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母親

我出生在東營,一個不大的村子,大概不到100戶人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讀過幾年的學校,母親上到小學。但是父親母親的行動告訴了我:只要努力,面包、牛奶、房子和車子都會有的。

我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感謝這樣的父母,最感謝的就是母親,當年不顧所有人的反對,生下了弟弟。沒有讓我體會到獨生子女的難受: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

從小我就不善言談,這一點,完全繼承了我爸的基因。母親的智慧心靈手巧執著果斷我都沒能繼承下來。

據說當年父親和母親談戀愛的時候,還是挺幸福的。我們的村子不大,母親的娘家在巷尾,父親的家在巷頭,大約400米左右。聽說那年母親十一二歲,由于家庭經濟原因小學畢業輟學便在家,姥姥姥爺已不在人世,留下兄弟姐妹五人相依為命。為了多干活,母親總是早出晚歸,把那片土地走了個遍,也因此學會了很多本事。以前有很多事,都是男人做的。比如開拖拉機下地干活等,可母親卻要一個人獨當一面,所以從那時起格外勤勞。

對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些。外公外婆是什么樣子,我就不知道了,只能從姥爺的弟弟身上尋找姥爺的影子。因為他們早已去世。至于更遠的族系與家史,就更不曉得了;窮人只能顧眼前的衣食,沒有功夫談論什么過去的光榮;“家譜”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沒有聽說過。

后來一年里,去母親家說親的人很多,但是母親的奶奶和父親的奶奶相約想要定下這門親事,為了娶到這個兒媳婦,那些年爺爺和父親還有大伯只要有時間總會趕著家里那頭牛去村東頭母親的娘家地里干活。雙方父母的肯定,母親和父親又是同班同學,兩年后兩人便訂婚了。再幾年后,就結婚了。

在我們這個年代,母親出嫁算早的了,以至于母親常跟我說,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你都滿地跑了。可你呢?之類的話。

婚后,兩人有了自己的小生活和自己的小院。21歲,母親有了我,家里內部矛盾升級,但是一兩年后父親卻要遠走他鄉工作。無奈,母親一個人要應付家里的矛盾,還要一個人照顧我,周邊沒有鄰居,都是空蕩蕩的院子。因為潮濕,新的院子時不時引來蝸居的小蛇。母親卻淡定從容。因為父親經常不在身邊,所以母親儼然變成了女漢子。

聽著母親的回憶說:那時我最讓他們頭疼的就是挑食了。為了讓我吃口可口的飯菜,母親挖空心思,一星期不做重樣的菜,各種偏方秘方B12氨基酸鈣片人參中藥烏雞排骨。時間在馬不停蹄地走著,可我的體重亙古不變。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小籠包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哪里都買不到。記憶中的廚房,儼然被天然氣代替了。城市里長大的孩子是不會明白的。

因為母親沒上過多少學,所以父母把希望都放到我們身上。只要是學習,母親總會盡全力完成我的愿望。母親活到老,辛苦到老,也學到老。當別的阿姨們跳廣場舞的時候,母親卻在家里學習電腦打字、學習英語、學習開車、學習用電腦下載東西、學習管理。我問她,你學這個做什么,她說你不在我身邊,我要好好學習開車,開到上海玩一玩,跟你身邊的老外朋友們交流,我還要出國呢。可真是難為她了。

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逗氣。無論手里多么窘迫,只要家里有客人來或者朋友借錢,母親總會想方設法款待借錢給別人。即使沒有錢,也會去盡全力幫助別人。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她像超人,每次回家,家里少不了來找她幫忙的人,找她說媒的、找她借錢的、找她幫忙找工作的、找她找學校的······

可是,母親并不軟弱。她決定的事情,誰也攔不住。身上不到一千塊錢,她卻敢買十萬的房子,她不慌不忙,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一個小時的電話,錢款就湊齊了。她堅強,沒有安全感,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個性,也傳給了我。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

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得不去,從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數十位的老師,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有母親的我,心里是安定的。

我母親是個很愛操心的人,一有點什么事就睡不著覺了,總想事想得神經衰弱了,每天的精神面貌都很不好,看上去很憔悴,這種情況已經幾年多了,是長期失眠。很多次,母親微信找我,問我,吃了嗎?有錢花嗎?上海有那么好嗎?戀愛談得怎么樣啦?需要給你打錢嗎?沒幾年你都三十歲了,工作不穩定,感情沒進展,你還是回來吧。

我只能報喜不報憂,我答應你,幾個月后,我就回去陪你。

我的父親對我的愛多半是溫和的。不抽煙不喝酒,和母親過著平淡的日子。

記得小學的時候,他總會用這個送我上學,拎著書包,我便坐在前面。有父親在,真好。

還記得小時候,晚上,睡著后,父親總會幫我把被子蓋好,然后離開。記得我說我喜歡吃什么,父親二話不說,就買來了。父親對我不像母親那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家里所有的責任和重擔都在他的身上。他很忙,對我們卻沒有缺少過陪伴。只要一休假,就成了家庭煮夫,給我買好多好吃的。而我卻總是嫌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一頓‘嫌棄’,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挺不好的。真對不起父親辛苦工作換來的這些。因為他的工作,真的不容易。

說起鐵路,每個人只會想起鐵軌與火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鐵軌上方架設的接觸網。由于這些接觸網的存在,便有了接觸網工這個工種,他們從事電氣化鐵路施工和維護管理工作。而我的父親,就是一名接觸網工、常年的工作,練就了他矯健的身手。家里有任何問題,我從來沒操過心。不管冬天多冷,夏天多熱,他們沒有休息時間,只有隨時待命。不管節假日還是春節,沒有假期,只有隨時待命,輪流休班。

而我的生活,從那時起,一直與鐵路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系。我的父親在我心里,是星空下走鋼絲的人,也是最苦最累的鐵路蜘蛛俠,更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

俗話說,"農村的孩子,鄉下的籬笆"。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如今卻遠離農村。記憶力一直忘不掉那黃黃的土壤,香甜的果實,縷縷炊煙,聲聲話語,絲絲飯香,萬籟俱寂,萬般從容。這些都成為我的獨家記憶。

坐在這里,翻看著這些照片。父母都快50歲了,50年中,他們走過很多路,走過貧窮,走過苦累,走過無奈,走過幸福。他們吵了一輩子的架,但是吵架后卻還能一輩子,我想這就是愛情和親情吧。

我這二十幾年的生活,每一天都傾注了他們的期盼。

教會了我騎車

教會了我獨立

教會了我勤奮

教會了我成長

教會了我生活

······

如果我將來成為母親,我會像她這樣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們是好的父母

而我卻不是孝順的孩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