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因為要修東西,對方約好了 11:30到12:00 之間,于是錯過單位食堂午飯時間,就去了我常去的那家小面館。小面館就兩個阿姨,一個負(fù)責(zé)煮,一個負(fù)責(zé)點餐收錢收拾碗筷等活。因為下雨,人還比較多,原來那個點餐的大姐不在,換了個新手,明顯比較慢。原來她們都知道我的小要求,面條要少,可以加一點點青菜,但這一次因為忙,我就又多付了錢,要求加點菜,然后告訴做的阿姨少面。過了幾撥,新來的大姐端給我一份面,我說是我的嗎?她說是,其他人沒有點牛肉面。我已經(jīng)下筷了,聽到廚房里有聲音在說,這個不是她的,是另外一個人的,菜也沒加。我趕緊回應(yīng),沒事沒事,我下次來給我就行了。
而與此同時,在我前面點餐點拌面的一個女的,叫了起來,我們的面好了沒有,怎么人家在我們夫妻后面的都有了。廚房里傳出聲音,正在做,湯面要快一點。一會兒,廚房端出兩份面,給了另外一對。那個女的,聲音又高起來了,說得也難聽了。廚房里趕緊應(yīng)答,好了好了。然而那個年輕婦人卻不肯停下來,不停的高聲抱怨,甚至出口不遜,吃面的人面面相覷,也沒人出來說話。也是啊,女人發(fā)火了,誰敢勸呢,除了她老公。可她老公一點也沒有異樣,也不勸,也不給她一個臺階下,就任她一聲高似一聲。
出門之后,我腦子里也想了很久。這種場景好像很常見,顧客會抓住某個過失,不依不饒。我年輕的時候,心里肯定有過這種不依不饒的場面,只是沒有發(fā)做。但現(xiàn)在年紀(jì)大了一點,好像寬容多了。我本是個嚴(yán)苛之人。但現(xiàn)在如果一家店做的不好,我會依情況不同給予不同處理,但肯定不會當(dāng)面令店家難堪。所以常去的幾家小館子,包括蘭州拉面小館,他們都對我友善,會表達(dá)出“好久沒見甚是想念”的情感,讓人心里很感動。對一些店大了開始欺客的,我會在離開的時候提出來,但以后不會再去。
我也是變老的過程中才明白,人若被溫柔對待,教養(yǎng)亦會提高。我們不可能為了得到有教養(yǎng)的對待而總?cè)ノ逍羌壘频曛惖母邫n場所,那些路邊抬腳就能進(jìn)去的小店,才是我們可以棲息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