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聽了幾節名師的課,很有啟發,有幾點讓我特別欣賞和值得我學習。
一、教師對小組活動的安排和設計沒有流于形式,讓學生通過小組達到促進和合作學習的目的。組織教學之后,老師讓小組之間進行對常規的專業概念互相考核??梢詮膶W生的活動表現中看出,他們平常之間經常進行這種活動,所以學生活動進行有條不紊。這種小組輪流考核,復習已學知識的方式我非常喜歡,因為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老師提問讓學生回答的效果更好。學生想考查別人,自己要先熟悉所學內容,才能做到考查別人,這種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看書,了解知識點,也調動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
二、在小組互相提問的過程中,答對的小組加分,老師讓專門的學生負責統計記錄加分的結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反饋。這一點是我值得我借鑒的,有的時候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會給小組加分,特別讓老師苦惱的一件事情就是小組加分之后的結果怎么處理的問題。學生年齡小的時候,可能會給一點物質獎勵,但是這種做法兒我不是特別欣賞,我個人認為物質的獎勵,對學生的學習驅動是短暫的,很容易消失,還可能讓學生對學習的目的產生一種錯誤認知。怎么能恰當的處理小組加分后的結果呢?這一點一直是我思考的一個問題 ,這位老師把小主組加分作為一種長期機制進行階段性積累,這有助于解決學生學習狀態不穩定、學習興趣短效的狀態。我認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過程或許也可以記入個人成長檔案和綜合素質評價中,這樣也助于達到一種長效的激勵效果。
三、在老師導入新課的環節中,老師是詢問學生昨天的作業中哪些地方有問題和難度,從上節課留給學生的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入手,引入今天的新課。這樣的導入,既能承接上節課的知識,又能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學生帶著想解決遇到的困難出發,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這樣有助于他在課堂的學習中目標明確,致力于解決問題,這樣會引導他的課堂聽課的注意力,他們會自覺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
四、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老師不是讓學生機械地去記憶新知識的要點,而是讓學生去探索方法,怎樣才能更有效的把知識點梳理清楚。然后教給學生具體的做法,和學生一起總結規律,并讓學生用這種規律不斷地進行實踐,按照總結的規律一步一步進行訓練,在經過反復的實踐之后,多數學生都掌握了如何進行正確判斷。
五、在小結階段,通過板書新知識的要點,歸納總結出這堂課的重點,知識框架清晰、板書簡潔明了,有助于學生對這節課的重點有個整體的掌握。
六、在整堂課的講授過程中,教師的課堂節奏把握的很好,一步一步下來,思路清晰,環節完整,銜接自然,最后職業道德滲透做得恰到好處。
聽完這幾節課之后,我感受到年輕教師給我們這些老教師帶來了新的視野和思考,年輕人的智慧無限,真的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