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過完了農歷的十八歲生日,雖然一直都是過身份證上的日子,但可能因為骨子里還是比較傳統,十八歲生日我選擇了農歷日期。上午和已經上大學的學長見了一面,聊了一會兒,然后自己吃的午飯,回家。一下午的時間把國慶假期的作業寫完了。然后......然后晚上父母回來,吵了一架。是的,他們完全不記得我的生日,十八歲生日。
也不能說是吵架吧,我單方面的聽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管吵架的原因是什么,我肯定是有錯的。只是在那天晚上,感覺想法有了點微妙的轉變。
十八歲了,很多事情應該自己承受和面對。
因為父母比較忙,所以大概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放假的時候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家里,從早到晚。早晨八點睜開眼,父母已經上班了,再見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將近九點。可能是因為從小就是這樣的生活,所以現在對于獨處這件事沒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更不會感到孤獨。
也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比較獨立吧。尤其體現在心理上。
小時候學校有點事情,晚上回家就和父母嘰嘰喳喳的說;慢慢的,學習越來越忙,說的也越來越少;最后從沒時間說變成了不想說。因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說十個字,但可能需要用一百個字來解釋。不是說代溝,而是說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把自己心里想的東西一字一句的說出來感覺特別不舒服,但你不得不說,因為父母在刨根問底。
所以慢慢變成了每說一件事,就需要深度挖掘一次自己的內心。挖掘的一次比一次多。
也讓我發現,我心里想的,父母越來越不懂。
十八歲了,很多事情應該自己承受和面對。
那天晚上,有那么一瞬間,突然覺得,十八歲的自己應該更堅強。對父母應有的關心、敬愛、心疼,一分都不會少;但我不想在父母面前袒露自己的內心,因為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會不會變成日后父母的責罵中的一條理由。
你的痛苦,你的難過,十八歲的你可以承擔了。早晚有一天你需要自己承擔這些情緒這些事情。對你的父母,你可以露出你的心肝,但是對別人呢,你怎么知道你展現出來的脆弱不會成為別人攻擊的地方呢。
孤獨,是每個人都要承受的,我慶幸我能在學生時期學會承受,也學會享受。
生氣了可以自己去跑圈,傷心了也可以自己抱著自己在角落里痛哭一場,但向別人訴說,好象也沒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