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工業時代的 8 小時工作制依然被繼承到了現在,然而取代體力工作者的腦力工作者,一天中能高效工作的時間其實很短。摸著你的良心告訴我,一天中你真的大部分時間在工作嗎?
8 小時工作制其實并不是依據人類能集中精力的最佳時長而設定的,事實上,這個制度來源于工業革命時代,與現在大多數人做的工作都是沒什么關系的。
在 18 世紀末,工廠基本都需要全天候運行,那個時候每天工作 10 - 16 小時是很平常的。當然啦,這種漫長的工作時間確實有點慘絕人寰,于是許多社會活動家提倡縮短工作時長。在 1817 年,有這么一句口號:
Eight hours labour, eight hours recreation, eight hours rest.(8 小時工作,8 小時娛樂,8 小時休息。)
不過,正如每項改變歷史的事件都會受到層層阻力,這個 8 小時的運動在將近一個世紀后才漸漸標準化。那是 1914 年,福特汽車公司把每個人的工作時間縮減至 8 小時,同時薪水翻番。這可是讓人大吃一驚,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生產力還提高了!
因此,雖然讓人難以置信,其實 8 小時工作制是以平均工作日的方式使其看起來更人性化從而實現的。
然而到了現在,工作日制度其實已經到了下一個臨界點。有部分原因是在 8 小時工作中,每人實際生產力只有 2 小時 53 分鐘。
簡單來說,一天當中你大概只有3 小時在工作。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他們每天平均工作 8.8 小時。然而在近 2000 名全職辦公室工作人員的樣本中,大多數人在工作時間里其實都沒有在工作。
最常見的非生產力因素中:
- 閱讀新聞資訊 —— 1 小時 5 分鐘
- 刷新社交網絡 —— 44 分鐘
- 與同事閑聊 —— 40 分鐘
- 搜索新工作 —— 26 分鐘
- 抽煙休息等 —— 23 分鐘
- 和客戶或者朋友打電話 —— 18 分鐘
- 制作熱飲(一般是沖咖啡)—— 17 分鐘
- 發微信等即時通訊消息 —— 14 分鐘
- 吃零食 —— 8 分鐘
- 把零食放在辦公室里 —— 7 分鐘
自由職業者或者在家辦公的人看到這些數據估計會笑了出來,畢竟有時候心理因素會讓你覺得沒在辦公室里就感覺沒做什么工作。但實際上,即使你每天工作時間只有 3 小時,你的輸出也和坐班的 8 小時差不多。
試想,即使我們并沒有將工作時間一下子縮短到 3 小時,我們先拿 6 小時工作制做個灰度測試,朝 11 晚 5 會不會讓我們得到更好的休息,從而更加集中精力更有成效呢?
唯一的問題是,像當年福特大刀闊斧進行工作制改革的公司可能不太多。
原文鏈接:In an 8-Hour Day, the Average Worker Is Productive for This Many Hours
“本譯文僅供個人研習、欣賞語言之用,謝絕任何轉載及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本譯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擔。本人同意簡書平臺在接獲有關著作權人的通知后,刪除文章。”
推薦閱讀:Github | 程序員七大生產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