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10公里晨跑,跑步過程中堅持聽《熊逸書院》。
2、早上打印準考證,準備考試文具、向下午向領導請假1天半,臨走前,檢查準考證、身份證、銀行卡、錢包是否有遺漏,確認考試地點,提前訂學校附近酒店(附1)。
3、完成工作份內事項包括上傳施工日報,填寫監理日記及時上報監理周報,了解1、2號出入口施工情況及2號風亭頂板支架拆除情況,同同事講明周未考試事項,請求幫忙管理下工地情況。
4、堅持聽完今日更新專欄并積極回答留言老師的問答與思考。
反思與不足:(1)未完成對市政試卷主觀題問答。
(2)布置每天三件事事項過多,雖完成了98%但晚上熬夜至1點半對自身身體有損,應加強工作效率;多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適當減少日程安排工作及學習量。
小確幸:(1)感覺從“得到”APP下載后,生活、工作、學習都有好多改變,且往積級方發展。(2)通過聽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意識到邏輯學的好處,為了學習邏輯學從淘寶上買了《形式邏輯》由劉潤老師推薦的書,希望有所幫助。
昨日收獲:1、聽《熊逸書院》北大傳統從何而來,文中講到近代的中國大學出現過的辦學是自上而下,但學校是自下而上的感覺,據牟宗三回憶:當時北大學生會權威性大,聘先生,須先經學生會征求意見,問學生要什么先生教課,十分開明,學生對先生沒禮貌,上課時可隨便聽與不聽。
而這種學風是西方教學的產物北大當時辦法理念源于西方,西方大學是第二次文藝復興的產物。
歐洲出現第一所大學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由一群學生組成的社團或叫行會,是一群學生的自由聯合。而北大的那些傳統與西方大學傳統有關。
2、聽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始于歸納法。
文中提到:如果說一個人的智商是未經打磨的鉆石,那么邏輯思維訓練,就是打磨切割這顆鉆胚,讓其最終成為一枚鋒利無北璀璨奪目的金剛鉆,再來切割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等一切的堅確認知。
概念:歸納法
劉潤老師通過《三體》的故事,由著名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提出的被稱為“羅素火雞”用來諷刺歸納法主義:通過有限觀察歸納自以為正確的規律性結論,引出歸納法是從現象提煉出猜想通過演繹法把猜想證明的定律。
文中舉例:牛頓從無數次試驗歸納出牛頓三大定律;經濟學家通過交易現象歸納出“供需關系”文中指出我們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始于用歸納建立猜想,通過嚴謹的演繹法證明。
文中還介紹了 運用:歸納邏輯穆勒五法。
第一求同法
例:如農場10萬只火雞吃發霉花生,得癌癥死了,吃這種花生的羊、貓、狗,都死了那人們可以通過求同法歸納:吃了發霉的花生,可能是癌癥的原因是,這就是求同法。
第二求異法
例:5個中國人和外國人遠洋航行,途中,外國人全得了壞血病,奄奄一息,就中國人沒事,大家用求異法發現,和外國人不同,中國人喜歡喝茶,于是歸納出了“喝茶抵御壞血病”猜想。
第三種共用法
例:某地方高發甲狀腺病醫療隊去了幾個病區,用求同法發現,雖然所屬地情況大不相同,但有一點相同:居民食物中和水中缺碘,他們又去了不流行甲狀腺病的地區,發現不缺碘。醫療隊用求同法和求異法歸納出一個猜想:缺碘是甲狀腺病的原因。
第四種共變法
例:你夜觀天象,發現產品越稀缺(供小于求)價格越高,產品越充沛(供大于求)價格越低,他們之間共同變化,于是經濟學家歸納出“供需關系”的理論猜想。
第五種剩余法
例:簡孫和羅克耶爾研究太陽光譜時發現紫紅線、青綠線、藍線和黃線,前三種是氫氣光譜,第四種未知。于是他們用剩余法歸納:一種存在的新物質,后來證明這路新物質叫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