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儀式是什么?說白了就是額外加上一些耗時耗力耗錢的非必要的動作來表達重要性的行為。或是通過這些動作來表達鬼神或是愛情這些虛擬沒有實質東西,和神像玫瑰花一樣是一種載體。通常一些比較大型的活動才能成為儀式,對我們平民小百姓來說儀式通常只有紅白二事以及求神拜佛的時候才算儀式了。儀式感則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稱之為儀式但也同樣算是多余的動作的行為。直白的說就是感覺像是一種儀式但稱不上儀式的行為。
? ? ? 對于個人來說,儀式感有兩個作用。
? ? ?一個是有關于品味。一個把茶葉扔進玻璃杯然后粗魯的倒入開水的人一定不在意茶的味道。而一個人愿意用一大堆茶具經過一系列程序沖出茶來,一定會慢慢的品茶。難道你沒有發現?所有稱之為有品位的活動一定都會有一套繁瑣的程序。當然,用錢到茶館里讓茶藝師沖茶的也不在討論之列。品味和品德也沒有關系,我說的是品味最初的含義。品味顧名思義就是品嘗味道的意思,后來才慢慢發展成為一種更廣泛的含義。這一系列繁瑣的程序,實際上就是一個靜心的過程。在一套繁瑣耗時的動作里,讓心思慢慢集中到將要吃的東西或是將要做的事情上面。你不要覺得沒有用,來跟著我試試吃一個不同的蘋果。吃蘋果之前先好好觀察一下蘋果的顏色,看看大自然的油畫是怎么過度顏色的。再將蘋果輕輕的放在鼻子下嗅一下蘋果的味道,好好感受一下那種青澀的或是甜美的味道。然后輕輕的慢慢的咬開蘋果的皮,記住一定要慢,要能感受到牙齒撕裂蘋果皮再將果肉撕裂果漿接觸到味蕾的那一瞬間的味道,然后再細嚼慢咽,感受著蘋果的芬芳從一處慢慢蔓延到整個口腔的味道......是的,儀式感一定能讓你的生活多了許多趣味。因為你三兩口就吃下這個蘋果省下的時間無非就是用在刷朋友圈看電視劇上了,卻沒有真正嘗過蘋果的味道。以此類推,如果你的生活里沒有這樣一些可有可無的充滿儀式感的行為,一定很無趣。而像是書法之類的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行為,同樣需要通過這樣的儀式感去把心靜下來。
? ?另一個則是習慣,關于心理的。儀式感相當于一個按鈕,當你去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就是告訴大腦,我要開始進入另一個狀態了。比如起床之后,穿好正裝,整理領帶或是領口的時候,就告訴大腦,我要進入工作的狀態了。而一個睡過頭急急忙忙穿好衣服風風火火出門的人,到了公司絕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工作狀態。同樣的,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一般都會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是武術里的起手式。都是這樣一個作用。
? ? ?對于兩個人來說,儀式感則是表示重視的。儀式感的特點就是這種行為可有可無,但一定是耗費時間的。金錢不能代表重要性的一個原因是它不公平,有的人多點有的人少點,只有那些金錢至上的人才會說男人有多重視你就會為你花多少錢。唯有時間是公平的,愿意把時間花在這種儀式感上才能讓彼此感覺到被重視(無所事事的人除外)。形式(送禮物)不重要,時間點(情人節紀念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意和你做些可做可不做的事,當然兩個人都喜歡的最好。但是這不是絕對的,熱戀期不算,穩定期才有用。又或者創業期等事業發展特殊時期也不能比較。儀式感不能代表愛情,總是很有儀式或是儀式感的也有可能是爛人,畢竟這些只要你想做還是能做的。但可能的話還是盡量有些儀式感,畢竟愛情看不見需要有些載體,需要被證明。
? ? ?特別是對孩子,那些忙于事業的有錢人家的孩子最愛說的那句,我希望你能抽些時間多陪陪我,而不是一堆的玩具和有求必應。孩子的心是最真誠的,要的也最真實的。無論多么IPAD上多好玩的游戲多有趣的節目,只要爸爸媽媽愿意坐下來和他們玩,他們一定毫不猶豫的放下,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