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管結婚叫"過事兒"

小同事要結婚啦!這本來是個高興事。但是小同事近期心煩意亂,傷心落淚,更爆出到了分手邊緣,完全沒了當初戀愛時你儂我儂的柔情蜜意。

不和諧狀態起因于彩禮。 一開始還挺其樂融融,兩大家子同桌吃飯時商量具體結婚事宜,女方(同事爸媽)說彩禮就隨大流,反正這彩禮也是小兩口的。

具體數額不好面談,于是過后,男方托媒人來問,女方要多少彩禮。

小同事爸媽要十萬,但是前提是男方要買車(婚房已有,在裝修)。

而男方認為老大結婚沒買車,老二結婚也不能買,力求公平。

女方認為不買車,起碼給個車的首付。十萬彩禮不變,另要八萬車首付錢。

男方認為十八萬!太多!出價十二萬,三金、衣裳錢一包在內!不買車!

女方一見男方討價還價,氣憤!經媒人勸說降價到十六萬,但是這都算彩禮錢......

一來二去,硝煙味就起來了。

小同事一看不妙,這樣下去結局難料。為了緩和兩家關系,求得雙方父母滿意,順順利利結了婚,提出一個方案。兩邊都答應,至于四萬差價,他們小兩口想辦法。可以刷信用卡,可以暫借,等一結了婚,就用份子錢還上,豈不是兩全其美!然而這方案小兩口都不能達成一致。

小伙子力爭,說自己父母不容易,花了全款買了婚房,還是大產權。看看叔家,給兒子買的婚房是小產權,而且人家就給彩禮十萬,也不買車。看看同事,結婚好幾年了,不也沒買上車嗎!最關鍵的是,給你這么多彩禮,你父母倒是風光有面子了,我父母就沒有面子了。

小同事駁斥:我們父母也不容易,辛辛苦苦養大我,上了大學,找了好工作。你們買大產權房是你父母給你準備的,不能算在我頭上。你叔家娶得是農村媳婦,娶回家養著;我一個月掙三四千,比你掙得還多,還能養著你呢!看看剛結婚的同事,誰不是有房有車,彩禮也不少。憑什么你家就得講究面子,讓我們家丟面子!

都說談錢傷感情,真是不假。兩人為了彩禮錢做了各自父母的代言人,互相指責,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找媒人說合。

男方父母終于答應給十六萬,但是說定結婚后小兩口再偷偷還回四萬。但是,男方還要求,女方要陪嫁豐厚,最好由女方主動提出陪嫁,以挽回男方面子。

小同事無奈,和父母商量嫁妝置辦事宜。父母警惕,懷疑男方施壓給閨女。表態:本來準備等小兩口將來買車時添上幾萬,既然提出嫁妝,可以,就買家電,將來買車就不管了。

這話給男方一說,小伙子急了!我也不差你們家那幾千塊錢家電錢!并怒懟小同事父母嫌貧愛富,借女斂財,并嫌棄小同事立場不對,不堅決反抗父母。以至你一句我一句,說到分手,拉黑微信。

怪不得我們這方言管結婚叫"過事兒",為什么這么叫?因為結婚都是事兒,象小同事這樣談彩禮嫁妝,這只是開始,以后還涉及誰送親,誰壓轎,定哪個童男童女抱匣子......親戚親疏遠近就顯出來了。大度的不動聲色,是非的就翻臉了。我就知道一個:妹妹結婚,二姐為當娘的讓大姐的兒子抱匣子,當場發飆,罵罵咧咧,只怨父母偏心。其實抱匣子孩子的紅包只是比別的孩子多幾塊錢,有啥可爭,可人家說爭的是地位。閨女出嫁,本就心酸,還糾纏著這么多人情世故,都是自己人,何苦這么和自己人斗。

其實重頭戲是娘家婆家斗:找的車的多少,檔次高低,紅包錢數個數,下車錢什么的,都得說道說道,博弈一番。到結婚過事兒那一天,婆家如臨大敵,保持警惕,力求不要發生驢不拉磨不轉的狀況。大到路況車隊宴席,小到音響,炮仗,沒有一樣不操心。還得迎合著親友鬧公婆,畫上黑臉,帶上紅酒盒做的翅帽,更得一遍遍敬酒道謝。這結婚一遭下來,公婆個頂個筋疲力盡,滿嘴長泡,血壓升高。

這都是后話了。關鍵是我小同事的婚事,該怎么進行下去?!

雙方老人都各執己見,要說動估計也難。

關鍵小兩口得統一戰線,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來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而不是象現在這樣為了各自家庭榮譽而戰。

可是,說著容易做著難。

到底該怎么辦?請各位親們支支招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