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就是總社的意思,資料介紹全國遍布好幾百座稻荷神社,祀奉的是管理農業與商業的諸位神明。人們來此祭拜,祈求農作物豐收、生意興隆。鎮守神社山門是一對狐貍,因為日本人認為狐貍能帶來豐收,其中雌狐口中含著金色的谷穗。山門外立著天皇和皇后敬獻供品的牌位,其規格之高相當于北京的天壇,天皇祭拜前不知是否齋戒沐浴?進入山門,正面是一個開敞的大廳,像中國廟宇殿堂前的戲臺,不知是為演戲還是有身份者參拜的場地。與中國廟宇香煙蠟燭、焚燒紙寶不同,這里是搖鈴參拜,獻燈參拜,因此空氣像公園一樣清新。殿堂的樑柱也是斗拱結構,但是層次少,輝煌不足,這也難怪,日本多發地震,簡潔些好。那開字形的牌坊,叫鳥居,估計也是學習中式的牌坊,結合自然條件的規范建筑。最壯觀的是千本鳥居,都是感謝神恩的有錢人奉獻的,幾千座鳥居分成幾排,從山腳一直排列到山頂。對于眼前景象,擬一對聯:狐含金穗衛神社,鳥居赤鏈繞綠崗。 在稻荷神社右邊還有一座東丸神社,這是祈求高考取得好成績,進入名牌大學的地方。其旁邊并列一建筑,標注為荷田春滿故居,荷田春滿是江戶時代的神官,國學者,著有《萬葉集童蒙抄》、《伊勢物語童子問》、《創學校啟》等。
京都的另一景點是“花見小路”,先走過一座標著“華頂山”的總本山知恩院,這禪院屬中國禪宗的分支凈土宗門,可能是僧人來中國少林寺求取佛法后,回日本建起的禪院,十分雄偉。走出其山門往前不遠,就是花見小路,這是著名的日本古老花街。我看旅游日程時,以為這里必有繁盛的花草樹木,原來是花街柳巷,雖然在小溪邊也有櫻花垂柳(京都的章臺柳)。到處林立著小酒館,白天,這些街巷安靜空落,沒有行人,玄關緊閉,門簾低垂。夜幕降臨,居酒屋外的紙燈籠便點亮,店頭懸掛的標有“舞妓”的小紅燈籠示意店內的歌舞陪客服務。主街兩旁還有許多整潔的小巷,哈哈!這片古城的風月之地,竟正對著莊嚴清凈的佛門幾百年,那標著“白川”的小溪就是京都的秦淮河了。 很多女游客都準備了和服專為到這景點時照相穿著,烈日當空,十分炎熱,我不敢多走動,選幾個位置周圍看看拍。我跟著導游坐在樹蔭下,拍了一些日式中國妹子,也拍了一些正宗日本女士,其中有個帶著眼鏡的好象有點不高興,她后面的木牌寫著的,有些像菜譜,有些像是藝妓的名字。在路中也有一小小的神社,可能相當于中國的土地廟。忽然看到兩輛人力車過來,和電視劇看到的形式相同,注意,是日本車夫拉中國女士,我快速拍下來。