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寫了周星馳《解讀周星馳:活著就是含著淚水,卻放肆地笑》,這兩天就想著把吳孟達也寫了。
或許是天意,正待動筆,就看到由吳孟達正式擔綱主角的電影《導火新聞線》將于11月正式上映。
對于那些印象中一直處于“千年配角”“綠葉王”地位但又有精湛演技的實力派,當他們有朝一日逆襲成主角,或者一舉成名時,我們也會替他們高興:
如《北京遇上西雅圖》前一直未紅的吳秀波;如剛在TVB電視劇《律政強人》中大放異彩的廖啟智……
我們樂意看到逆襲,因為它可以滿足我們撥云見日,媳婦熬成婆的心理投射。也告訴我們:理想是要有的,萬一別人實現了呢?
成名的困惑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
其實吳孟達成名挺早的,只是那時候,還沒有我們。
吳孟達,香港男演員,1953年01月02日出生于福建廈門,七歲隨父母移居至香港。1973年投考了無線電視的藝員培訓班,同學包括周潤發、林嶺東等,他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五名。
1973年客串李翰祥執導的《瀛臺泣血》;1975年開始在無線電視參與演出,幾乎都是配角。他最早的演出乃《民間傳奇》系列;1979年憑《楚留香傳奇》“胡鐵花”一角引起注意;
然而,吳孟達很快在名利中迷失,“每天喝酒、打牌,與女人約會,沒有心思工作,就盼著早點收工”,包括他的師弟杜琪峰都認為他是一塊“扶不上墻的爛泥”。
1980年,吳孟達欠下30萬元港幣的賭債,更面臨無戲可接的窘境,一度想自殺。后來他修心養性,重新努力研究演技,終于成功再起,并清還債務。
1981年,吳孟達參演了生平第一部電影《執法者》。在這部電影中,他以其層次豐富的肢體語言把一個小人物演得活靈活現,成為香港最出色的草根演員之一。
1985年,吳孟達獲派演出《新扎師兄》,與梁朝偉合作。此時,大家驚訝地發現他已經脫胎換骨,很多監制爭相用他。從此吳孟達劇約不斷,有時忙得不得不在電視臺睡覺。
再后來,吳孟達成為電影界尊稱的“達叔”,也成為了金牌配角,且這個金牌配角據說是香港和華語影壇片酬最高的,當然,他也有這個資格——
他曾獲得多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并榮獲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1991年,吳孟達憑借在《天若有情》的精彩演出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可見,成名早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也未必是一件壞事,視乎當事人如何對待。
緣結星馳
講吳孟達繞不過周星馳。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眼中,吳孟達的名字是與周星馳捆綁著的:因為周星馳,我們才看到熒幕上幾乎每個他飾演的角色身邊,都有一個憨態可掬、怯懦可愛又古靈精怪的中年大叔——印象中只有《喜劇之王》里的吳孟達對周星馳頤指氣使過。
據統計,在周星馳將近50部電影的演員表中,吳孟達這個名字出現的次數達到了20次,他也由此成為了周星馳的最佳拍擋。
1989年,吳孟達與剛出道的周星馳合演《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
《他來自江湖》里,吳孟達與周星馳都不是主角,主角是萬梓良。吳孟達演周星馳的爸爸。
那時候,吳孟達和周星馳兩人住對門,中間只隔了一條街,所以經常一起在那條窩打老道的“美國餐廳”討論劇情,
“傳統上爸戲要這樣演才對。我們就把它扳了一下,演這個爸爸和兒子關系感覺好像朋友一樣,有時候他反過來好像比我懂。當初星仔地位不高,我和星仔討論后,他覺得應該改動的地方由我出面與導演他們談。”
“我們就一起聊了一個風格出來,很特別的,跟以前看過的演出方式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在香港就爆出來。”
吳孟達曾經這么回憶與周星馳的第一次合作:“與周星馳合作的第一部戲是我們共同的人生轉折……”
吳孟達與周星馳在電視上天衣無縫的合作,被獨具慧眼的導演吳思遠發現。1990年,吳思遠為他們監制《賭圣》,結果該片票房勁收逾四千萬港元,破了歷來港產片票房紀錄。同年吳孟達也憑《賭圣》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自此,吳孟達開始活躍于電影圈,也與周星馳成為了長期的搭檔。
自1990年起,吳孟達參演了數十部周星馳電影,計有《賭圣》、《逃學威龍》、《鹿鼎記》、《審死官》、《逃學威龍2》、《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百變星君》、《食神》、《少林足球》等等。
1992年,周星馳主演的五部電影包辦該年度票房榜首五名,其中三部都有吳孟達參與演出。至2001年他參演的《少林足球》更再度破了歷來港產片票房紀錄,收六千多萬港元。
多年來吳孟達與周星馳合作無間,使“兩岸三地”提起吳孟達就會聯想起周星馳,被冠以“搞笑男二號”的稱號。
自九十年代末港產片不景氣后,吳孟達在港產片中的演出大為減少。期間,他憑借居高不下的人氣常在內地和臺灣演出,廣為人知的是臺灣電視劇《白色巨塔》。
2004年,周星馳開拍《功夫》時被傳與吳孟達不和。對此吳孟達予以證實,但澄清二人早已冰釋前嫌。
2013年,吳孟達在接受某報訪問時,說過他跟周星馳之間的關系:
“我跟星仔就像父子一樣,某些地方是因為他是單親家庭,從小爸爸就不在身邊。我年紀比他大,感覺我有點像他爸爸,有點像他哥哥,也有點像他的半個老師。”
什么角色都要用心
吳孟達首度擔綱主演的電影《導火新聞線》將于11月份登陸各大院線。
這部電影改編于同名電視劇,電視劇的豆瓣評分超高,很多業內人士表示,這部電影可能成為11月影壇的一匹黑馬,吳孟達很有希望憑借這部電影沖擊影帝。
電影《導火新聞線》雖然改編于同名電視劇,但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主線圍繞著吳孟達展開。
對喜劇駕輕就熟的吳孟達,在這部電影中塑造的卻是一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
而他的精湛演技,風頭一度超過電視劇中人氣頗高的幾位主演,氣場全開的他,已然散發著超強的主角光環。
今年,吳孟達64歲了。當年在大熒幕上肆無忌憚地搞笑逗樂的他如今已滿臉滄桑,甚至身形都有些佝僂了。
而看著他和周星馳在大熒幕上唇槍舌劍、抬杠逗趣的我們,也已經長大成人,有的已經步入中年。而大部分的我們,都成為了綠葉。
我們都希望成為吳孟達的曾經,因為事實證明他已經實現了逆襲,我們多希望我們的未來,也能遇上這樣的時刻。
然而,在我們期盼的同時,更別忘了像吳孟達一樣,對自己鐘愛的事業傾盡心力,做到最好。
2013年,吳孟達在接受專訪時說,在40年的配角生涯里他從未把自己當成“綠葉”,“每一部戲、每一個角色都不一樣,如果有一個模式,那很容易,但要想每個角色都演得不同,其實很累,壓力也很大。”
可見,在吳孟達的眼中,并無紅花綠葉之分,更無價值大小之別。凡事全心全意,做到最好,就已經體現了生而為人的最大價值。
我是悟恩居士,一個會寫字的修行人。祝福吳孟達,祝福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