的滋潤下,茁壯地成長。班仔4歲的時候,阿長又生了德仔,而喆仔也漸漸地長大,自然也明白了許多人情世故。在他的眼里,阿長雖然不是他親生的娘,卻比親娘還要親。每每他跟班仔或者德仔有爭執,阿長總會先站在他這邊,從來不會讓他感覺到沒有親生母親的落寞。

因為在阿長的眼里,一開始是因為她深愛著曾瘸子,而喆仔是曾瘸子跟啞巴姑娘的孩子,所以她主動接受喆仔。但現在,喆仔已經徹底融入了她的生命,確切而言,喆仔就像是她身上流動的血液,同曾瘸子、班仔和喆仔一樣,是她的整個生命。

漸漸地,喆仔、班仔和德仔都長大成人,他們都迎來了改革開放的美好時代,通過讀書,參加高考改變了命運,后來他們相繼地娶妻生子,而阿長和曾瘸子也漸漸老去。

喆仔在部隊,部隊有隨軍家屬的安置政策。某一天,喆仔致電阿長,娘,你辛苦一輩子,現在我跟班仔和德仔都混得還不錯,不如你跟爹一起出來跟我們住好了。

娘老了,在大城市住不習慣,跟你爹在鄉下這里挺好的,你看,咱們的房子,從以前的土坯房到磚房到現在的樓房,設施俱全,可方便了,阿長回絕了。

喆仔明白阿長的心意,她那是不想麻煩孩子們。阿長覺得,孩子們從一出生就不屬于他們,他們作為生命個體的存在,有他們自己的存在方式,所以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樣一直以來,對于他們的成長,阿長算不上操心。現在他們長大了,組建自己的家庭,她更是不想給他們增添任何麻煩,更不會跟他們的媳婦存在所謂的有矛盾的婆媳關系。無論兒媳婦還是孫子孫女們,對阿長都是愛在心間,敬在心頭。

更重要的是,在這片土地上,她跟曾瘸子相愛了一世,而愛從哪里開始,理應從在哪里結束,落葉會歸根,何況是人呢?那一年,曾瘸子80多歲,已經是風燭殘年。

那一次意外摔跤后,曾瘸子得了腦梗,左側肢體偏癱,左手行動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甚至有時候還會記憶錯亂,時而清醒時兒模糊。比如,去集市溜達,他常常不記得回家的路,又比如會經常把喆仔三兄弟搞亂,有時候又老頑童似的,去撿地上別人扔掉的糖或著燃放過的炮芯來玩。但有一件事他不糊涂,那就是阿長。沒錯,他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阿長,只要一時半會兒見不到阿長,他就開始著急,走到哪里都習慣拉著阿長的手,生怕弄丟了阿長。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兩個人無時無刻不在一起,但還是會害怕弄丟對方。有時候自己失憶了,還拼命地在腦海中為對方留有一絲記憶的空間,不愿忘記。因為就像電視劇《金婚》等主題曲里唱的那樣,“曾經相約到永遠,終點有誰知道,紅顏已退白發飄,這一生還是你最好……

07

所謂有娘的地方就是家,某年中秋節,喆仔、班仔、德仔都拉家帶口來看阿長和曾瘸子。一大早上,曾瘸子突然想吃餃子,那天阿長因為要忙著張羅晚上的中秋團圓飯,所以沒有時間陪著曾瘸子。喆仔用輪椅推著他到集市上的面館下了一碗餃子,沒想到餃子剛上,還在熱騰騰的時候,曾瘸子想都沒想就用手抓了兩個熱騰騰的餃子直接放進自己的口袋里,結果把手給燙傷了。

喆仔見狀,趕緊攔住,餃子掉在了地上,摔個稀巴爛。曾瘸子的嘴哆嗦了幾下,半天吐出一句話:“你娘也愛吃餃子,她還沒吃呢?我得先給她裝下,現在沒了,我也不吃了。”

說完鬧孩子脾氣,轉身要走。那一次,喆仔熱淚盈眶,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父親對母親的深情。阿長,這樣一個樸實無華,一世無爭的女人,讓父親念了一輩子,也戀了一輩子,這樣看來,這份相濡以沫的愛情不無道理。

的確,他們之間的愛情摻和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不離不棄和相扶相持。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無論是生病還是健康,無論是失意還是成功,都手牽著手,相互攙扶,在平靜的爭吵著卻依然關心著對方,牽掛著對方,就這樣悄然地走過了一生,任由曾經的青春走進白發蒼蒼的晚年,他們苦過甜過,經歷了人生最美的風景。

曾瘸子的病越來越嚴重,視力更加模糊了,行動也越來越不便,只能終日坐在輪椅上。曾瘸子生病之后,越來越像小孩子,脾氣性格也怪異了起來,往往都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捉摸不透,然而,阿長的關心和照顧反而更加細心。替他洗衣做飯,翻身捶背等,料理得服服帖帖的。

曾瘸子說,長妞丫頭,這世界你最好。你什么都能看得透,看得開,當初你問過我,為什么我那么愛你,我忍住沒說,你說我不浪漫,但是我現在告訴你,因為你的正直、你的善良、你的一世無爭、你身上滿滿的正能量,即使在我們最苦,最絕望的時候,你從來沒有說過放棄,所以丫頭,我愛你。
那段話是曾瘸子在最清醒的時候的一番感慨,而那句我愛你是他對她第一次說,也是最后一次說。歲月無情,天命難測,人生總要面臨生離死別,然而,曾瘸子覺得,一生一世一雙人,一輩子能得她一生所愛,離開也是含笑九泉。

事實上,曾瘸子離開的時候,無比地安詳,那時他90歲,就葬在屋子的后山上,他的墓碑被修得大氣十足,儼然就像一個未曾離世的英雄,看著她心愛的長妞丫頭。而阿長還是沒有跟孩子們一起住

“一個人,一座城,一生心疼”。阿長舍不得離開還存有曾瘸子靈魂和氣息的地方,白發蒼蒼的她就獨自守在深山的這座小屋子里,安靜地過著最后的日子。每每想念,她就會來到英雄的墓前,呢喃細語,仿佛他們從未分開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出差間隙,終于完完整整看了一場NBA比賽,火箭對陣勇士,找到了腎上腺上涌的感覺。 生本內向,籃球像戀人一樣,陪我度...
    tballer閱讀 193評論 0 0
  • 最近幾年里每次酒后都會大哭一場 而且是嚎啕大哭 醒來之后回想一下 其實并沒有什么值得哭的原因 但當時真的很傷心關起...
    李李李李沐純閱讀 180評論 1 1
  • 中午又用美團叫了外賣,焦急地等待著。 電話終于來了,還是那位憨實的老板打來的,你的外賣到了,下樓拿一下。 我說馬上...
    景深博文閱讀 430評論 0 1
  • 文:余彥青 我昨晚做了個夢,是關于生與死的。反正我就夢到我在大學里,感覺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我已經沒有什么事情...
    牛屎哥的自然生活記錄閱讀 353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