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夾子”的故事原本是德國浪漫主義作家E.T.A.霍夫曼1816年在柏林發(fā)表的一則童話。亞歷山大·杜馬斯1844年將其譯為法語版。1892年柴可夫斯基以此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芭蕾音樂,傳奇編舞大師馬里斯·佩季帕編排了舞蹈。今天《胡桃夾子》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舞劇之一,你一定熟悉第二幕中《百花圓舞曲》的旋律,但下面這些軼事你未必知曉。
胡 桃 夾 子
你 肯 定 不 知 道 的 十 件 事
1 把胡桃夾子題材編成芭蕾舞劇是19世紀(jì)末一名政府官員的主意圣彼得堡帝國劇院(馬林斯基字面意思就是瑪利亞帝國)導(dǎo)演伊萬·維索洛日斯基首先想出把胡桃夾子的故事改編成芭蕾。老柴的這部舞劇(編為作品92號)最初幾次上演時與他的歌劇《約蘭塔》(Iolanta,編為作品91號)排在同一場演出中,舞劇是下半場的節(jié)目。
▼首演的芭蕾演員
舞劇1892年12月18日首演于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圣誕晚會上的兒童和糖果仙子的角色由劇院下屬學(xué)校的學(xué)生擔(dān)任,所有表演者一一都收到了一盒柴可夫斯基送出的巧克力。
▼1892年首演劇照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jì)中女主角曾有過多個名字:瑪麗欣(Marichen),瑪麗(Marie),瑪莎,克拉拉……起初她有一個德國名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女主角在俄羅斯定名為瑪莎。
▼斯特盧赫科娃1954年在基洛夫歌劇與芭蕾舞劇院(現(xiàn)恢復(fù)帝俄時代原名馬林斯基劇院)演出《胡桃夾子》
柴可夫斯基從巴黎秘密搞來了一架鋼片琴并在首演時親自彈奏《糖果仙子舞曲》,他曾特地要求“一定不能讓(同輩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他們知道,否則會被他們搶先使用”。鋼片琴的外觀就像一架立式鋼琴,但里面裝的不是琴弦而是金屬板。
第二幕的主要人物是糖果仙子。100年前這個角色需要在臺上完成單足趾尖旋轉(zhuǎn)16圈。在俄羅斯舞臺上這個角色的首次表演由意大利演員安東尼奧·戴爾埃拉(Antonietta Dell’Era)完成。
▼1939年莫斯科大劇院演出胡桃夾子,瑪麗亞·塞梅諾娃與阿里克謝·葉莫拉耶夫飾演
劇中有許多小角色——花朵、玩具、玩具士兵、雪花、仙女和老鼠,他們都有風(fēng)格迥異的服裝,需要有50名后臺工作人員來打理這些東東。為了讓雪花場景顯得生動,至少需要20名兒童舞者。
▼列奧尼德·薩拉法諾夫在米哈伊洛夫劇院飾演胡桃夾子
瑪莎和王子角色需要高度的感情投入。在尤里·格里戈洛維奇(Yuri Grigorovich)版中愛卡特琳娜·馬克西莫娃和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Ekaterina Maximova,Vladimir Vasiliev)的精湛表演是難以逾越的巔峰。瓦西里耶夫說瓦西里耶夫的胡桃夾子是最理想的童話主人公,而馬克西莫娃演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莫斯科大劇院臺柱、舞蹈家瓦西里耶夫與馬克西莫娃1973年表演《胡桃夾子》
在那套“謝爾蓋耶夫藏品”中含有27張馬里烏斯·彼季帕設(shè)計的舞譜、還有樂譜、舞美設(shè)計圖、服裝、劇院節(jié)目冊、照片和其他有關(guān)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演出該劇的文物。這些收藏品被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團長尼古拉·謝爾蓋耶夫帶出蘇聯(lián),現(xiàn)藏于哈佛大學(xué)。
▼米哈伊洛夫斯基(Mikhailovsky)劇院《胡桃夾子》劇照
胡桃夾子在國外能成功上演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美籍俄裔編舞大師喬治·巴蘭欽,他于1954年為紐約芭蕾舞團編排了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在1993年被拍成電影,胡桃夾子的角色由巴蘭欽芭蕾舞學(xué)校學(xué)生麥考利·庫爾金(Macaulay Culkin)飾演。
▼莫斯科大劇院上演胡桃夾子劇照
著名編舞家如魯?shù)婪颉づ镆颍坠翣枴ぐ屠锸材峥品颉⒛锼埂へ惣魏婉R修·布爾恩都推出了自己的版本,在許多國家久演不衰。
▼舞蹈家奧克薩娜·邦達列娃在米哈伊洛夫劇院演出胡桃夾子
{ ?精 彩 回 放 ?}
?947樂訊| 美國芭蕾圈現(xiàn)“迷霧效應(yīng)”,黑人首席芭蕾演員走紅紐約
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贊美?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關(guān)注經(jīng)典947微信,底部菜單“收聽節(jié)目”
?上海地區(qū)聽眾使用收音機調(diào)至FM94.7
?“阿基米德”app搜索節(jié)目,如“947愛樂廳”
?使用網(wǎng)絡(luò)收音機或app找到“經(jīng)典947”
?登陸官網(wǎng)www.fm947.cn?
閱讀原文:http://jingdian947.blog.163.com/blog/static/264783016201611291161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