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歷了東家在海外分公司倒閉,東家更換了個名字掙扎著又重新爬起來---成立新公司,但這爬起的過程因各種因素導致十分艱辛,原分公司的全部中方員工走的走,散的散,原本十幾個人戰友式的團隊硬是被拆分的七七八八。
我頂著一臉(身)曬成的古銅色,聽到周邊三四十歲左右的婦女在耳邊喋喋不休地談論著她家孩子早上不吃飯,晚上要讀書,她家婆婆做了啥么菜吃的比較多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已經回來了,回到了深圳回到了祖國;
這一年里見到的人事物,真的可以比拼上過去近二十年的了...
再怎么著,偶也算是經歷過一家海外公司破產的人…
這回國近一個月里,我時常回顧那一年里遇到的那些人,撇開吃穿打扮,才知道什么才是一個人的格局。
(要知道在海外,就十幾個人的團隊,你講究吃穿打扮給誰看?!有錢的,是,你身家上億,還不是跟我們一樣,吃保姆常年如一日的飯菜,穿樓下個個都買得起的POLO衫鱷魚恤,手持國內貴的要死的包,你能去哪兒呢?我們就是一群賣身給公司的人…)
一、見識、能力、人脈、資源
善用強悍的業余愛好加強人脈資源:首選互動式可媲美專業員的運動
李總,某大型海運公司總經理,山東人,第一次見到李總的時候,被他爽朗的笑聲蒼白的頭發以及一米八幾的身高震驚了,一直在老鄉群里活躍度極高的居然是個年邁的大叔,大叔喜歡運動,健碩的身材打起羽毛球來絲毫不輸專業球員。在海外打球等多人一起參與的互動運動一直深受歡迎,借著跟大叔打球的時候,還認識了某航空公司的老總,馬來西亞的貴族...如果你想多識人就得多培養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當然,業余愛好不能像我這樣太遜,不然別人都不帶你玩 了;據說李總因打球打的好跟馬來的貴族生意一直保持著往來;
有次飯桌上,李總講起自己年輕時航海的經歷,聽得我是目瞪口呆,就像現實版本的《加勒比海盜》,大叔用流利的英文講給泰國馬來的朋友們聽的,看到俺們面目茫然,特意用中文再照顧下我們,汗顏吶...趕緊把英文單詞匯再背上個七八遍去…
大叔是有著極其豐富的航海經驗,擔任總經理后,利用自己的運動愛好,結識人脈,但大叔不是傲嬌的人,像我這樣的小輩后生,他也愿意順帶提攜一下。(我估計上輩子是積德了)
李總便是一個:能力+人脈+資源,合理利用的活生生的例子。
二、膽量、智慧、眼光
在當今社會,我們總希望從這個浮躁的世界中得到點意料之外的成功,我們渴望被關注,成為其他人中間閃亮的焦點,如果你總覺得那些莫名其妙的網紅沒什么本事,他們只是幸運而已,你總覺得你欠缺一個機會,可是,當機會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能做什么,你能抓住什么,你能得到什么?
我來說說遇到的Raye與Ands,這兩個人都是八零后,年紀相仿。之所以拿B與C例子一起講,還跟格局有關呢,格局這個東西還真是對比出來的。
Raye與Ands類似,首次征戰海外市場,出任海外總經理;
不同的是,Raye在國內的時候,已經奮戰到某省分總的位置,曾拿過公司的金馬獎,二十幾歲便身價幾百萬。Ands在某省一直擔任運營,平平淡淡,因公司政治因素上任出征海外。
Andys到海外第一個月,便找人搞定了租車,自己換了套房子,跑到首都最繁華的北區公寓并結識了華為等各個高管,開始參與海外華人組織的乒乓球等活動...
Ands到海外第一個月,拿公司司機私用,早上讓司機騎摩托車去公寓載他到公司,下午讓司機載回公寓,司機頂著月亮再回家。微信圈里經常看見他發的來海外一個月,三個月紀念日...聽他談論的就是要是哪部電視劇哪部電影比較好看請推薦...
Raye總在被迫離開那個城市的時候,已經找到當地賺錢的機會,跟朋友投資合伙開了一家廣告公司...
Ands的朋友圈里仍舊飄著各種不痛不癢的照片跟生活感悟…在我寫下這些字的時候,Ands同學跟團隊并肩作戰的同事們“貌離神離”了。分公司大批人馬開始對這個分總起了抱怨,HR經理帶著小團隊離開了...
對了,還有一點想提到,雖然我并不是地域歧視者...Raye是湖北人,Ands是江南人…
三、愛心、責任感、使命感
Linz,八六年,華人,曾是我們的名譽董事長,在海外某些國家成立公司必須要有本地人參與;
或許是跟宗教信仰有關,Linz年紀輕輕,經常周末跟朋友一起買面包水分發給貧困區域的人;涉及宗教信仰,也不便多說了,只是你有能力幫一把別人的時候,請不吝嗇地伸出你的手;
人跟人之間,除了外在長相不一樣,最重要的不是你用了什么型號的電腦手機,拿了什么包包,去了幾個旅游景區,當然這些也間接反映了你的部分經濟實力;但人與人之間差異最大的是,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你的見識,你的智慧,你的膽量,你的愛心,你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若你還年輕,趁機多讀幾本書,多走幾里路,多識一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