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的離開/我曾經墜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也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樸樹這首流傳甚廣的經典之作在耳機里循環了無數遍,一字一句都像是專為我而說。我們會被一首歌感動,多半是因為歌詞與旋律觸動了我們心底的傷口。那個彷徨的、失落的、掙扎的自己,在歌手的演繹中找到了同盟。以前我也聽歌,聽周杰倫帶著日本風格的中國風,聽劉若英倔強并甜美的聲音,那時候我以為天下所有的流行音樂都是一樣,總是用重復的伎倆來騙你的感傷。直到如今,我才慢慢學會了欣賞。
最后一次咨詢結束前,咨詢師問我想對自己說些什么,我不知道,似乎沒有任何的語言可以解釋這一路走來的種種心酸,思索半天唯獨能想起的只有這句“我知道你很難過”。這話的后半句隱含了很多種可能“我知道你很難過,但我也無能為力”、“我知道你很難過,我想幫你好起來”……相信,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很難過,也都想要幫我好起來吧,可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我的處境,真正把我拉出這泥沼?我想沒有任何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
看了很多有關抑郁癥自我調節的著作,很多書里都提到要接受自己的壞情緒和自己的壞情緒和睦相處,我想寫書的作者一定都沒有過深度抑郁的體驗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吧。一個孩子不小心碰到了一株仙人掌,細小的刺扎進了他稚嫩的手掌,你能告訴他和這根刺和睦相處而不要試圖將它拔出來嗎?無論是身體上的刺還是心理上的刺,不在你的身上你終究感受不到它所帶來的疼痛,即使你付出再多的關心和愛護也無法替受傷者分擔一絲一毫。這也是我常說:“我感謝所有人給我的幫助和寬容,但我絕不相信所謂的‘感同身受’?!钡脑?。
開始,我努力融入人群,努力活成別人眼中幸福的樣子。也曾為了獎學金在考試前夜通宵學習,也曾為了比賽加分推遲已定的讀書計劃,也曾為了干部競選取消旅行的車票,也曾為微薄的薪水虛度明媚的春日。到頭來,我得到了所有我想要的一切,卻發現一百倍事故聰明也換不回一份快樂。即使身處眾人矚目的舞臺,聚光燈驅散不了深入骨髓的孤獨;即使有了諸多耀眼的光環,內心的空虛和卑微也無法消退。這逃不脫的困惑與迷茫仿佛是一座透明的監獄,囚禁著我。我走不出自己的難過,只希望身邊的人們知道我的難過就已經足矣,留給我一個真空的角落允許我的脆弱。彳亍在情緒當中,我是否能做到“滿足于自己的孤獨,驕傲于不被群眾荒謬的真理迷惑,驕傲于拒絕人間的庸俗?!薄霸僖膊豁毝Y節,不須權威,不須偶像,也不須圣賢;我只須清醒,只須良知。我依然會苦惱,只因清醒,只因還有良知!”
未來的生命對于我而言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既然所有得到的都終將逝去,那么至于最后究竟會在什么地方,以哪種形式死去,都不過是孑然一身。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唯一要做的只是不知疲倦地追逐,追逐那有山、有林、有海的遠方,體會或悲哀、或欣喜亦或五味雜陳的生活……去看阿爾卑斯山上終年不化的冰雪,那里埋藏的化石比人類早誕生了成百上千年,至今仍保持當初綽約的風姿;去看科羅拉多大峽谷色彩斑斕的巖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遠勝過人類拙劣的建設;去看澳大利亞淺海生存的珊瑚,他們的尸體比任何文明遺跡都震撼人心;撒哈拉的沙漠和墨西哥的熱帶雨林里,隱藏了太多未解之謎;還有阿拉斯加,亞里斯耗盡一生都沒有到達的目的地……
當然,我知道自己無法帶走任何東西,照片會褪色,因此我丟棄了相機;信件會丟失,因此我丟棄了紙筆;記憶會遺忘,因此我不打算留下任何提示自己足跡的紀念品。既然一切曾擁有的都會離我而去,那么何方痛痛快快的做自己,不再期待所有被期待過的,不再贊美一切被贊美過的,安然獨行,以良知品評一切,讀書、旅行,燃燒自己對世界的熱情、冥想和遐想。不辜負任何人,哪怕已被人辜負。每年秋天,當最后一片樹葉落下,便托候鳥寄回家鄉,無論它是否能聰明故鄉的愚昧或高貴故鄉的世俗。我也許將成為許達然先生筆下那不懼失望而到大海釣魚的漁夫,失望懼我,我也再無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