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每日美文閱讀和英語學習(第307天)英語學習

英語學習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found that anguish and emotional suffering are only warning signs that I was living against my own truth.

Today, I know, this is "AUTHENTICITY".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understood how much it can offend somebody if I try to force my desires on this person,

even though I knew the time was not right and the person was not ready for it, and even though this person was me.

Today I call it "RESPECT".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stopped craving for a different life, and I could see that everything that surrounded me was inviting me to grow.

Today I call it "MATURITY".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understood that at any circumstance, I am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and everything happens at the exactly right moment. So I could be calm.

Today I call it "SELF-CONFIDENCE".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quit stealing my own time, and I stopped designing huge projects for the future.

Today, I only do what brings me joy and happiness, things I love to do and that make my heart cheer, and I do them in my own way and in my own rhythm.

Today I call it "SIMPLICITY".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freed myself of anything that is no good for my health — food, people, things, situations, and everything that drew me down and away from myself.

At first I called this attitude a healthy egoism.

Today I know it is "LOVE OF ONESELF".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quit trying to always be right, and ever since I was wrong less of the time.

Today I discovered that is "MODESTY".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refused to go on living in the past and worrying about the future.

Now, I only live for the moment, where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Today I live each day, day by day, and I call it "FULFILLMENT".


As I began to love myself I recognized that my mind can disturb me and it can make me sick.

But as I connected it to my heart, my mind became a valuable ally.

Today I call this connection "WISDOM OF THE HEART".


We no longer need to fear arguments, confrontations or any kind of problems with ourselves or others.

Even stars collide, and out of their crashing new worlds are born.

Today I know "THAT IS LIFE"!

這段文字據說出自查理·卓別林之手。在自己70歲生日時,卓別林回顧一生,思緒萬千,于是寫下這些感悟人生的話語。大文豪奧斯卡·王爾德也曾言:“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當我開始愛自己的時候,我發現痛苦和情感上的痛苦是唯一的警告信號,表明我違背了自己的真理。

今天,我知道,這就是“真實性”。

當我開始愛自己的時候,我明白如果我試圖把我的欲望強加于這個人,會有多冒犯他,

即使我知道時機不對,那個人還沒有準備好,即使這個人就是我。

今天我稱之為“尊重”。

當我開始愛自己時,我不再渴望一種不同的生活,我可以看到周圍的一切都在邀請我成長。

今天我稱之為“成熟”。

當我開始愛自己的時候,我明白在任何情況下,我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

一切都發生在正確的時刻。所以我可以冷靜下來。

今天我稱之為“自信”。

當我開始愛自己的時候,我不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不再為未來設計大型項目。

今天,我只做那些帶給我快樂和幸福的事,我喜歡做的事,讓我的心高興,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和節奏去做。

今天我稱之為“簡單”。

當我開始愛我自己的時候,我把自己從任何對我的健康不利的東西中解放出來——食物、人、事、情況,以及一切讓我沮喪和遠離自己的東西。

起初我把這種態度稱為健康的利己主義。

今天我知道這是“愛自己”。

當我開始愛我自己的時候,我放棄了總是對的嘗試,從那時起,我就很少犯錯。

今天我發現這就是“謙虛”。

當我開始愛自己時,我拒絕繼續活在過去,擔心未來。

現在,我只活在當下,一切都在發生。

今天我過著每一天,每一天,我稱之為“充實”。

當我開始愛自己的時候,我意識到我的思想會打擾我,它會讓我生病。

但當我把它和我的心聯系起來時,我的思想成了一個有價值的盟友。

今天我把這種聯系稱為“心靈的智慧”。

我們不再需要害怕與自己或他人發生爭執、對抗或任何問題。

即使是恒星碰撞,新的世界也從它們的碰撞中誕生。

今天我知道“這就是生活”!

這段文字據說出自查理·卓別林之手。在自己70歲生日時,卓別林回顧一生,思緒萬千,于是寫下這些感悟人生的話語。大文豪奧斯卡·王爾德也曾言:“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愛自己,意味著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什么可以讓你委屈將就。畢淑敏曾經說過: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努力愛自己。畢竟,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

美文閱讀筆記

㈠我們年輕的時候,嫉惡如仇。

這當然是青年人最大的好處,他們天真,不受世俗污染,喜歡就喜歡,討厭就討厭,沒有中間路線。年紀漸大,好與壞的界限模糊了許多,這也不是壞處,只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初入社會,同事中有一些看不順眼的,非即刻置對方于死地不可。別人講你幾句,馬上想誅他九族。年輕人有的是花不盡的愛與恨,很可惜的是恨比愛多。

別罵人老奸巨猾,因為你也有老的一天。奸與不奸,那是角度的問題。不要自己老了,就認為自己不奸了。就算真不奸,在年輕人眼中,你還是奸的。

洋人常說做人要像紅酒,愈老愈醇,道理簡單,做起來不易。

年輕人逐漸變成中年人,又踏入老年,嫉惡如仇的特性慢慢被沖淡,但也變不成好酒。有些人總是以為世上的人都欠他們的,所以變成了醋。

老的好處是學習到什么叫寬容,自己犯過錯,就能原諒別人。但有些人偏偏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不斷地對別人加以評判,要對方永不超生。他們不知道,恨別人也是件痛苦的事。

交友之道,在于原諒對方。記那么多仇干什么?想到他們的好處,好過記他們的缺點,這是“ 阿媽是女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就是做不到。能原諒人是天生的,由遺傳基因決定,無法改變。我能原諒人,是父母賜給我的福分,我很感謝他們。

㈡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最容易遺忘,一二百年過去就感到遙不可及了,認為那時的書也十分老舊。追逐國內外最新的流行物,以新為好。

藝術恰恰相反,它們并不是越新越好,而要依賴時間的檢驗和甄別。時下的藝術經過時間之水的沖刷,至少過去一個世紀才會凸顯出來。

精神和藝術的歷史,一二百年真的不算長,也不過歷經兩三代人。我們遺忘了十九世紀前后的那些經典,更不要說再早一些的,多么可悲。這實際上已經是離我們最近的積累了。

《詩經》《楚辭》之類的作品以千年計,也沒有顯得特別遙遠。這么快就疏離了人類的杰出創造,怎么能令人信賴?怎么能積蓄偉大的文明?

不可能。  

㈢旅行的目的不一,有的頗為嚴肅,是為了增長見聞、恢宏胸襟,簡直是教育的延長。各國的學校多會組織畢業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禮,游跡也不可能太遠。

從前英國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常去南歐,尤其是去意大利“壯游”(grand tour)。出身劍橋的彌爾頓、格瑞、拜倫莫不如此。拜倫一直旅行到小亞細亞,以當時說來,游蹤夠遠的了。孔子適周,問禮于老子。司馬遷二十歲“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 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也是一程具有文化意義的壯游。蘇轍認為司馬遷文有奇氣,得之于游歷,所以他自己也要“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 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

值得注意的是,蘇轍自言對高山的觀賞,是“恣觀”。恣,正是盡情的意思。中國人面對大自然,確乎盡情盡興,甚至在貶官遠謫之際,仍能像柳宗元那樣“ 自肆于山水間”。徐文長不得志,也“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恣也好,肆也好,都說明游覽的盡情。柳宗元初登西山,流連忘返以至昏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游興到了這個地步,也真可以忘憂了。

并不是所有的智者都喜歡旅行。康德曾經暢論地理和人類學,但是終生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每天下午三點半,他都穿著灰色衣服,曳著手杖,出門去散步,卻不能說是旅行。崇拜他的晚輩叔本華,也每天下午散步兩小時,風雨無阻,但是走來走去只在菩提樹掩映的街上,這么走了二十七年,也沒有走出法蘭克福。另一位哲人培根,所持的卻是傳統貴族觀點,他說:“旅行補足少年的教育,增長老年的經驗。”

但是許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樂趣,為了逍遙容與。中國人說“ 流水不腐”, 西方人說“滾石無苔”,都是強調動的作用。最浪漫的該是小說家史蒂文森了。他在《驢背行》里宣稱:“至于我,旅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哪里,只是為了前進。我是為旅行而旅行。最要緊的是不要停下來。”在《浪子吟》里他說得更加灑脫:“我只要頭上有天, 腳下有路。”至于旅行的方式,當然不一而足。有良伴同行誠然是一大快事,不過這種人太難求了。就算能找到,財力和體力也要相當,又要同時有暇,何況路遠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兩個圣人恐怕也難以相忍。倒是尊卑有序的主仆或者師徒一同上路,像堂吉訶德與桑丘或《西游記》里的關系,比較容易持久。也難怪潘耒要說“群游不久”。西方的作家也主張獨游。吉卜林認為獨游才走得快,杰弗遜也認為獨游好,因為可以思索更多。

獨游有雙重好處。第一是絕無拘束,一切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去做,只要忍受一點寂寞,便能換來莫大的自由。當然一切問題也都要自己去解決,正可訓練獨立自主的精神。獨游最大的考驗,還在于一個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伴侶。在廢話連篇、假話不休的世界里,能偶然免于對話的負擔,確是一件好事。一個愛思考的人應該樂于獨處。我在美國長途駕駛的日子,浩蕩的景物在窗外變換,繁復的遐想在心中起伏,如此內外交感、虛實相應,從灰曉一直馳到黃昏,只覺應接不暇,絕少覺得無聊。

獨游的另一種好處,是能夠深入異鄉。群游的人等于把自己和世界隔開,中間隔著的正是自己的游伴。游伴愈多,愈看不清周圍的世界。彼此之間若要維持最起碼的禮貌和間歇發作的對話,就已經不很清閑了。有一次我和一位作家乘火車南下,做聯席演講,一路上我們維持著馬拉松對話,已經舌敝唇焦。演講既畢,回到旅舍,免不了又效古人連床夜話,幾乎通宵。回程的車上總不能相對無語啊,當然是繼續交談啦,不,繼續交鋒。到臺北時已經元氣不濟,覺得真可以三緘其口,三年不言,保持黃金一般的沉默。

如果你不幸陷入一個旅行團,那你跟異國的風景和人民之間,就永遠阻隔著這么幾十個游客,就像穿著雨衣淋浴一般。要體會異鄉異國的生活,最好是一個人赤裸裸地全面投入,就像跳水那樣。把美景和名勝用導游的巧舌包裝停當,送到一群武裝著攝影機的游客面前,這不算旅行,只能叫作“罐頭觀光”(canned sight seeing)。布爾斯丁說得好:“以前的旅人(traveler)采取主動,會努力去找人,去冒險, 去閱歷。現在的游客(tourist)卻安于被動,只等著趣事落在他的頭上,這種人只要觀光。”

古人旅行雖然備嘗舟車辛苦,可是山一程又水一程,不但深入民間,也深入自然。就算是騎馬,對髀肉當然要苦些,卻也看得比較真切。像陸游那樣“細雨騎驢入劍門”,比起半靠在飛機的座位里凌空越過劍門,總有意思得多。大凡交通方式愈原始,關山行旅的風塵之感就愈強烈,旅人的成就感就愈高。三十五年前我隨母親從香港遷去臺灣,乘的是輪船,風浪里行駛了兩天兩夜,才眺見基隆浮在水上。現在飛去臺灣,只是上下飛機而已,一點跋涉感都沒有,要坐船,也坐不成了。所以我旅行時,只要能乘火車,就不乘飛機。要是能自己駕車,當然更好。阿拉伯的勞倫斯喜歡騎著電單車高速馳騁,他認為汽車冥頑不靈,只應在風雨里乘坐。有些豪氣的青年騎著單車遠征異國,也不全為省錢,而是為了更深入、更從容,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道路之長。這種青年要是想做我的女婿,我當會優先考慮。

旅人把習慣之繭咬破,飛到外面的世界去,大大小小的煩惱,一股腦兒都留在自己的城里。習慣造成的厭倦感,令人遲鈍。一過海關,這種苔蘚附身一般的感覺就擺脫了。旅行不但是空間之變,也是時間之變。一上了旅途,日常生活的秩序全亂了,其實,旅人并沒有“日常”生活。也因為如此,我們旅行的時候,常常會忘記今天是星期幾,而遺忘時間也就是忘憂。何況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時間,你已經不用原來的時間了,怎么還會受制于原來的現實呢?

旅行的前夕,會逐漸預感出發的興奮,現有的煩惱似乎較易忍受。剛回家的幾天,撫弄著帶回來的紀念品像撫弄戰利品,翻閱著沖洗出來的照片像檢閱得意的戰績,血液里似乎還流著旅途的動感。回憶起來,連錢包遭竊或是誤掉班機都成了趣事。聽人闊談旅途的趣事,跟聽人追述艷遇一樣,盡管聽的人隔靴搔癢,半信半疑之余,勉力維持禮貌的笑容,可是說的人總是眉飛色舞,再三交代細節,仍意猶未盡。旅行前后的心情都受到相當愉快的波動,幾乎說得上是精神上的換血,可以解憂。

當然,再長的旅途也會把行人帶回家來,靴底黏著遠方的塵土。世界上一切的橋,一切的路,無論有多少左轉右彎,最后總是回到自己的門口。然則出門旅行,也不過像醉酒一樣,解憂的時效終歸有限,而宿酲醒來,是同樣的惘。

㈣同是天涯一吃客,相逢何必曾相識。年輕的我們就這樣在異國他鄉,為吃一口來自故國的味道,做傻事,犯錯誤,尋找著、開墾著,堅守著、創造著。我們曾經帶著各自故鄉山河和各自歷史的味道,因為吃走到一起來,幾乎在異國重組了一個日趨精細的中國社會。而我們又好像毫不知情,莫名其妙地,像食物匯聚后香氣消散于空氣一樣,帶著彼此相遇的味道,悄悄分離。

1

軍哥和慶哥剛來法國求學時,臨時住在同一間宿舍。

他們都是山東人,軍哥學物理,慶哥學生物。軍哥纖瘦,慶哥壯實,軍哥拘謹,慶哥從容,生活中二人幾乎形影不離:慶哥去超市,軍哥就跟著。軍哥去公園,慶哥也隨著。初來法國,二人黏在一起的固定形象,譬如牛頭和馬面,白無常和黑無常,成雙入對,不可分割。

每到商店關門、街上悄無行人的周日下午,慶哥和軍哥就在屋里琢磨,究竟該吃點什么好,后來他們各自有了單身宿舍,也不過是分別不約而同地關在屋子里,自己和自己琢磨究竟該吃點什么。

如果在周日下午,軍哥突然在群內不言不語,我們就能猜到,他或許又在做好吃的了。只要摸準了點兒,在傍晚時分突然敲他宿舍的門,開門的軍哥一定會露出一副秘密被發現的慌張神情——他當然早已知道,以我為首的吃貨團體,如此言笑晏晏地無端降臨,好比黃鼠狼給雞拜年。

看到我們,軍哥一面極力保持自己的鎮定,一面用瘦弱的身軀緊緊塞住門縫,以免我們看到他廚房內的東西。

可是,十幾平方的宿舍,還有什么不能一目了然?家門正對的就是開放式廚房,食物的香氣可沒長眼睛。果然,進門就看到他桌子上,已堆了座小山,那可是一層摞著一層,略微發黃的,手掌般大小的饅頭啊!

在外留學的人,深知饅頭這東西的技術含量。

它是國內街頭最常見的食物,但在國外,絕對是稀罕物。饅頭的制作得花費大量的人工,和面揉面發面都需要技術,再加上蒸制的設備不全——想起新鮮的大饅頭,留學生只能咽咽口水,或者用速凍的小饅頭解饞,或者索性吃面包,把它想象成饅頭。

猛然看見一堆大饅頭,所有人頓時兩眼放光,手也顧不上洗,一把抓起一個:“軍哥,給個饅頭吧!”

軍哥激動起來,側著身體,緊緊護住了饅頭小山:“手下留情!一共七個饅頭,從周一到周日一天一個,你吃一個,就少一個,少了一個,就少一天!”

看打劫不成,同學佯嗔著,白他一眼,笑道:“軍哥,你也太小氣了吧。”

人在國外,可吃的中國食物是極其有限的,正因為資源稀缺,分享中國美食就成了一個人異常珍貴的品質和許多友誼的起點。

可是我們愛軍哥,更愛逗護食的他玩兒,就連慶哥聽到這樣的事,也笑呵呵的,最后總不忘補一句刀:“你看他老這樣,所以我早就不跟他過了!”軍哥聽到,就抬高脖子,瞪大眼睛,朝著慶哥的方向笑著喊:“是我先不跟你過了!”

日子就在我們對軍哥周日美食的偵察和反偵察中漸漸溜走了。

2

暑假,軍哥與慶哥又先后回了趟國。這一趟回來,他們都因飽食終日而容光煥發,又不約而同地帶回了些“好東西”。

軍哥帶來的,是家里種地的親戚親手包好的種子:香菜,小蔥,菠菜。還有做廚師的親戚親自配好的調料:鹵肉,辣子雞……

香菜小蔥在我們這個城市并不便宜,也很難找到新鮮水靈的,因此軍哥決定自力更生——在花盆里種菜。

而慶哥也想到了一處,但他更高級——他帶來了一棵香椿樹。

說是樹,其實只是一株小苗,顫顫巍巍的,根部裹著一點兒慶哥家鄉的泥土。他把樹苗用塑料布里外包裹得里嚴嚴實實,裝到箱子里托運,樹苗坐了數十個小時的飛機,轉了半個地球,居然還活著——為了那銷魂一口,軍哥和慶哥幾乎都冒著被海關查禁的危險,做了一回“亡命之徒”。

來到法國后的香椿樹,種在慶哥找來的陶土盆里,換上這里的泥土,倒也氣息微弱地生長起來。我總是盯著香椿那暗紅色的幾片葉子,眼前浮現著來年的景象:春天到了,香椿發出許多嫩芽,摘下來切碎,就有了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再過一年,它新的枝葉又生出來,長到花盆也裝不下,就移植到臨近的山里,在風吹日曬的自然大化中,自由滋潤地生長繁殖下去——從此,中國人在法國再也不愁吃不到香椿,而香椿這道時令菜肴,最終也會進入法餐,香椿沙拉,香椿烤肉,香椿甜點……

慶哥總在這時極其嚴肅地喝止我的幻想:香椿樹是不能隨便種在外面的,自己吃就好了。法國沒有這種植物,香椿繁殖快,壽命長,很容易引起生態入侵。

于是我又將希望寄托在軍哥未來的香菜、小蔥和菠菜上。這些種子已經在他的花盆里慢慢發芽了。

可是,或許是營養不良,它們的體型過于纖弱,繡花針一樣細的苗兒,一陣風吹來都能壓倒一片,軍哥看著自己的菜,一天又一天地等待著,等香菜長長,就能拌上牛肉,小蔥長大,就能拌上豆腐。那些嫩嫩的菠菜,也能做個湯。可是,這小小花盆的小小植物,究竟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吃呢?

3

軍哥宿舍旁不遠處是一個自然公園。一條河流從旁邊經過,那里土地肥沃,草木蔥郁。園丁在公園中央的空地上開辟了一個又一個長方形的園子,種著玫瑰,郁金香,薰衣草,每到花季,群蜂往來,芳香撲鼻。公園角落處,寂寞地長著些繡球花,槐樹,矮竹,日本櫻,圍墻邊的野獼猴桃即使結了果子,也無人問津。

軍哥晚上吃完飯,常常去公園散步,沒多久就看中了這塊隱蔽的角落,于是他做了一個決定——為了他的種子,他要在這里墾荒種田。

幾次踩點、反復觀察后,軍哥還真找到一塊較為平整的草地,藏在灌木叢中間,又被樹木遮擋住。于是每天晚上他從實驗室出來,吃完飯就拿上工具直奔空地。掀草皮,翻土,下種,澆水,一個人忙得不亦樂乎。

當然,軍哥墾殖的故事,也是他后來才轉述給我們的。行事隱秘的他,大概要等到香菜、小蔥和菠菜做成菜肴,踏踏實實地放進盤子的時候,才肯跟我們驕傲地炫耀他在這些夜晚的行程。可是,種子發芽了,長大了,卻在一夜之間,詭異地一半被埋,本來齊整的田地也泥土四濺——有東西闖入他的田地。

軍哥那香菜拌牛肉,小蔥拌豆腐和菠菜雞蛋湯的美夢又遠了。于是,他又像一個頑固的老農民一樣,輕輕刨去覆蓋在小苗上的泥土,再慢慢整理自己這塊希望的田野。剩下的一半小苗在軍哥細心地照顧下,又歡快地長起來了。

夢想中的菜肴近在眼前。

可是,一個暖風微撫的傍晚,當軍哥再次站在田地前時,卻發現自己的夢又碎了——他的田地再次被毀,小苗也折腰斷莖,好像被什么動物用腳狠狠踏去,就連土壤這次也翻起來,散亂地堆著。

是公園里挖洞的老鼠嗎?軍哥終于著急起來。

每天和小白鼠打交道的慶哥幫忙分析到:“這不像是老鼠的行徑啊!所有的小苗又沒被吃,地上也沒洞,老鼠沒有毀田的動機啊。”

“兔子?”我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公園里見過一只飛跑的野兔。或許軍哥的田地無意中侵占了一只流氓兔的領地,影響了它的出行,導致兔子階段性情緒不穩,最后打擊報復?

軍哥不置可否,但他仍像一個堅定的老農民一樣,每天去自己的田野里,想著清理土壤,再次下種。

可當他再次于一個傍晚蒞臨田野,準備耕作的時候,卻發現那里站著一個警察。

警察似乎已經等他很久了。他嚴肅地問了軍哥更多嚴肅的問題。軍哥在緊張中,最后只聽懂一個意思:“這里是公共用地,你私自種植已經違法,特此提出警告。自行毀掉田地,下不為例。如有再犯……”

至此,那些新鮮香菜、小蔥、菠菜的美食之夢也徹底破滅。

這邊希望的田野覆滅,那邊慶哥的香椿樹也沒什么生氣。香椿已經出國好幾個月,可還是只有兩簇葉桿,也不落,也不長,半面生,半面死。

這種狀況后來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我曾經問慶哥,他有沒有在這年的春天吃到香椿拌豆腐。慶哥特別悲涼地看著我,“你看,一棵孤獨的香椿和我住在一起。我去實驗室,他就一個人,我回來,也沒人說話,我看著他,他也看著我——葉子還不夠我一盤菜。我越看心里就越難受。”

慶哥說這話的時候,軍哥已經畢業回國。

慶哥最終還是沒有在法國吃到不遠萬里帶來的香椿,他也不愿讓它再在異國他鄉飽受作為一棵樹孤單的痛苦。慶哥回國那天,一把火燒了那棵養了好幾年的香椿樹。

人在食在,人走食亡,這也是我所見過的留學生吃貨中最悲壯的故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002評論 6 54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40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13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14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52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18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12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97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5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92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10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35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21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2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29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35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80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