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暑期即將過去,在這個暑假里,我們有幸被選參加學校的暑期社會實踐——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工作。在華北不斷高溫預警的天氣下,我們沒有回家,一直堅持著,等待學校老師與相關工作人員的對接和我們的出發。不負我們的期望,這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暑期調研,讓我收獲頗豐。
孤燈長夢,一晃百年
我們組調研的是“市級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雙堂“盒子”。雙堂“盒子”是一種民間技藝,也是一種民俗活動,它集編扎、造型、剪紙、彩繪、煙花制作等為一體。它由藝匠精心設計、編導、導演,以傀儡為角色,以焰火為動力操縱傀儡表演。它雖無音樂旋律伴奏、說唱匹配,但有與木偶戲、皮影戲、紙影戲等民間藝術形式類似的藝術因素和功能。雙堂“盒子”藝術自成一體、別具一格,通過“焰火”技藝,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傀儡和各種各樣的故事“場景”展現給觀眾,通過栩栩如生的故事“情節”,讓人們在輕松娛悅的觀賞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并通過這種藝術形式,謳歌真、善、美,批判假、惡、丑。
我們到達雄縣以后,為了避免我們勞累和乘坐班車耽誤時間,傳承人王法旺老師親自開車來接我們,他周全的考慮讓我們很感動。在車上,王法旺老師給我們展示了雙堂盒子的相關視頻以及照片,并給我們簡略的介紹了雙堂盒子。在視頻中,我們看到了雙堂盒子制作的全過程,它耗時長、工作量大,全村老少一同投入制作,也感受到了燃放盒子時場面的壯觀,不得不讓人為此而折服。我深深的體會到在壯觀的雙堂盒子背后是有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的注入。正是他們的努力和不斷堅守,才讓雙堂盒子即使遭遇過一些挫折,但是仍然傳承至今,從明洪武年間至今無一中斷,不斷傳承至今!
風華不再,唯癡心人秉燭苦等
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長期處于封閉狀態的“盒子”制作也面臨人亡藝絕的嚴峻挑戰。王法旺老師告訴我們,由于“盒子”制作技術難度大,習藝周期長,特別辛勞,年輕人多不愿學,已經是后繼無人。制作“盒子”藝人越來越少,大多數年輕人對于上網、游戲更感覺興趣,對于制作和傳承“盒子”這一手工藝普遍都失去了興趣。再加上一些城市禁做、禁放煙花、爆竹,也對“盒子”的制作和燃放,造成了打擊,作為全國僅有的“盒子”制作的藝人,能掌握全套技藝的傳承人大都年事已高,很難再親自參與制作。
聽到這里,我們感到有些遺憾。雙堂盒子作為源于宋朝,在中華土地上生長幾百年的傳統手工技藝,在歷史長河中,曾帶給我們的祖輩無數的祝福與感動,作為時代的接力者,我們不能讓雙堂盒子這一先輩智慧在我們這一站失傳,那將不僅是我們的罪過,更會是民族的損失。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要勇敢扛起身上的責任,砥礪前行,盡自己綿薄之力,讓祖輩的智慧繼續流傳,讓民族的精髓發揚光大。
探尋瀕臨滅絕非遺的原因
就雙堂盒子來說,了解她的人很少,即使是河北人亦是如此,所以對于傳承和發揚這樣的傳統工藝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可以將其長期發展的。不僅雙堂盒子面臨這樣的問題,還有許多的傳統文化遺產都面臨著滅絕的險境。根據互聯網查詢,我們可以看出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不容樂觀,許多原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半失傳或消亡,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于瀕危狀態,而只有少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尚在傳承。我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以下幾點原因:
1、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乏自覺性。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環境惡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消亡有其適宜的土壤和相應的人文環境,社會大環境對其存廢有一定的阻礙或促進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多數分散存留或流傳于民間,由于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缺少強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經費的支撐,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缺乏后人,一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掌握一定傳統技藝的民間藝人為數不多,或年事已高,或生活困難,他們掌握的工藝技藝隨時都在消失,民間技藝的傳承后繼缺人。
4、相關部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不大。
5、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和地位沒有完全被社會認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首先應該是對創造、享有和傳承者的保護;同時也特別依賴創造、享有和傳承這一遺產的群體對這一遺產的切實有效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僅停留在保護層面,應當與利用、開發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城市中發揮它的文化功能,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性”保護。我們應該以人為本,整體保護,給予一些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保護與開發并重,此外還要遵循兼顧各方利益原則,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和教育系統保護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一項綜合性活動,應該集合多方建議,廣開言路,從而提出合理的保護措施和手段,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擔負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爭取不讓每一項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在我們的手上消失,成為現在,甚至以后無法彌補的遺憾。
在此之前我們也參加過一些團體的暑期社會實踐,但是這一次讓我們感覺完全不同,傳統技藝傳承人對技藝的那種“堅守”深深的感動了我們,在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能夠參與其中,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在此,更要向各位傳承人致敬,是他們的努力使我們的文明薪火相傳,使祖輩的智慧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