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大結局了,看這部劇的時候,我正在看美國兩性關系研究者蓋瑞.查普曼的《愛的五種語言》。雖然這不是一部愛情劇,劇中達康書記和歐陽菁的離婚仍然觸動了我。
劇中的達康書記從基層開始,敢拼敢闖,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的一個縣長到省會城市的市委書記,為什么到最后還是落了個形單影只,孤家寡人?
劇中的歐陽菁跟隨著達康書記的升遷,從縣城到大都市,享受著作為一個市委書記夫人的優越和便利,為什么她越來越不開心,越來越不滿意,最后決心與達康書記分道揚鑣?
是因為兩人然之間沒有愛了嗎?達康書記還用自己的專車送離婚后要出國的妻子。只是他們感覺不到對方的愛了。
心理學家說:物質的東西無法取代人類情感上的愛,感覺被愛是人類最重要的情緒需求。
先來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或許你聽過。
有一個年輕人喜歡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姑娘喜歡吃梨,年青人卻認為, 蘋果才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水果。于是年青人每天都買一些蘋果送個姑娘,最初姑娘會對年青人說聲謝謝。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姑娘提出來自己更喜歡梨子,可是年輕人一如既往的每天給姑娘買蘋果。終于有一天,姑娘提出了分手,分手的原因是:我喜歡吃梨,你卻總是給我蘋果。年青人非常不解,我是為你好啊,蘋果是最有益健康的水果了,我每天都給你買,你還要怎樣?
是啊,蘋果或許是最有益健康的水果,但人家姑娘喜歡的是梨子啊。我們常說,我們要給別人他所需要的,而不是我們認為最好的。你過去有沒有過“出于好意”而做過一些類似的事情?
在夫妻關系中亦如是,如果想要對方感受到我們的愛。我們需要用對方最能感受愛的方式表達愛,而不是用我們自己喜歡的方式。
蓋瑞.查普曼在《愛的五種語言》中告訴我們,人們感受愛的方式主要有五種,它們分別是:肯定的言辭、精心的時刻、身體的接觸、服務的行動和接受禮物。
肯定的言辭是說,我們要用鼓勵的贊賞的話替代嘮叨和挑剔的話語;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選擇請求來作為你表達愿望的方式而非要求。
精心的時刻是指兩個人同心一起做些事情,并且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而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在一起。
服務的行動要求你做你的配偶想要你做的事情。你借著替他服務,而使他高興;借著替他做事,來表示你對他的愛。
身體的接觸可以傳達恨或者愛。對許多人來說,有時候,一個擁抱遠遠勝于一萬句“我愛你”。
接受禮物,也有很多人在收到禮物的時候會感受到愛,禮物不必昂貴,一定要用心。
知道了五種愛的語言,我們不妨來看看劇中的達康書記和歐陽菁主要的愛之語分別是什么。
達康書記,心懷造福百姓的理想和報復,把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時間用在了工作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績,無論是金山縣的村村通公路,還是京州的開發區建設,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他非常在意這一切而且為之驕傲。這樣一個達康書記,肯定的言辭才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和歸屬感,如果歐陽菁能夠肯定這些而不是充滿恨意的抱怨,或許達康書記會覺得妻子很愛他。
歐陽菁,身為市委書記的夫人,可以進銀行當副行長,可以享受很多其他的便利。這些固然能夠帶滿足她的一些虛榮心,可實際上,在她心里有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丈夫的愛。從她的抱怨和她對愛情劇的沉迷,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她主要的愛的語言是精心的時刻。如果達康書記可以單獨抽出時間陪陪自己的妻子,或許每周只需要一次,一起吃頓飯,聊聊天,哪怕就是一起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都會讓歐陽菁感覺到愛與幸福。
當然這只是假設,達康書記和歐陽菁最后還是選擇了離婚,因為誰也不愿意改變,而是希望對方去改變。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夫妻其實也在湊合著過,有些人抱怨對方并且寄希望對方能做出改變;有些人在消極的得過且過,用“大家還不是都這樣”自欺欺人。
想要改變其實也不難。
首先你要確認是你自己想要改變,而不是你要改變別人。這點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要改變別人,結果注定會失敗。
然后是花時間找到伴侶愛的語言,用對方能夠感受得到的愛的方式去表達你對他的愛。如果對方愿意,也可以把你能夠感受到愛的方式告訴他。
到這里你發現了,我還沒說怎么找到伴侶愛的語言。那如何知道伴侶和自己愛的語言呢?
從生活中觀察是一個好辦法,觀察你的伴侶是怎么向你表達愛的,那通常是他們希望你能對他們做的。例如我家先生之前會每天削水果給我吃,這就告訴我,他愛的語言是服務的行動。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后臺留言索要《愛的五種語言測試題》,從現在起,到6月底每篇文章都堅持留言的朋友,將收到Leo媽媽送出的《愛的五種語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