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暮行,所求在遠方;
逐夢人,手可摘星辰。
佛洛依德說人是社會關系的動物,受本能支配。每個人都像一座孤島,都渴求著大地之詩的你追我趕,去成為大陸的一角,也有人追逐著星辰的方向,即使四周都是浪潮,唯一座孤獨的島。
“人之所以不愿改變,是因為相信自己無法改變,害怕自己成為那個異類”。這句話出自被討厭的勇氣這部電視劇。人們總是沒有勇氣去打破現狀,所以墨守成規,隨波逐流。而想要獲得被討厭的勇氣,就要放棄他人的認可。不為別人的期待而期待,不為別人的認可而認可。只為心中所熱愛,只為星辰大海,只為了詩和遠方。
所以孤獨是人生常態,一條充滿未知險阻的路,總是少有人走。然“胸有凌云志,無高不可攀”,少年的壯志與信仰,即使孤獨相隨也要仰望著星辰大海的方向,追夢人的眼中,星河始終滾燙!
每個追夢人,都是一座孤獨的島。孤獨如岳飛,怒發沖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一心只為踏破賀蘭山,重拾舊山河,以一己之力創造了積貧積弱王朝的鐵血神話。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的信仰,他的努力,朝堂之上沒有一個人能懂。那精忠報國的忠義讓他在廟堂之上倍感孤獨,天子與朝臣不為家國天下,只為貪圖享樂,胸中裝滿報國之志,背負著國仇家恨的他如何不是一座孤獨的島呢?岳飛是孤獨的,所以才有憑欄處的沖冠之怒。
李清照是孤獨的,與兩三好友一起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她,即使游山玩水也掩飾不了內心的寂寥與孤獨。她的一生從小就是天之驕女,初顯才華就驚艷了為官的父親,名氣甚至超過了自己的丈夫。即使后來家道中落,丈夫離世。這些都是李清照最深沉的痛,一個人流落到江南,想回到故鄉無法回去,只是在人世間一個人孤獨地漂泊。
花開花落昔年同,唯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晏幾道應該是大宋王朝最孤獨的官二代了,父親晏殊官至太子少師,而自己更是年少成名。少年時的晏幾道書生意氣,身上從未有紈绔子弟惡習,潔身自好。有著天子盛寵的父親,自己卻只做著縣令功曹的小官,從未依靠父輩的力量,只愿用自身才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走自己的人生征途,即使這條路滿是嘲諷、排擠與嘲笑,但胸中有信仰,何懼他人眼光,何懼孤獨呢?
作為一名在金國的宋朝人,沒有人比辛棄疾更懂孤獨的滋味了。稼軒的父輩一直都是金國的官員,但從他的祖父開始,從不忘告訴自己的后輩他們是宋人。正是背負著這樣的使命,辛棄疾棄金投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這樣的人才投奔積弱的宋朝本應臨危受命,然而出生在金國,朝堂之上對他全是質疑的聲音。所以他不受重用,一直壯志未酬,“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也許在那一刻的稼軒才不會感到孤獨吧!
醉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古來多少帝王,只有李煜是最孤獨的一座島。一生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卻出生就手握帝國的命運,這對李煜來說是件痛苦的事。不懂帝王心術,唯愛詩詞歌賦,所以最終等到的是敵國的鐵騎。即使在被俘后。心中雖有對作為亡國之君的恨,但更多的是對自己命運的愁苦,所以才會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感嘆,如果不是帝王,他可能會是一個快樂詞人,可惜沒有如果,他仍舊只能是孤獨的詞人南唐后志在山川之人,怎會心如止水。
山路總是崎嶇,行者總是孤獨。
不論是怒發沖冠的岳飛,還是才高八斗的晏幾道,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勇于挑戰世俗的眼光,為了自身信仰,努力追逐,為了星辰大海,敢于不顧一切。即使離大陸越來越遠,即使耳邊只剩潮聲,也要做那個逆行者,也要做那座孤獨的島。
伸出手,凝聚信念與力量,雖千萬人吾往矣!朝著星辰大海的方向,去追逐著銀河滾燙。所以,你也是一座孤獨的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