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關系,我周圍的很多同事,都希望被冠以——“有趣”的人。
畢竟,一個幽默風趣的老師,會對于自己的招生,還有收入有很大的幫助。
而學生,也厭惡了學校的枯燥,轉而想要追求的,就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刺激與快樂。
在我們這邊的內部,一個約定俗成的方法,就是記憶和背誦大量好玩好笑的段子。
而這個段子,就是讓我們變得有趣的根源。
但是世界上很多時候,也會遇到這個問題。
當段子是證明自己有趣的原因,往往也會被這個“因”所綁架,這樣的綁架,會導致學生下一次對于你,具有這樣一種,“有趣”的期望。
他們會期望你講段子,你也不得不講段子來維持自己“有趣”的形象。
同時,學生對于段子的笑點越來越多,到最后,就會給學生帶來一種
——“這老師好無聊。”的感覺。
當然,有些老師也說,一年也就四個季度,一共66節課,搜集200個高質量段子,全年續班就可以搞定了。
那么,如果一個人,他是這么做的,你還會覺得他有趣么?
所以,我想說說,我看到的,一個有趣的人。
(一)
Tracy姐是我之前學生的一個媽媽。
年紀未到40,孩子已經高三。
我之所以對于她印象較為深刻,除了是因為她是讓孩子上我一對一課程的土豪家長之外,還因為她比一般的母親,更加的年輕,漂亮。
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外國的名字,很自信的自我介紹,這一切,都讓我覺得這個媽媽與眾不同。
可能因為她的丈夫的事業已經足以撐起家里的一切開銷的緣故吧,她的工作,缺乏了賺錢這個動機。
也理所應當的,有了孩子之后,就開始全職做一個媽媽,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放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富裕帶來優越,也會帶來一種認同的缺失。
做了一個全職媽媽之后,雖然注意自己的保養,同時也這種鍛煉自己的身體,然而,全職媽媽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那就是,她很久沒有讓自己滿意過了。
畢竟,這個社會中,金錢的獲取,物質的累積,往往才是一個人成就感的來源。
除了這些,大部分成長與積累,更多的是一種取悅自己的工具,因為缺乏了與外界的比較,也很難獲得社會的認同。
(二)
Tracy姐的手藝確實非常棒。
每次晚間,她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帶飯,從便當來看,無論是色,香,味都遠超一般的家庭,絕對有專業的手藝。
而為人也慷慨大方,有些時候,我們老師也會借光品嘗到她的手藝,每次吃的時候,都贊不絕口。
——確實,火候,咸淡的專業把控,配上優質的原材料,孩子的口福,確實讓人羨慕。
熟絡之后,我們也會在沒事的時候聊聊天。
她會和我說她對于孩子的教育哲學,對于孩子的教學方式。
會對我說一些曾經帶孩子時遇到的跌宕,也會對我說一些自己買菜做飯的心得。
總之是一個很健談也很自來熟的媽媽,而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孩子高三畢業之后,她就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去處理孩子的問題,她要做自己。
——做一個,有趣的人。
(三)
孩子的成績非常的優秀,取得了一個非常好的成績。
這也算是必然的產物,畢竟這么多物力的累積,這么多優質的教師的教導,成績不好才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Tracy姐,終于有機會,做一次自己。
看她朋友圈,在孩子高考成績出來之后,全家去了美國度假。
每天陽光與沙灘,品嘗各種異域的美食,活得很開心。
終于,當孩子進入大學之后,Tracy姐打算過自己的生活。
——“余老師,我孩子一直都說你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其實我還是蠻羨慕你的,所以我也想問你一下,如何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呢?”
有一次,在微信中,Tracy姐偶爾的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其實,這個世界上,你是誰比你說什么,要重要很多。當我用專業知識讓學生認可我之后,即使說一個冷笑話,都會讓學生覺得我的幽默。但是如果我未獲得認可之前,我想讓別人笑,只有自我貶低了,而這種自嘲,我個人不是非常的喜歡。”我繼續微信當中回復道,“可能,因為我這種為師的,有一種天生驕傲吧。我自己不是很能夠在學生面前自嘲。”
——“謝謝余老師,我明白了,也就是說,我要把自己的某一個長處展現出來,隨后讓大家認可我。當大家認可我之后,只要我展現自己自然的一面,大家對我都會覺得我是有趣的人,對吧。”
——“恩,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先有認同,有趣往往是認同的衍生物。”
(四)
Tracy姐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Shirely。
Shirely是一個媽媽論壇的發起人,平時會組織一些媽媽們一起做沙龍,交流一些做飯的心得。
Tracy認識Shirely,也是因為在微信中,透過Shirely分享的菜譜,學了一些做菜的技巧。
隨后就開始認識,交流,一見如故,在媽媽的論壇當中,她也一下子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媽媽。
——畢竟,Tracy姐無論是手藝還是經驗,都有足夠的經驗。
每次都會說出一些畫龍點睛的妙方,令別的媽媽感覺驚嘆。
而同時,Tracy姐天生的那種熱情,也使得,在很多的時候,她都會被認為,她是一個,有趣的人。
前幾天,我微信亮起。
——“余老師,我被大家稱之為有趣的人了,好開心。”
——“謝謝你”
(五)
有趣只是認同的一個方式,但是好多人,為了追求有趣,而忽略認同。
也許是因為“有趣”比較容易,一個笑話,一個段子,就能實現。
而“認同”,卻需要經年累月的沉淀的關系吧。、
于是生活中,就開始有一些,“刻意”的段子。
可能我是一個講段子的宗師,所以,會對于這種刻意,更加的敏感。
有些時候,這種刻意的有趣,只會讓我感覺,都是套路,而缺乏真誠。
最終,他的有趣,被大量的段子,所綁架。
下一次,人們對他有趣的期望,就是從他口中說出的段子。
但是人們對于段子的笑點越來越高,而好的段子越來越少。
最終,段子沒了,這個有趣的標簽,也從他的身上,慢慢摘下來了。
其實,有趣,是認同的衍生物。
當我足夠認同一個人的時候,對方只需要一份熱情,就能夠讓我覺得,他是有趣的人。
其實有趣就是這么簡單。
不要單純的,用有趣,作為自己的目標。
當你擁有“沒架子”的強大的時候,這時,人們就會在你身上,貼上一張,“有趣”的標簽。
而這張標簽,只需要你展現自己的本性,而不會給你,太多的壓力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